汉语查 路不拾遗的意思 路不拾遗造句

路不拾遗造句


10字左右

  • 1、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非虚言。
  • 2、承平的年代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3、路不拾遗,四海升平。
  • 4、一方独得小康,号令明肃,至路不拾遗
  • 5、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地。
  • 6、于是军中震栗,以致路不拾遗
  • 7、故历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

20字左右

  • 1、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正是社会治安良好的最佳写照。
  • 2、官吏廉明,上行下效,这个地方确实已经达到路不拾遗的境界。
  • 3、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很好,人人路不拾遗,家家夜不闭户。
  • 4、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并非只是一种奢望。
  • 5、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 6、路不拾遗,固为人们所倡导,但如此似乎脱离了现实。
  • 7、中文课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引申一下。
  • 8、益州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太平无事,歌舞升平。
  • 9、中文课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引申一下。
  • 10、慢慢的此地竟形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

30字左右

  • 1、这个小镇的治安还算良好,居民虽然不能夜不闭户,最少大家路不拾遗
  • 2、就当前世道人心而言,能够做到路不拾遗的君子,恐怕为数不多。
  • 3、当今世界,哪个国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4、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在我们这个文明村已经成为现实。
  • 5、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在我们这个“双文明村”已经实现了。
  • 6、回望过去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才发现现今社会人心不古啊。
  • 7、百姓都淳朴而友善,草满囹圄;甚至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
  • 8、这在那些生活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人的眼里,有多么的可笑,幼稚,甚至是愚蠢啊!
  • 9、怀念往昔,古人民风的淳朴,可以东犬西闻,纤陌相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10、你可知,我梦有个路不拾遗的大同社会;我祈盼天下为公,讲信修睦,外户而不闭。

40字左右

  • 1、“路不拾遗”、“负荆请罪”、“匡衡凿壁”、“程门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证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史。
  • 2、爹爹常说,华下天府是文化礼义之邦,王道教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仁义和爱。
  • 3、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妖魔鬼怪驱于山林,携天威皇恩以镇百魔,浩荡万邪,凛冽诸妖,魑魅魍魉皆服于帝座之下!
  • 4、仁宗皇帝在位朞间勤政爱民,且身边还有包拯、狄青等贤臣辅佐,真是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
  • 5、如果再有十年,一切风调雨顺的话,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不再是传说,中原大地将成为真正的世间桃源,人间乐土。
  • 6、是且吟且行的歌者吗?是举杯对月的狂人吗?盛世唐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得以尽施拳脚。
  • 7、所谓道,不过是国家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他希望创造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社会。
  • 8、过去的那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家包饺子,前后左右邻居吃的民俗已是离我们远去了。
  • 9、我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我要抓尽天下所有的不法分子,让所有百姓都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
  • 10、诚信是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诚信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诚信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50字左右

  • 1、小村之中都住的是同性的人,大家多少都沾亲带故的,彼此之间也算和睦,甚至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之景。
  • 2、回顾中国千年的轨迹,唐太宗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明君!他在位朞间,百姓路不拾遗,社会夜不闭户,群臣勇于进谏。
  • 3、多年后,这个国家买卖公平,官员清廉。百姓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每个人都在这里安居乐业,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 4、而我们真正怀念的,是那碧水蓝天,青草如茵的绿色城市,是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城市,是那互相关心、相互关爱的和谐城市。
  • 5、村子不大,四面环山,至今都没有通电,一直都是用火或者蜡烛来照明,一共就四十来户人家,乡亲之间都十分熟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6、进了终南山地界,凌牧云顿时感觉到治安为之一靖,虽然谈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作奸犯科之事也基本见不着了。
  • 7、出生高贵的敖烈天生乐善好施,嫉恶如仇,而且颇有治国之才,北平在他的治下,人人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8、回陛下,张连峰任职朞间,仁爱于民,仁孝治民,所管辖临淮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年年赋税超额完成,在泗州内算是头筹的县府。
  • 9、经济倒退,文化倒退,使中国落后于世界,而在文革中对国人素质的影响更是延续至今天,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越发难以实现。
  • 10、父亲带儿子去公园,看见地下扔着碎纸,就对儿子说:看到地上有碎纸,就要把它扔进垃圾箱去。儿子:可是,老师教我们路不拾遗啊!

