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花随风摇曳的成语

形容花随风摇曳的成语


1花枝招展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解释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漂亮。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2低声下气 [ dī shēng xià qì ]

解释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3天花乱坠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释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 《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4随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解释 随:跟着;逐:追赶;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随着别人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5藕断丝连 [ ǒu duàn sī lián ]

解释 连:牵连。藕已断开;丝还连接着。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而实际上仍有牵连。

出处 唐 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6飞黄腾达 [ fēi huáng téng dá ]

解释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腾达:本作“腾踏”;形容神马腾空飞驰。像飞黄神马似的腾空飞驰。比喻升迁很快。

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7风雨飘摇 [ fēng yǔ piāo yáo ]

解释 在风雨里飘浮摇荡。比喻动荡不稳或岌岌可危。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8有声有色 [ yǒu shēng yǒu sè ]

解释 既有声音;又有色泽。形容表演或说话十分生动、精彩。

出处 宋 汪藻《浮溪集 翠微堂记》:“其意从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9摇摇欲坠 [ yáo yáo yù zhuì ]

解释 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10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解释 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11载歌载舞 [ zài gē zài wǔ ]

解释 载:又、且。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12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13眼花缭乱 [ yǎn huā liáo luàn ]

解释 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14摇尾乞怜 [ yáo wěi qǐ lián ]

解释 乞:乞求;怜:怜悯;爱怜。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谄媚讨好;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

出处 唐 韩愈《应科目与时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15招摇撞骗 [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

解释 招摇:故意炫耀自己;撞骗:到处找机会行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自己;进行诈骗。也作“撞骗招摇”。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那些家人在外招摇撞骗,欺凌属员,已经把好名声都弄坏了。”

16怦然心动 [ pēng rán xīn dòng ]

解释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17卑躬屈膝 [ bēi gōng qū xī ]

解释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出处 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18出水芙蓉 [ chū shuǐ fú róng ]

解释 芙蓉:荷花。刚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诗写得清新;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丽。也作“芙蓉出水”。

出处 宋 洪咨夔《沁园春 用周潜夫韵》词:“濂溪家住江湄,爱出水芙蓉清绝姿。”

19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20姹紫嫣红 [ chà zǐ yān hóng ]

解释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21亭亭玉立 [ tíng tíng yù lì ]

解释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出处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22岌岌可危 [ jí jí kě wēi ]

解释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23高官厚禄 [ gāo guān hòu lù ]

解释 官职高;俸禄厚。现指地位高、待遇好。禄:俸禄;旧指官吏的薪金。

出处 《孔丛子 公仪》:“今徒以高官厚禄钩饵君子,无信用之意。”

24摇身一变 [ yáo shēn yī biàn ]

解释 摇晃一下身子;就改变了身份。形容变化得快。旧小说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术使自己变成别的形体。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科(棵)松树。”

25冰清玉洁 [ bīng qīng yù jié ]

解释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26动荡不安 [ dòng dàng bù ān ]

解释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的。”

27春暖花开 [ chūn nuǎn huā kāi ]

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28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释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29看风使舵 [ kàn fēng shǐ duò ]

解释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云法秀禅师》:“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30含苞待放 [ hán bāo dài fàng ]

解释 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31摇摇摆摆 [ yáo yáo bǎi bǎi ]

解释 ①行走不稳貌。②坦然自得貌。③形容主意不定。

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我做个州官不歹,断事处摇摇摆摆。”《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一个妇女摇摇摆摆从府堂里出来,自言自语,与崔宁打了个胸厮撞。”

32花团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33天摇地动 [ tiān yáo dì dòng ]

解释 仿佛天快要塌下来;地将要陷下去似的。形容声势或威力强大的变化。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43回:“这场大战,真个是天摇地动,日色无光。”

34迎风招展 [ yíng fēng zhāo zhǎn ]

解释 形容旗子在风中飘荡。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招展,挖云镶边的号褂,映日争辉。”

35随时随地 [ suí shí suí dì ]

解释 ①谓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出处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

