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大树强壮的成语

形容大树强壮的成语


1根深叶茂 [ gēn shēn yè mào ]

解释 树根扎得深;树叶才能茂盛。比喻根基深厚;事物才发达。

出处 唐 张说《起义堂颂》:“若夫修德以降命,奉命以造邦,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天人报应,岂相远哉。”

2根深蒂固 [ gēn shēn dì gù ]

解释 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3郁郁葱葱 [ yù yù cōng cōng ]

解释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恢国》:“初者,苏伯阿望春陵气郁郁葱葱。”

4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5枝繁叶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解释 枝叶繁密茂盛。

出处 明 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6刀山剑树 [ dāo shān jiàn shù ]

解释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出处 《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7蚍蜉撼树 [ pí fú hàn shù ]

解释 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8苍翠欲滴 [ cāng cuì yù dī ]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翠绿的颜色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

出处 宋 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9芝兰玉树 [ zhī lán yù shù ]

解释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 《晋书 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10树大根深 [ shù dà gēn shēn ]

解释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出处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11高耸入云 [ gāo sǒng rù yún ]

解释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12遮天蔽日 [ zhē tiān bì rì ]

解释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13琼林玉树 [ qióng lín yù shù ]

解释 琼:美玉。泛指精美华丽的陈设。

出处 唐 蒋防《霍小玉传》:“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14密密层层 [ mì mì céng céng ]

解释 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

15枯树生花 [ kū shù shēng huā ]

解释 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出处 《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16暮云春树 [ mù yún chūn shù ]

解释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17苍松翠柏 [ cāng sōng cuì bǎi ]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18撼树蚍蜉 [ hàn shù pí fú ]

解释 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出处 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9大树将军 [ dà shù jiāng jūn ]

解释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20古木参天 [ gǔ mù cān tiān ]

解释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21春树暮云 [ chūn shù mù yún ]

解释 仰慕、怀念友人。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22瑶林琼树 [ yáo lín qióng shù ]

解释 形容人容貌智力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太尉神知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23严严实实 [ yán yán shí shí ]

解释 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严严实实压在心底的热泪,涌满眼眶,忍不住流了下来。”

24耕耘树艺 [ gēng yún shù yì ]

解释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 《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25尺树寸泓 [ chǐ shù cùn hóng ]

解释 泓:水深。泛指地方虽小,却有花草树木、清泉流水的景区。

26切树倒根 [ qiē shù dǎo gēn ]

解释 比喻彻底。

27一树百获 [ yī shù bǎi huò ]

解释 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28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29万紫千红 [ wàn zǐ qiān hóng ]

解释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的景象。现多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景象繁荣兴旺。

出处 宋 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0美不胜收 [ měi bù shèng shōu ]

解释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31粗枝大叶 [ cū zhī dà yè ]

解释 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比喻不周密、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32盘根错节 [ pán gēn cuò jié ]

解释 盘:弯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根弯曲;枝节交错。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关系错综繁杂;难以处理。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33欣欣向荣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释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4独树一帜 [ dú shù yī zhì ]

解释 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35火树银花 [ huǒ shù yín huā ]

解释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出处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36饱经风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释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37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38树大招风 [ shù dà zhāo fēng ]

解释 树大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39密密麻麻 [ mì mì má má ]

解释 多而密的样子。

出处 巴金《繁星》:“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40枯木逢春 [ kū mù féng chūn ]

解释 枯:枯萎;木:树木;逢:遇上。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41树碑立传 [ shù bēi lì zhuàn ]

解释 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42生气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释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43百年树人 [ bǎi nián shù rén ]

解释 百年:形容时间长;树:栽培;造就;人:指人才。形容人才的培养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也指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44横生枝节 [ héng shēng zhī jié ]

解释 横生:意外发生的;枝节:树干上长出的枝和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意外地插进一些问题;干扰了主要问题的解决。

出处 宋 叶适《答少詹书》:“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叶横生,意见多疑。”

45别树一帜 [ bié shù yī zhì ]

解释 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

出处 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46叶落归根 [ yè luò huī gēn ]

解释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47木已成舟 [ mù yǐ chéng zhōu ]

解释 木头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可挽回。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据你说来,则木已成舟,实难挽回了?”

48铁树开花 [ tiě shù kāi huā ]

解释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出处 明 来集之《铁氏女》:“顿开鹦鹉笼,扭上鸳鸯配。定教那铁树开花还结子。”

49千姿百态 [ qiān zī bǎi tài ]

解释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50渺无人烟 [ miǎo wú rén yān ]

解释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51坚强不屈 [ jiān qiáng bù qū ]

解释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52坚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解释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53枯树逢春 [ kū shù féng chūn ]

解释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

出处 《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54郁郁苍苍 [ yù yù cāng cāng ]

解释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苍苍:深绿色;草木苍翠的颜色。形容草木苍翠茂盛比喻美好兴旺的景象。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

55上树拔梯 [ shàng shù bá tī ]

解释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出处 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56茂林修竹 [ mào lín xiū zhú ]

解释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57萧然尘外 [ xiāo rán chén wài ]

解释 萧然:清静寂寞的样子;尘:尘世。形容极为超脱,不被俗情杂物所累。

出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下卷:“又诗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闲话之趣,故笔墨间时觉萧然尘外。”

58拔树寻根 [ bá shù xún gēn ]

解释 比喻追究到底。

出处 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59桃红柳绿 [ táo hóng liǔ lǜ ]

解释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 元 贯云石《小梁州 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

60蒲柳之姿 [ pú liǔ zhī zī ]

解释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61盖地而来 [ gài dì ér lái ]

解释 盖:遮盖,掩盖。指人马或暴风雪及飞砂走石等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浩大。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62人间天上 [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

解释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 唐 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63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64根深枝茂 [ gēn shēn zhī mào ]

解释 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同“根深叶茂”。

出处 《艺文类聚》卷六九引汉 刘安《屏风赋》:“根深枝茂,号曰乔木。”

65蔽日遮天 [ bì rì zhē tiān ]

解释 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形容遮盖的范围非常宽广。

出处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崖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66傲然挺立 [ ào rán tǐng lì ]

解释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67叶落知秋 [ yè luò zhī qiū ]

解释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童华禅师法嗣》:“动弦别曲,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68郁郁芊芊 [ yù yù qiān qiān ]

解释 ①犹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貌。②犹言郁郁葱葱。气盛貌。

出处 《列子·力命》:“美哉国乎!郁郁芊芊。”

69云树遥隔 [ yún shù yáo gé ]

解释 谓两地相隔遥远。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六回:“侄自与叔大人欢会,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树遥隔,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

70剑树刀山 [ jiàn shù dāo shān ]

解释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71蒹葭倚玉 [ jiān jiā yǐ yù ]

解释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72杨柳依依 [ yáng liǔ yī yī ]

解释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73枯树生华 [ kū shù shēng huā ]

解释 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74云树之思 [ yún shù zhī sī ]

解释 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75树德务滋 [ shù dé wù zī ]

解释 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出处 《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76蚍蜉撼大树 [ pí fú hàn dà shù ]

解释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77蒹葭倚玉树 [ jiān jiā yǐ yù shù ]

解释 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蝗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元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78树倒猢孙散 [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

解释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出处 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於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猻散赋》一篇。”

79双斧伐孤树 [ shuāng fǔ fá gū shù ]

解释 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出处 《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