60字左右

  • 1、在我的中国梦里,人们都应该是平等的,没有穷富贵贱之分,没有种族之分,没有宗教之分,有的只是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信任与团结了。
  • 2、当年,在文明古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唐朝时,有一行人经过武阳,其中的一个人在路上遗失了一件衣服,直到走了几十里以后才发觉,心中很是着急。
  • 3、生活中有矛盾,正是人性中善与恶争斗的表现。人们渴望能活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大同世界,却又禁不住为自己捡到一个钱包而欣喜不已。
  • 4、我想有了这个发明,就能让不法分子闻风丧胆,渐渐地消失吧?就能让大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到时的社会一定会变得和谐安宁,人们安居乐业。

70字左右

  • 1、学习雷锋不是空喊口号,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你的好。不要吝啬举手之劳,不要每天满腹牢骚,不要错过雪中送炭,不要忘记他人恩典,不要握手有气无力,不要嘲笑路不拾遗。学雷锋日,立刻。
  • 2、一个中国古镇,村民们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村子里没有一把像样的锁,集市上甚至没有一个小贩,货物任凭自取,钱财却从未少过分厘,人们生活在信任的国度里自由自在。
  • 3、这让那些在哄抢人群中忙得不可开交的人情何以堪?知恩图报、路不拾遗、文明礼让的美德被遗弃到了哪里,攀登修养的高度,达到文明的顶峰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 4、总之,我们的生活远比我们祖辈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可以怀念过去的美好,可以颂扬路不拾遗的美德,但是,这不代表我们的社会就要倒退。怀旧的同时,人也要向前看。
  • 5、对于第一位统一大陆的秦王嬴政,中国梦是四海统一,歌舞升平,百姓齐乐,路不拾遗。这不仅仅是他的梦,也是他的行动。他的完成,又为这华丽的中国梦增一笔绚丽。
  • 6、在和平年代,假如所有公民都能守住常德,诚信自律友善不偷不抢不贪,真正实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心情舒畅,家家安居乐业,试问,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吗?
  • 7、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 8、男的怕跪,女的怕哭。妻有私情,恨夫彻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行路吸风,坐地吸土。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贫穷患难,亲戚相顾。婚姻死丧,邻里相助。

80字左右

  • 1、路不拾遗,铸剑为犁。随处可见的失物招领处,总是人来人往,那里布满失主答谢的声音。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人们化剑为犁:再也看不到刺眼的子弹,再也闻不到战争的硝烟,再也听不到孩童的哭泣。
  • 2、待到这个梦想实现时,再也不会有硝烟使祖国狼借一片;再也不会有炮弹使祖国疮疤满布;再也不会有恐惧使祖国乌云蔽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再渺远,人人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
  • 3、天空的灰暗,或许是工业废气的污染,人心的污浊,这是什么在改变?可别说是被污浊的空气感染。也许人在退化,因为原来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都做不到了,好的行为都没有了,只留下些污秽了。
  • 4、倘若这亿亿万万个中国同胞都能秉承家训,约束自己的不良行径,将罪恶扼杀在萌芽状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那么人们就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兴旺发达,如何愁天下不平。

90字左右

  • 1、李世民是唐朝的一个皇帝,在位朞间,成就了贞观盛世,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景象,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为老百姓做了许多许多的好事,这是我要取这个名字的意义之一。
  • 2、如今想起都为那个盗窃之贼感到羞耻和愤怒,如果真是个和谐的社会,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必定是能实行的,但是若想要建立那样的社会,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提高个人素养与素质,才能一起团结起来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 3、被他人信任更是一种幸福,总之,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不断前进,我们要做的就是信任别人,诚信对人,这样我想我们的国家会不会也像大家向往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因为每个人都会被他人所信任。
  • 4、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这些美德无疑是人类作为一个种群得以衍续的重要精神遗产。若天下之人都来修美德,则人与人不互相争斗,和睦相处,安定祥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真乃是人间天堂。
  • 5、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多一次拾金不昧,少一次偷拐抢骗,多一次路不拾遗,少一次贪赃枉法;多一份处事的坦然,少一份无谓的执着,多一份真诚的微笑,少一份待人的无礼。

词语解释

路不拾遗[ lù bù shí yí ]

1.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拾去据为己有,形容大治之世

路不拾遗,国无狱讼。——汉·贾谊《先醒》

路不拾遗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