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abab的成语

形容abab的成语


1彼此彼此 [ bǐ cǐ bǐ cǐ ]

解释 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出处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一二二回:“正说着话,济公进来。周员外连忙举手抱拳说:‘圣僧久违。’和尚说:‘彼此彼此。’”

2不伦不类 [ bù lún bù lèi ]

解释 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

出处 明 吴炳《疗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3不卑不亢 [ bù bēi bù kàng ]

解释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4不打自招 [ bù dǎ zì zhāo ]

解释 原指还没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5呆头呆脑 [ dāi tóu dāi nǎo ]

解释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出处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6大吹大擂 [ dà chuī dà léi ]

解释 吹:吹嗽叭;擂:打鼓。原指用劲地吹喇叭和敲锣打鼓;表示庆贺。现比喻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赐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做一个喜庆的筵席。”

7大摇大摆 [ dà yáo dà bǎi ]

解释 走路时身子摇摆;乱晃。形容举动无所顾忌;扬扬自得的样子。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8尽善尽美 [ jìn shàn jìn měi ]

解释 尽:极;善:好。内容和形式都完美无缺;没有缺点。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出处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

9百战百胜 [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解释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10不声不响 [ bù shēng bù xiǎng ]

解释 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 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11不折不扣 [ bù zhé bù kòu ]

解释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出处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12不明不白 [ bù míng bù bái ]

解释 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

13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解释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14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15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16口口声声 [ kǒu kǒu shēng shēng ]

解释 不止一次;反反复复地陈述或表白。形容总把某种说法挂在口头上。

出处 元 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17可歌可泣 [ kě gē kě qì ]

解释 可:值得;歌:歌颂;赞扬;泣: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值得歌颂;并令人感动的流泪。

出处 明 海瑞《方孝儒临麻姑仙坛记跋》:“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18大书特书 [ dà shū tè shū ]

解释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

出处 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19大模大样 [ dà mó dà yàng ]

解释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20将心比心 [ jiāng xīn bǐ xīn ]

解释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21彻头彻尾 [ chè tóu chè wěi ]

解释 彻:通;透。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

出处 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22患得患失 [ huàn dé huàn shī ]

解释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3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释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24百依百顺 [ bǎi yī bǎi shùn ]

解释 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25称王称霸 [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解释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

出处 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26绘声绘色 [ huì shēng huì sè ]

解释 绘:指绘;描摹。形容讲述或描写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27大手大脚 [ dà shǒu dà jiǎo ]

解释 ①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②指行动鲁莽。③指身体强壮。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

28不仁不义 [ bù rén bù yì ]

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29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解释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30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解释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31多才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解释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32大慈大悲 [ dà cí dà bēi ]

解释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出处 《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33大错特错 [ dà cuò tè cuò ]

解释 完全错了。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34大风大浪 [ dà fēng dà làng ]

解释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35安安稳稳 [ ān ān wěn wěn ]

解释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36将信将疑 [ jiāng xìn jiāng yí ]

解释 将: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事物的看法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出处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37怪模怪样 [ guài mú guài yàng ]

解释 形态奇怪。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龙老三你还不把那些衣服脱了,人看着怪模怪样!”

38慌慌张张 [ 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

解释 形容举止慌乱;不稳重。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39戒骄戒躁 [ jiè jiāo jiè zào ]

解释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40挨家挨户 [ āi jiā āi hù ]

解释 挨:依次;顺次。一家一户;户户不漏。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自从他作了副里长,随着白巡长挨家挨户地收铜铁,他的美誉便降落了许多。”

41无缘无故 [ wú yuán wú gù ]

解释 缘:因由;故:原因;缘故。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因又说道:‘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42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释 浑浑:厚厚;朴实厚道;噩噩:严正的样子。指浑厚而严正的样子。现多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43结结巴巴 [ jiē jiē bā bā ]

解释 说话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44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释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45假仁假义 [ jiǎ rén jiǎ yì ]

解释 假:虚假;仁:仁爱;义:道义。指假装的仁义道德。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一 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46将计就计 [ jiāng jì jiù jì ]

解释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出处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47毕恭毕敬 [ bì gōng bì jìng ]

解释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48非驴非马 [ fēi lǘ fēi mǎ ]

解释 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走了样;什么也不像;不伦不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西域传下 渠犁》:“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49大是大非 [ dà shì dà fēi ]

解释 是:正确;非:错误。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出处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50不言不语 [ bù yán bù yǔ ]

解释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51半斤八两 [ bàn jīn bā liǎng ]

解释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

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52将错就错 [ jiāng cuò jiù cuò ]

解释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出处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53巴巴结结 [ bā bā jiē jiē ]

解释 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

出处 ①《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②《古今小说任 孝子烈性为神》:“任珪天明起来,辞了父亲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结结,早出晚回。”

54快人快语 [ kuài rén kuài yǔ ]

解释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出处 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24章:“宋大帅真是快人快语!来,干一大杯!”

