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没有地位的成语

形容没有地位的成语


1低声下气 [ dī shēng xià qì ]

解释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2奴颜媚骨 [ nú yán mèi gǔ ]

解释 奴颜:奴才的面孔;媚:献媚。一张奴才的面孔;一副献媚的骨头。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的丑态。

出处 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3不识抬举 [ bù shí tái jǔ ]

解释 识:知道;抬举:称赞;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举”。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4死皮赖脸 [ sǐ pí lài liǎn ]

解释 脸憨皮厚;没羞没臊地缠磨不清。形容不顾羞耻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三升米两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儿呢。”

5强弩之末 [ qiáng nǔ zhī mò ]

解释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6游手好闲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释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7每况愈下 [ měi kuàng yù xià ]

解释 每:每一次;逐一;况:状况;愈:更加。比喻情况的发展越来越不好。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一》:“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

8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释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9卑躬屈膝 [ bēi gōng qū xī ]

解释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出处 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10曲意逢迎 [ qū yì féng yíng ]

解释 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

出处 宋 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从而附合,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

11大势已去 [ dà shì yǐ qù ]

解释 大势:指有利的局势。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前途没有希望。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12奴颜婢膝 [ nú yán bì xī ]

解释 奴:奴才;颜:面容;婢:侍女;婢膝:侍女的膝;指下跪。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

出处 唐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13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解释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14低三下四 [ dī sān xià sì ]

解释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15身无分文 [ shēn wú fēn wén ]

解释 形容非常贫穷。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16锦绣前程 [ jǐn xiù qián chéng ]

解释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前程:前途。形容美好的前途。

出处 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想着咱锦绣前程,十分恩爱。”

17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解释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出处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18不务正业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释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19方兴未艾 [ fāng xīng wèi ài ]

解释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完结。刚兴起还没有停止。现多用来形容事物正处于兴旺阶段或形容正在蓬勃发展。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鸿恩锡类,方兴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20日暮途穷 [ rì mù tú qióng ]

解释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出处 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21寡廉鲜耻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解释 寡、鲜:少;廉:廉洁;不贪污;耻:羞愧;羞耻。原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22无路可走 [ wú lù kě zǒu ]

解释 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23恬不知耻 [ tián bù zhī chǐ ]

解释 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出处 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24万劫不复 [ wàn jié bù fù ]

解释 永远不能恢复。万劫: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指万世;永远。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25理直气壮 [ lǐ zhí qì zhuàng ]

解释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26随随便便 [ suí suí biàn biàn ]

解释 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6回:“如今老爷一死,进款是少了,太太纵然贤惠,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要?”

27人微言轻 [ rén wēi yán qīng ]

解释 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孟尝传》:“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28前程万里 [ qián chéng wàn lǐ ]

解释 形容前程远大。比喻前途。

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第51卷:“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

29来日方长 [ lái rì fāng cháng ]

解释 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

出处 宋 文天祥《与洪瑞明云岩书》:“某利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30一钱不值 [ yī qián bù zhí ]

解释 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31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释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32分文不值 [ fēn wén bù zhí ]

解释 形容毫无价值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33低眉顺眼 [ dī méi shùn yǎn ]

解释 低着眉头;眼睛里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出处 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34德薄望浅 [ dé bó wàng qiǎn ]

解释 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35不以为耻 [ bù yǐ wéi chǐ ]

解释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 《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36无耻之尤 [ wú chǐ zhī yóu ]

解释 尤:特别突出的。无耻之中最无耻的。

出处 清 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无耻之尤者也。”

37死路一条 [ sǐ lù yī tiáo ]

解释 无路可走,比喻没有前途。

出处 欧阳山《苦斗》:“那是死路一条。咱们见不上面了。”

38如日方升 [ rú rì fāng shēng ]

解释 方:刚刚。像太阳刚刚升起一样。比喻正处于兴盛阶段;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坚强的生命力。

出处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39不堪造就 [ bù kān zào jiù ]

解释 堪:能;造就:培养并使有成就。没有培养前途;不可能有所成就。

出处 茅盾《蚀 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40卑不足道 [ bēi bù zú dào ]

解释 道:说,讲。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出处 绍剧《龙虎斗》第三场:“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贼心存异志,宋室难安。”

41再衰三竭 [ zài shuāi sān jié ]

解释 竭:尽了。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士气已经低落;无法再振作。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2日暮途远 [ rì mù tú yuǎn ]

解释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43人微言贱 [ rén wēi yán jiàn ]

解释 犹言人微言轻。

出处 宋·曾巩《泰山祈雨文》:“吏思其繇,奔走群望,而人微言贱,不能上动。”

44朽木粪墙 [ xiǔ mù fèn qiáng ]

解释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5齐大非偶 [ qí dà fēi ǒu ]

解释 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46伏低做小 [ fú dī zuò xiǎo ]

解释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出处 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劳,怎肯伏低做小。”

47低首下心 [ dī shǒu xià xīn ]

解释 首:头;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出处 唐 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48低人一等 [ dī rén yī děng ]

解释 比别人低一个等级。

出处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一卷:“在这个家庭中,他从小就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

49人微望轻 [ rén wēi wàng qīng ]

解释 谓身份低下,资望不足。多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 宋·岳飞《奏乞罢制置使职事状》:“窃念臣人微望轻,难任斯职。”

50不成气候 [ bù chéng qì hòu ]

解释 指单个、局部或孤立事物不能形成大的环境。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就令十世童身千年功行,毕竟还是不成气候。”

51身微言轻 [ shēn wēi yán qīng ]

解释 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 《后汉书 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52鼠雀之辈 [ shǔ què zhī bèi ]

解释 蔑视他人之词。谓鄙陋卑微之徒。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量鼠雀之辈,何足汗刀!”

53尘垢粃糠 [ chén gòu mó kāng ]

解释 灰尘和污垢,谷粃和米糠。喻卑微无用之物。

出处 《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54才秀人微 [ cái xiù rén wēi ]

解释 秀:优异。微:卑微,低微。指才能优异而地位卑微。

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55兼葭倚玉 [ jiān jiā yǐ yù ]

解释 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玉树”。

56贩夫皁隶 [ fàn fū yě lì ]

解释 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57朽木不可雕 [ xiǔ mù bù kě diāo ]

解释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8贫贱不能移 [ 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

解释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9卑卑不足道 [ bēi bēi bù zú dào ]

解释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出处 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而世人不知。懵懵然以为崇德报功,向龟蛇而叩首,对木石而鞠躬,此多是猾聃诡谲,妖佛妄为,卑卑不足道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