36一草一木 [ yī cǎo yī mù ]

解释 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37摇头晃脑 [ yáo tóu huàng nǎo ]

解释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38含苞欲放 [ hán bāo yù fàng ]

解释 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花骨朵即将开放。比喻少女的青春。也作“含苞待放”。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39如花似锦 [ rú huā sì jǐn ]

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自从嫁了周庸佑,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

40左右摇摆 [ zuǒ yòu yáo bǎi ]

解释 左右来回游移。比喻思想观点等游移不定。

出处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好走极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

41心旌摇摇 [ xīn jīng yáo yáo ]

解释 心神飘忽不定;就像旌旗随风飘摇。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旌:旗子。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寡人自料,从楚当秦,未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42卑鄙龌龊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 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43心神恍惚 [ xīn shén huǎng hū ]

解释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1卷:“唯荒诞是务,不接宾友,恶见于人,时多恚怒,心神恍惚。”

44摇摇晃晃 [ yáo yáo huǎng huǎng ]

解释 左右摇摆,不稳定。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他说完这些话,就站起来,打开家门,摇摇晃晃地向外面的黑暗中走去……”

45翩翩起舞 [ piān piān qǐ wǔ ]

解释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出处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46心神不定 [ xīn shén bù dìng ]

解释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 《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47胆战心摇 [ dǎn zhàn xīn yáo ]

解释 同“胆战心惊”。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48随风转舵 [ suí fēng zhuǎn duò ]

解释 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眼见得城池也不济事了,各人自思,随风转舵。”

49摇摇欲倒 [ yáo yáo yù dǎo ]

解释 摇摇:摇晃;欲:将要。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西方的希特勒在苏联红军严重打击之下有摇摇欲倒之势。”

50嫁狗随狗 [ jià gǒu suí gǒu ]

解释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出处 宋 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

51飞蓬随风 [ fēi péng suí fēng ]

解释 枯蓬随风飞。比喻人没有主见,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

出处 《后汉书·明帝纪》:“飞蓬随风,微子所叹。”

52山摇地动 [ shān yáo dì dòng ]

解释 山和地都在动摇。形容声势或力量的巨大。

出处 《宋书 五行志五》:“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声自河北来,鲁郡山摇地动。”

53随风倒舵 [ suí fēng dǎo duò ]

解释 犹言看风使舵。

出处 宋·陆游《醉歌》:“相风使帆第一筹,随风倒舵更何忧。”

54摇笔即来 [ yáo bǐ jí lái ]

解释 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然而中国的习惯,这些句子是摇笔即来,不假思索的。”

55落英缤纷 [ luò yīng bīn fēn ]

解释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出处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6教条主义 [ jiào tiáo zhǔ yì ]

解释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57神摇意夺 [ shén yáo yì duó ]

解释 神:精神;意:心意;摇、夺:形容不能自持。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身忽飘飘,如驾云雾。”

58飘飘欲仙 [ piāo piāo yù xiān ]

解释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59心旌摇曳 [ xīn jīng yáo yè ]

解释 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出处 《史记 苏秦列传》:“心摇摇如县旌,而无所终薄。”

60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解释 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61初发芙蓉 [ chū fā fú róng ]

解释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62一步三摇 [ yī bù sān yáo ]

解释 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9回:“嘱咐家丁看门户,他这才一步三摇来到大门。”

63扶摇而上 [ fú yáo ér shàng ]

解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4横拖竖曳 [ héng tuō shù yè ]

解释 用暴力强拉硬拖。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那差役便横拖竖曳,把他抓到轿前。”

65旁摇阴煽 [ páng yáo yīn shān ]

解释 到处暗中煽动。

出处 明·张居正《答河道潘印川论河道就功书》:“追忆庀事之初,言者蜂起,妒功幸败者旁摇阴煽,盖不啻筑室道谋而已。”

66随寓随安 [ suí yù suí ān ]

解释 犹言随遇而安。

出处 宋·魏了翁《浪淘沙》词:“世念久阑珊,随寓随安。人情犹望衮衣还。”

