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妖魔鬼怪的成语

形容妖魔鬼怪的成语


1鬼迷心窍 [ guǐ mí xīn qiào ]

解释 窍:孔穴。古人认为心有好几窍;窍不通;人就糊涂。鬼迷住了心窍。比喻受错误认识支配而糊涂。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一时鬼迷心窍,后悔不及。”

2鬼鬼祟祟 [ guǐ guǐ suì suì ]

解释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3妖魔鬼怪 [ yāo mó guǐ guài ]

解释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4人妖颠倒 [ rén yāo diān dǎo ]

解释 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是非颠倒,好坏不分。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鬼便遂归,作其父形,且语其家:‘二儿已杀妖矣。’儿暮归,共相庆贺,积年不觉。”

5牛鬼蛇神 [ niú guǐ shé shén ]

解释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虚幻怪诞。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出处 唐 杜牧《李贺诗序》:“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6魑魅魍魉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解释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7邪魔外道 [ xié mó wài dào ]

解释 佛教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学说。

出处 《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8百鬼众魅 [ bǎi guǐ zhòng mèi ]

解释 各种妖魔鬼怪。

出处 《后汉书 方术传下 解奴辜》:“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9摄魄钩魂 [ shè pò gōu hún ]

解释 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出处 明·朱权《冲漠人》第二折:“你三个自今日,当远离,再休要咏月吟风,摄魄钩魂,把人狐魅。”

10毒魔狠怪 [ dú mó hěn guài ]

解释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出处 《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11神鬼不测 [ shén guǐ bù cè ]

解释 神灵鬼怪都不能揣度。极言事情的隐秘奇异。亦作“神鬼难测”。

出处 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贤士展神鬼不测之机,兴一旅之师,辅佐公子,以成大事。”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12兴妖作孽 [ xīng yāo zuò niè ]

解释 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

出处 明 瞿佑《剪灯新话 永州野庙记》:“此物在世已久,兴妖作孽,无与为比。”

13螭魅罔两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解释 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14螭魅魍魉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解释 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螭魅魍魉,莫能逢旃。”

15为鬼为魅 [ wéi guǐ wéi mèi ]

解释 魅:精怪。像鬼蜮一样阴险狠毒。比喻使用阴谋诡计,暗中害人。

出处 《新唐书·魏征传》:“若人渐浇诡,不复返扑,今当为鬼为魅,尚安得而化哉!”

16木魅山鬼 [ mù mèi shān guǐ ]

解释 魅:物老成精。指山林的鬼怪。

出处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狐。”

17邪魔外祟 [ xié mó wai suì ]

解释 邪恶的鬼怪。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只是人自己疑心,所以招出一些邪魔外祟来缠扰。”

18断怪除妖 [ duàn guài chú yāo ]

解释 谓铲除妖魔鬼怪。

出处 明·无名氏《大破蚩尤》第二折:“我我我,仗神锋断怪除妖,是是是,赁道法驱邪斩虎。”

19偷偷摸摸 [ tōu tōu mō mō ]

解释 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

20魂飞魄散 [ hún fēi pò sàn ]

解释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21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22兴风作浪 [ xīng fēng zuò làng ]

解释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作:兴起。

出处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23妖言惑众 [ yāo yán huò zhòng ]

解释 妖言:没有事实根据的;荒诞离奇的话;惑:迷乱。用骗人的话蛊惑群众。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眭弘传》:“妄设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24溃不成军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释 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25丢盔弃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解释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26形形色色 [ xíng xíng sè sè ]

解释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出处 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于万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养之,形形色色,无所弃遗。”

27张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解释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28阴谋诡计 [ yīn móu guǐ jì ]

解释 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29刀光剑影 [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解释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出处 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30青面獠牙 [ qīng miàn liáo yá ]

解释 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圆驾》:“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31屁滚尿流 [ pì gǔn niào liú ]

解释 形容极度恐惧、惊惶;失去自禁。有时也形容忙得不可开交。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唬得你屁滚尿流。”

32各种各样 [ gè zhǒng gè yàng ]

解释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 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33兴妖作怪 [ xīng yāo zuò guài ]

解释 原指妖怪装神弄鬼或兴事害人。现多比喻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暗中破坏捣乱。

出处 元 无名氏《碧桃花》:“你既然还有阳寿,阴曹地府不管,你却这等兴妖作怪。”

34是非颠倒 [ shì fēi diān dǎo ]

解释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 唐 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35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解释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36降妖捉怪 [ jiàng yāo zhuō guài ]

解释 迷信指降伏妖精,捉住鬼怪。比喻制服凶恶的人。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马神仙骑龙升天》:“闻说叶天师惯会降妖捉怪,明日便张天师吃鬼迷也。”

37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解释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38成妖作怪 [ chéng yāo zuò guài ]

解释 怪:妖怪。变成精灵妖怪危害人间。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22回:“似此成妖作怪,决留他不得了,只教他离了我家便了。”

39神鬼难测 [ shén guǐ nán cè ]

解释 测:推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诸将皆拜伏曰:‘丞相机算,神鬼莫测。’”

40分外妖娆 [ fèn wài yāo ráo ]

解释 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41鬼怪妖魔 [ guǐ guài yāo mó ]

解释 泛指各种害人的妖怪,比喻社会上作恶害人的恶势力和坏人。

出处 清·无名氏《说唐》第62回:“原来是鬼怪妖魔都来拜我生日。”

42兴云吐雾 [ xīng yún tǔ wù ]

解释 兴:兴起。兴起云彩,掀起雾气。比喻神魔鬼怪法术高明。

出处 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一折:“此鬼兴云吐雾莫测,利害利害!”

43兴云作雾 [ xīng yún zuò wù ]

解释 兴:兴起。兴起云彩,掀起雾气。比喻神魔鬼怪法术高明。

出处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三折:“量那道人,有甚么神通,不如展吾兴云作雾之机,涌浪翻波之智。”

44魑魅罔两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解释 见“魑魅魍魉”。

出处 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余此物名为匕首,其利难俦,水断虬龙,陆斩虎兕,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45血盆大口 [ xuè pén dà kǒu ]

解释 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出处 唐 变文《叶净能诗》:“眼如悬镜,口若血盆,毒气成云。”

46生妖作怪 [ shēng yāo zuò guài ]

解释 生:产生。比喻搞鬼捣乱。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及至时运衰微,禄命将终之日,不但众散亲离,人心背叛,即魑魅魍魉也都来了,生妖作怪,播弄着你,所谓人衰鬼弄人是也。”

47妖形怪状 [ yāo xíng guài zhuàng ]

解释 装束奇特,举止轻佻。多形容女性。

出处 巴金《谈寒夜>》:“他看不惯媳妇‘一天打扮得妖形怪状’上馆子,参加舞会,过那种‘花瓶’的生活。”

48装妖作怪 [ zhuāng yāo zuò guài ]

解释 装扮妖怪骗人。比喻故意做作,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测。

出处 清 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 白堤政迹》:“只应送来这些诗,不是陈腐,就是抄袭,若要新奇,便装妖作怪,无一首看得上眼。”

49天灾地妖 [ tiān zāi dì yāo ]

解释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

出处 《孔子家语·五仪》:“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

50艳紫妖红 [ yàn zǐ yāo hóng ]

解释 犹言姹紫嫣红。

出处 《渚山堂词话》卷二引元·白朴《玉耳坠金环》曲:“肯羡狂蜂殢蝶,艳紫妖红。”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