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肄的意思

肄
播放 ㄧˋ 播放 ㄙˋ
笔画 13画 部外笔画 7画
部首 聿部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XTDH 仓颉 PKLQ 郑码 RRXB 五行 四角 25807 电码 5125 区位 5532 造字 形声字 统一码 U+8084
类型 次常用字二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3531134511112
笔顺名称 撇、竖弯钩、撇、横、横、撇、点、横折、横、横、横、横、竖
相关查询 肄的笔顺 肄组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ì(ㄧˋ)

1学习;练习。如:肄习;肄业。《説文•聿部》:“𢄥,習也。肄,篆文𢄥。”

2检查;査验。《漢書•酷吏傳•義縱》:“歲餘,關吏税肄郡國出入關者,號曰:‘寧見乳虎,無直甯成之怒。’”

3蘖;嫩条。《廣韻•至韻》:“肄,嫩條也。”

4余。《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晋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

5劳苦。《玉篇•帇部》:“肄,勞也。”

sì(ㄙˋ)

1同“𨽸(肆)”。《集韻•至韻》:“𨽸,《説文》:‘極陳也。’一曰遂也,故也。又姓。或作肆、肄。”

异体字

详细解释

yì(ㄧˋ)

〈动词〉

(1) 学习;练习

study

兵官皆肄孙吴兵法。 —— 《后汉书》

肄业上庠(在京都学堂读书)

(2) 检阅,检查

review; check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肄

卷别正文・未集中

位置第971頁,第10字

部首聿部

康熙筆画13画 部外 7画

《廣韻》、《集韻》、《韻會》:羊至切;《正韻》:以智切,𡘋音易。《廣韻》:習也。《左傳・文四年》:臣以爲肄業及之也。《禮・檀弓》:君命,大夫與士肄。〔註〕肄,習也。君有命,大夫則與士展習其事。

,勞也。《詩・衞風》:有洸有潰,既詒我肄。〔傳〕肄,勞也。又,〈小雅〉:正大夫離居,莫知我肄。

,《廣韻》:嫩條也。《博雅》:肄,枿也。《詩・周南》:遵彼汝墳,伐其條肄。〔傳〕肄,餘也。斬而復生曰肄。《左傳・襄二十九年》:晉國不恤宗周之闕,而夏肄是屛。〔註〕夏肄,杞也;肄,餘也──是斬而復生之餘也。

,水名。《山海經》:肄水,出臨晉西南,而東南注海。〔註〕按卽溱水也,或作肄水。

,與肆通。《禮・玉藻》肆束及帶。〔註〕肆,讀爲肄;肄,餘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三下 位置第91頁,第7字

反切羊至切

说文解字:肄習也。从𦘒㣇聲。

说文解字:肄籒文𢄥

说文解字:肄篆文𢄥

附注于省吾《殷契駢枝》:「𢄥字象以手刷洗㣇畜豪毛之形,从數點者象水滴之形。金文𢄥字多从巾者……刷洗之初衹以手,繼則用巾,此乃人事自然之演進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㣇(从『豸』,但頭部向後)、从又,㣇亦聲,會持手遏制豸獸,以解牲布陳之義。隸定當作『𫩁』。金文加『巾』或『巿』,隸定當作『󰪥』。」

蔣注案:肄字从𦘒,不从聿,篆書與隸定字不同。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肄習也。从𦘒。㣇聲。

段注羊至切。十五部。

说文解字:肄籒文𢑩

段注此依小徐。右從𦘒,左從籒文㣇也。

说文解字:肄篆文𢑩

段注按此條先以古文。亦上部之例也。必先古文者,古文從𦘒篆不從𦘒也。各本篆文右從𦘒則何不以篆文居首哉。肆從隶而隷作肆。肄亦同也。《類篇》不誤。今正。𠤕古文矢字。𠤗疑二字從之。此亦從𠤕聲也。

肄字组词

肄字开头组词

肄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