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绳墨的意思 绳墨造句

绳墨造句


10字左右

  • 1、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王安石
  • 2、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
  • 3、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
  • 4、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 5、人物画形态恣肆,不拘绳墨
  • 6、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 7、临凝结而能断,操绳墨而无私。
  • 8、逸笔草草,不拘绳墨
  • 9、量,乃规矩绳墨准确刊定之义。
  • 10、四绳墨绳墨义者。

20字左右

  • 1、其成之也,始之以规矩绳墨,继之以斧斤锥凿,终之以磋磨文饰。
  • 2、宫女们脱胎换骨了,“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 3、因此他的山水、人物画形态恣肆,不拘绳墨
  • 4、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 5、用人,如大匠用材,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绳墨
  • 6、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绳墨
  • 7、吏民规矩绳墨,法律是富国强兵、维护秩序的统治工具。
  • 8、背绳墨求曲尽失法度,置商法不顾必蹈囹圄。
  • 9、他,荡检逾闲,不拘绳墨却侠骨柔肠,侠义无双。
  • 10、立身作家读书,俱要有绳墨规矩,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尤。

30字左右

  • 1、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斲,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
  • 2、古人也把它叫做规矩绳墨,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校不可一日无纪。
  • 3、大器者,厚载万物,有所用也;兼纳百川,有所容也;为绳墨校,有所正也。
  • 4、后之学诗者,倘或能取唐人语,而掇入少陵绳墨步骤中,此连胸之术也。
  • 5、建国后,涉足虎画者指不胜屈,然而大都东施效颦,陈陈相因,没有挣脱前者绳墨
  • 6、你嫉恶如仇,见善若饥渴;你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有你在一切之邪道都为枉然。
  • 7、所谓“法为治具”,主要是指以法律作为君主手中治国御民的工具,成为吏民的“规矩绳墨”。
  • 8、陈公方受知于圣主,而以文章诏天下之后进,守乎师之说,如规矩绳墨之不可逾。

40字左右

  • 1、可是,如果站在陶土及木头的立场上看,它们又哪里会喜欢什么圆规,直角尺,钩以及绳墨呢?
  • 2、你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你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 3、“个人的演戏,从来不拿一定的方法来演,并不是存心去承受什么流派,什么衣钵,遵循它的规矩绳墨
  • 4、常法泥与不泥之间,山川意趣,绳墨事与不事之间,以形写意,于是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意俱在,创新始出。
  • 5、其画多取法江南画派,用笔精审,精致而不疏,谨严而不放,重取法度,多就规矩绳墨,故少瑕类。
  • 6、个人的演戏,从来不拿一定的方法来演,并不是存心去承受什么流派,什么衣钵,遵循它的规矩绳墨
  • 7、它的树干有赘疣瘢痕,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
  • 8、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

50字左右

  • 1、基于此,我们希望王振学和唐勇的遭遇能够越来越少,更希望法律真正成为政府部门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规矩绳墨”。
  • 2、何者?方今聚敛之臣,材智方略,未见有桑弘羊比;而朝廷破坏规矩,解纵绳墨,使得驰骋自有,唯利是嗜,其害必有不可胜言者矣。
  • 3、也;绳墨:能为世出世间之楷模,犹木匠之绳墨,立定规矩方圆,以楷定正邪也;显示:能示正性,令读诵者因之而开示悟入也。

60字左右

  • 1、汝等不加细思致想,掀起学难,招致衅端,辱没学馆,做下此等菲薄尊长、扰攘学宫之事,全无些许绳墨规矩,岂不怕儒、法、兵三家嗤笑我墨家之家声门风耶?
  • 2、你嫉恶如仇,见善若饥渴;你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有你在一切之邪道都为枉然。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80字左右

  • 1、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着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司马迁

词语解释

绳墨[ shéng mò ]

1.木工打直线的墨线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庄子·逍遥游》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比喻规矩或法度

颇循绳墨。

绳墨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