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笺的意思

笺
播放 jiān ㄐㄧㄢ
笔画 11画 部外笔画 5画
部首 ⺮部 结构 上下结构
繁体 五笔 TGR 仓颉 HIJ 郑码 MHM 五行 四角 88503 电码 4608 区位 4893 造字 形声字 统一码 U+7B3A
类型 二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31431411534
笔顺名称 撇、横、点、撇、横、点、横、横、斜钩、撇、点
相关查询 笺的笔顺 笺组词 笺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ān(ㄐㄧㄢ)

1注释

~注。

2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便~。信~。

3书信

~札。~牍。华~。

4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

~奏。奏~(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异体字

详细解释

jiān(ㄐㄧㄢ)

〈动词〉

(1) (形声。从竹,戋( jiān )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annotate; explain with notes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 —— 《说文》

笺,书也。 —— 《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 孔颖达《毛诗正义》

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名词〉

(1) 注释的文字

annotation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 韩愈《施先生墓铭》

;笺记(古文体名)

(2)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writing paper

(3)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one of document

(4) 书信的代称

letter

(5) 名片;名刺

card

亲友投笺互拜。 —— 明· 田汝成《熙朝乐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笺”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箋

卷别正文・未集上

位置第887頁,第4字

部首竹部

康熙筆画14画 部外 8画

《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𡘋音湔。《說文》:表識書也。《篇海》:古者,紀其事,以竹編次爲之。《廣雅》:箋,云也;又,書也。

鄭康成衍《毛氏詩傳》之未盡者曰箋。呂忱《字林》: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記識其事,故特稱爲箋。《博物志》:聖人制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鄭康成註《毛詩》曰箋。或云毛公嘗爲北海郡守,鄭是此郡人,謙敬不敢言註,但表識其不明者耳。

《玉篇》:通作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笺”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五上 位置第142頁,第28字

反切則前切

说文解字:箋表識書也。从竹戔聲。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箋表識書也。

段注鄭《六藝論》云:注詩宗毛爲主。毛義若隱略。則更表明。如有不同。卽下己意。按注詩偁箋。自說甚明。《博物志》云:毛爲北海相。鄭是郡人。故稱箋以爲敬。此泥魏晉時《上書》偁箋之例。絕非鄭意。

从竹。戔聲。

段注則前切。十四部。

笺字组词

笺字开头组词

笺字中间组词

笺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