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𠖠的意思

𠖠

𠖠
笔画 16画 部外笔画 14画
部首 冖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PVKD 仓颉 BVGR 郑码 WWEJ 统一码 U+205A0
笔顺编号 4555525112112251

异体字

详细解释

𠖠

(1) 同“古”。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𠖠

卷别正文・子集下

位置第131頁,第10字

部首冖部

康熙筆画16画 部外 14画

《正字通》:古文古字。註詳口部二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𠖠”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三上 位置第67頁,第15字

反切公戶切

说文解字:古故也。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凡古之屬皆从古。

鉉注臣鉉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

说文解字:古古文古。

附注《說文新證》:「古,本義為堅固,『故也』為假借義。甲骨文从『毌』(象盾形),『口』形是指事符號,『毌』可能有兼聲的作用。『毌』是古人以為最堅固的物品之一,於是在造表示『堅固』的概念的字時,便以『毌』字加上『口』形來表示。金文的『古』字上部的『毌』形漸漸線條化,至春秋戰國時代,上部變成『十』字形。」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古故也。

段注《邶風》、《大雅・毛傳》曰:古,故也。《攵部》曰:故,使爲之也。按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備於古。故曰古,故也。《逸周書》。天爲古。地爲久。鄭注尚書稽古爲同天。

从十口。識前言者也。

段注識前言者口也。至於十則展轉因襲。是爲自古在昔矣。公戸切。五部。

凡古之屬皆从古。

说文解字:古古文古。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