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散的意思

散
播放 sàn ㄙㄢˋ 播放 sǎn ㄙㄢˇ san ㄙㄢ˙
笔画 12画 部外笔画 8画
部首 攵部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AETY 仓颉 TBOK 郑码 EAQM 五行 四角 48240 电码 2414 区位 2546 造字 形声字 统一码 U+6563
类型 常用字一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122125113134
笔顺名称 横、竖、竖、横、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捺
相关查询 散的笔顺 散组词 散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àn(ㄙㄢˋ)

1分开,由聚集而分离

分~。解~。涣~。~落。~失。~逸。

2分布,分给

~布。~发( fā )。天女~花。

3排遣

~心。~闷( mèn )。

4解雇

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sǎn(ㄙㄢˇ)

1没有约束,松开

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

2分开的,分离的

~居。~乱。~座。~兵游勇。

3零碎的

~碎。~装。~页。

4中医称药末

~剂。丸~膏丹。

反义字

异体字

详细解释

sàn(ㄙㄢˋ)

〈动词〉

(1) 本义:分散

(2) 同本义

break up; disperse

散,杂肉也。 —— 《说文》

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后汉书·华陀传》

散木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汉· 贾谊《过秦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乌云散了;四散(向四面分散);散盘(散伙);散走(四散奔逃);散佚(散失);散没(分散隐没);散众(不专门跟随某一主人或专门负责某事的杂役);散亡(分散逃亡);散叛(离散背叛);散流(流体四散而流);散涣(形容水四散而流)

(3) 散发,使分散

distribute; disseminate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 清· 黄宗羲《原君》

散福(分食祭祀后的食品,布福);散子(撒种);散灰扃户(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散花(使花朵飘散);散金(散发钱财);散传(分支传播);散振(为救济人而分发财物);散配(分发);散财(分发财物);散赡(散发财务以接济别人);散积(散发所积存的财务);散赐(分赐)

(4) 敞开

open

欲写,先散怀抱,任情恣情,然后书之。 —— 蔡邕《笔论》

散衣襟。

(5) 排遣

dissipate

[以]虫篆散忧乐。 —— 鲍照《蜀四贤》

散散儿(散散心);散愁;散荡(散心,解闷);散适(走动散心);散想(舒散心怀);散虑(排遣忧愁)

(6) 逃,逃走

run away; escape; flee

壮者散而之四方。 —— 《孟子·梁惠王下》

(7) 放,放牧

herd; graze

马散之华山之阳。 —— 《礼记·乐记》

(8) 抒发

express

(9) 结束

(of a meeting, etc.)be over

(10) 丧失,失去

lose

〈形容词〉

(1) 杂乱,纷乱

chaotic; helter-skelter

不与物散,粹之至也。 —— 《淮南子·原道》

(2) 另见 sǎn;san

sǎn(ㄙㄢˇ)

〈形容词〉

(1) 逍遥,懒散

free and unfettered

庸众驽散。 —— 《荀子·脩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后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消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神松散,行动散漫)

(2) 潇洒;洒脱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at ease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 《世说新语》

散朗(飘逸爽朗)

(3) 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sinecure

初,晋世散骑常持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 —— 《宋书·孔觊传》

散位(闲散的职位);散外(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职);散地(闲散之地。多指闲散的官职);散男(无职守或封邑的男爵);散役(没有固定职事的差役);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

(4) 杂乱;错杂

random; mixed and disorderly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散迹(行踪不定);散散的(无定向,杂乱);散紊(散乱);散殊(各不相同);散生日(散寿。通常的小生日,区别于逢五、逢十的整生日);散东家(百戏杂耍艺人);散名(散杂的名称)

(5) 特指文章不受韵律约束

free from parallelism

(6) 零碎;不集中的

scattered; fragmentary; odd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散盐(粉末盐);散钱(零散的钱币);散滞(遗留下来的零碎物品);散碎(零碎);散处(分散居住);散犯(单独或零散监禁的囚犯);散茶(未压制成块、成片的茶);散户(零星小户)

(7) 粗疏 [careless;inatten-tive]。如:散落(疏忽);散拙(散漫粗疏)

(8) 平凡;不成材

ordinary; useless

〈名词〉

(1) 药粉

medicine in powder form

与散两钱服之。 —— 《后汉书·华佗传》

平胃散;麻沸散;散子(药面儿)

(2) 姓

(3) 另见 sàn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散

卷别正文・卯集下

位置第472頁,第34字

部首攴部

康熙筆画12画 部外 8画

《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𡘋𠍘(《集韻》字作“𠍘”。《集韻》“𢿱”:顙旱切……隷作“散”;又,𢽳,通作“散”。“繖”,亦作“𠍘”。案,𢿱即𢿨,𢽳即㪔,𢿨、㪔同)──㪔,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

,《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

,《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

,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

,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〇〔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𡘋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藥石屑曰散。《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琴曲名。《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𡘋音鏾──義同。

,《集韻》:相干切──與跚同。《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四下 位置第133頁,第15字

反切穌旰切

说文解字:散雜肉也。从𠕎㪔聲。

附注王筠句讀:「散字从肉,故說曰雜肉。實是散碎通用之字,故元應取雜而刪肉也。」林義光《文源》:「散為雜,無雜肉之義……(古)从月,不从肉。月即夕字,象物形,从攴,象分散形。本義當為分散之散……經傳皆用散字。」

附注《說文新證》:「散字有兩個來源。一個來源是从攴擊𣏟的『㪔』字,𣏟形从木,小點象被打散而掉下來的散落物。另一個來源是酒器『斝』,疑斝、散為同一器的不同名稱,『月』形是斝體的訛變,『竹』形是斝柱,『攴』形是『又』形的繁化。後世可能因為兩個來源的字形、音相近,於是合流。秦以下文字的『散』字作从『㪔』从『月』形。」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散襍肉也。

段注𢽳者,會意也。𢽳,分離也。引伸凡𢽳皆作𢿱𢿱行而𢽳廢矣。

从肉。𢽳聲。

段注穌旰切。十四部。

散的字谜

谜面:一年三季总成章(打字一)
谜底:散
解析:谜底中的“章”,别指“印章”。

散字组词

散字开头组词

散字中间组词

散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