67随地随时 [ suí dì suí shí ]

解释 见“随时随地”。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居近珲春之库尔喀人,分驻佐领,随地随时编丁入军籍,统称为吉林之兵。”

68金印紫绶 [ jīn yìn zǐ shòu ]

解释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69飘飘摇摇 [ piāo piāo yáo yáo ]

解释 物体在空中随风漂浮摇动。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不知落到那里去了。”

70风举云摇 [ fēng jǔ yún yáo ]

解释 凭借风云飞腾而上。亦比喻飞黄腾达。

出处 汉 班固《西都赋》:“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唐 王勃《九成宫颂》:“风举云摇,历神都而一憩。”

71目眩神摇 [ mù xuàn shén yáo ]

解释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40回:“今来宝刹,得睹人间未见之珍,天下罕有之物,令人目眩神摇,不知身在何世。”

72曳兵弃甲 [ yè bīng qì jiǎ ]

解释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出处 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73纡朱曳紫 [ yū zhū yè zǐ ]

解释 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逸民》:“何必纡朱曳紫,服冕乘轺。”

74随风逐浪 [ suí fēng zhú làng ]

解释 ①奔波;颠沛。②犹言随大流。

出处 唐·吴融《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75神摇魂荡 [ shén yáo hún dàng ]

解释 摇:摇动;荡:飘荡。心神恍惚,难以把握。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喜得公孙乾和异人目乱心迷,神摇魂荡,口中赞叹不已。”

76曳尾涂中 [ yè wěi tú zhōng ]

解释 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77风雨漂摇 [ fēng yǔ piāo yáo ]

解释 见“风雨飘摇”。

出处 唐·李华《二孝赞》:“风雨漂摇,支体鳞皴。”

78曳尾泥涂 [ yè wěi ní tú ]

解释 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出处 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逍遥台》:“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79纡金曳紫 [ yū jīn yè zǐ ]

解释 佩带金印紫绶。指身居高位。

出处 明 袁宗道《贺阳曲金令君父母荣封序》:“纡金曳紫者,多摧兰折玉之叹。”

80粉白黛绿 [ fěn bái dài lǜ ]

解释 泛指女子的妆饰。

出处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

81熊经鸟申 [ xióng jīng niǎo shēn ]

解释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82熊经鸟曳 [ xióng jīng niǎo yè ]

解释 同“熊经鸟申”。

出处 《弘明集·正诬论》:“且夫熊经鸟曳,导引吐纳,辍黍稷而御英蕊。”

83中心摇摇 [ zhōng xīn yáo yáo ]

解释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形容心神恍惚,难以自持。

出处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为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4随风而靡 [ suí fēng ér mǐ ]

解释 靡:倒下。顺风倒下。比喻没有主见。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文选 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85风雨摇摆 [ fēng yǔ yáo bǎi ]

解释 在风雨中飘荡不安,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86步步莲花 [ bù bù lián huā ]

解释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出处 《南史·齐本纪下》:“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87曳兵之计 [ yè bīng zhī jì ]

解释 谓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出处 郭希仁《从戎纪略》:“伯英进兵甚猛,谨防中敌曳兵之计。”

88低吟浅唱 [ dī yín qiǎn chàng ]

解释 低吟:低声吟咏。浅唱小声唱歌。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

89衣不曳地 [ yī bù yè dì ]

解释 曳:拖。衣服不拖在地上。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童仆,使人问乃知其夫人。”

90曳裾王门 [ yè jū wáng mén ]

解释 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91履丝曳缟 [ lǚ sī yè gǎo ]

解释 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92鸣玉曳履 [ míng yù yè lǚ ]

解释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

出处 《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93鸣玉曳组 [ míng yù yè zǔ ]

解释 佩玉饰曳印组。谓任高官。

出处 《新唐书·李纲传》:“今新造天下,开太平之基,功臣赏未及遍,高才犹伏草茅,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位五品,趋丹地,殆非创业垂统,贻子孙之道也。”

94出淤泥而不染 [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

解释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处 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