55碍手碍脚 [ ài shǒu ài jiǎo ]

解释 碍;妨碍;阻碍。指多方受阻;难以顺利做事。也指妨碍他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56翻来覆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释 翻:翻转;覆:转回。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

57躲躲闪闪 [ duǒ duǒ shǎn shǎn ]

解释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

58风言风语 [ fēng yán fēng yǔ ]

解释 毫无根据的议论。指带有讽刺性或恶意中伤的言论。也指私下议论或暗中透露;散布某种说法。

出处 汉 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狂误。”

59不破不立 [ bù pò bù lì ]

解释 破:破除;立:建立。不先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起新的。

出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60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解释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出处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61家家户户 [ jiā jiā hù hù ]

解释 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

62当断不断 [ dāng duàn bù duàn ]

解释 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63恶衣恶食 [ è yī è shí ]

解释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4无踪无影 [ wú zōng wú yǐng ]

解释 同“无影无踪”。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影去了。”

65昏昏沉沉 [ hūn hūn chén chén ]

解释 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66活灵活现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解释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 郁达夫《皋亭山》:“凡此种种,以及香灰疗病,娘娘托梦等最近的奇迹,他们都说得活灵活现。”

67独来独往 [ dú lái dú wǎng ]

解释 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出处 明 李贽《何心隐论》:“公独来独往,自我无前者也。”

68误打误撞 [ wù dǎ wù zhuàng ]

解释 谓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出处 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牧羊关]板筑的商傅说,钓鱼儿姜吕望,这两个梦善感动历代君王,这梦先应先知,臣则是误打误撞。”

69风风火火 [ fēng fēng huǒ huǒ ]

解释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出处 徐光耀《平原烈火》:“忽然老曹一头撞进来,忽闪忽闪眨着两只眼,风风火火地连叫:‘大队长,大队长!’”

70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解释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出处 《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71哼哼唧唧 [ hēng hēng jī jī ]

解释 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72待理不理 [ dài lǐ bù lǐ ]

解释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73混混沌沌 [ hùn hùn dùn dùn ]

解释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74不冷不热 [ bù lěng bù rè ]

解释 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75不蔓不枝 [ bù màn bù zhī ]

解释 蔓:蔓延;枝:生枝节。原指莲茎不蔓延也不分枝。

出处 宋 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6服服贴贴 [ fú fú tiē tiē ]

解释 指让人信服或物品平整。

出处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77活龙活现 [ huó lóng huó xiàn ]

解释 龙:古代传说的一种灵怪动物。指像活的龙出现一样。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78非亲非故 [ fēi qīn fēi gù ]

解释 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出处 唐 刘肃《大唐新语 刚正》:“臣必以韦擢与盗非亲非故,故当以货求耳。”

79风风雨雨 [ fēng fēng yǔ yǔ ]

解释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出处 元 张可久《普天乐 忆鉴湖》曲:“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80不即不离 [ bù jí bù lí ]

解释 即:靠近;离:疏远。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也用来表示差不离、不离谱(儿)。

出处 《圆觉经》上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做梦。”

81楚弓楚得 [ chǔ gōng chǔ dé ]

解释 楚国人丢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82不稼不穑 [ bù jià bù sè ]

解释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 《诗经 魏风 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83吠形吠声 [ fèi xíng fèi shēng ]

解释 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

84吹牛拍马 [ chuī niú pāi mǎ ]

解释 吹嘘奉承。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85得步进步 [ dé bù jìn bù ]

解释 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

86诲盗诲淫 [ huì dào huì yín ]

解释 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出处 《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87吹吹打打 [ chuī chuī dǎ dǎ ]

解释 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出处 明 天然智叟《石头点 郭挺之榜前认子》:“忙忙与女儿说知,叫老妈央人相帮打点。早鼓乐吹吹打打,迎人村来了。

88混混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释 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出处 孙中山《建国方略 知行总论》:“三代以前,人类混混噩噩,不识不知,行之而不知其道。”

89病病歪歪 [ bìng bìng wāi wāi ]

解释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90侃侃訚訚 [ kǎn kǎn luó què ]

解释 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91嘟嘟哝哝 [ dū dū nóng nóng ]

解释 连续地小声地自言自语。有时也带有抱怨的意思。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92大澈大悟 [ dà chè dà wù ]

解释 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出处 元 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93峨峨洋洋 [ é é yáng yáng ]

解释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出处 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94巴巴急急 [ bā bā jí jí ]

解释 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出处 《古今小说 沉小官一鸟害七命》:“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

95抽抽噎噎 [ chōu chōu yē yē ]

解释 形容低声哭泣。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96无昼无夜 [ wú zhòu wú yè ]

解释 不分日夜;日日夜夜。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再不到丁家来了,无昼无夜,一心只痴想着赵县君,思量寻机会挨光。”

97昏昏噩噩 [ hūn hūn è è ]

解释 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出处 叶君健《曙光》:“这两句话像两根铁扫把,把他的脑子搅得昏昏噩噩,好大一阵子不能进行思维活动。”

98昏昏默默 [ hūn hūn mò mò ]

解释 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谓至道难见莫测。②迷糊,不知所以。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99汲汲皇皇 [ jí jí huáng huáng ]

解释 汲汲:急切的样子。急切匆忙。

出处 宋 陆九渊《与周元忠》:“疑而后释,屯释之极,必有汲汲皇皇,不敢顷刻自安之意,乃能解释。”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