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失望后悔的成语

形容失望后悔的成语


1后悔不及 [ hòu huǐ bù jí ]

解释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 《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2后悔莫及 [ hòu huǐ mò jí ]

解释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3死而无悔 [ sǐ ér wú huǐ ]

解释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4悔过自新 [ huǐ guò zì xīn ]

解释 悔:悔恨;过:过失;错误;自新:使自己成为新人。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出处 《新唐书 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5抱恨终天 [ bào hèn zhōng tiān ]

解释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出处 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6追悔莫及 [ zhuī huǐ mò jí ]

解释 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 汉 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7悔恨交加 [ huǐ hèn jiāo jiā ]

解释 形容非常懊悔。恨:遗憾;交加:一起出现。

8后悔无及 [ hòu huǐ wú jí ]

解释 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9何必当初 [ hé bì dāng chū ]

解释 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10幡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解释 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八回:“话说谭绍洸听得冯云山这番议论,已幡然悔悟。”

11懊悔无及 [ ào huǐ wú jí ]

解释 后悔已来不及了。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12九死不悔 [ jiǔ sǐ bù huǐ ]

解释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3恨相见晚 [ hèn xiāng jiàn wǎn ]

解释 见“恨相知晚”。

出处 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14噬脐莫及 [ shì qí mò jí ]

解释 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出处 唐 高彦休《唐阙史 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15噬脐何及 [ shì qí hé jí ]

解释 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

16嗟悔无及 [ jiē huǐ wú jí ]

解释 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 《尚书·盘庚上》:“汝悔身何及。”

17九死未悔 [ jiǔ sǐ wèi huǐ ]

解释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8心中有数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解释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出处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19心腹之患 [ xīn fù zhī huàn ]

解释 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心腹:这里指内部;患:祸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蕃传》:“今寇贼在处,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20数不胜数 [ shǔ bù shèng shǔ ]

解释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21滥竽充数 [ làn yú chōng shù ]

解释 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自谦。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2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解释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23屈指可数 [ qū zhǐ kě shǔ ]

解释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出处 唐 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24心甘情愿 [ xīn gān qíng yuàn ]

解释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25悔之晚矣 [ huǐ zhī wǎn yǐ ]

解释 矣:了。后悔也已经晚了。

出处 《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26数一数二 [ shǔ yī shǔ èr ]

解释 不数第一;也数第二。形容突出。

出处 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此乃金陵数一数二的歌者,与学士递一杯。”

27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解释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28心中无数 [ xīn zhōng wú shù ]

解释 指对情况不太了解或处理事情没有把握。数:数目;指掌握的实际情况。

出处 蒋和森《风萧萧 冲天记一》:“他虽然素称'博学',熟读经史,可是对此却心中无数。”

29意气用事 [ yì qì yòng shì ]

解释 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办事。处理事情只凭个人一时的情绪。

出处 清 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初稿》:“潜心力行,以求实得,始知曩日意气用事,刻意破除,久归平贴。”

30捶胸顿足 [ chuí xiōng dùn zú ]

解释 捶:敲打;顿:跺。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

出处 明 李开先《闲居集 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31洗心革面 [ xǐ xīn gé miàn ]

解释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32稍纵即逝 [ shāo zòng jí shì ]

解释 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 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若宽而生玩,则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复食,稍纵即逝,恐不可挽。”

33自怨自艾 [ zì yuàn zì yì ]

解释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34误入歧途 [ wù rù qí tú ]

解释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35叶落归根 [ yè luò huī gēn ]

解释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36弃旧图新 [ qì jiù tú xīn ]

解释 图:图谋、追求。抛弃旧的、不好的东西;追求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37当头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解释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38悔之无及 [ huǐ zhī wú jí ]

解释 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39翻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解释 悔悟:悔恨而醒悟。很快而彻底地转变。形容彻底觉悟过来;思想大转变。

出处 宋 朱熹《答袁机仲书》:“若能于此翻然悔悟,先取旧图分明改正。”

40著书立说 [ zhù shū lì shuō ]

解释 著:写作;撰述;立:建树;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也作“著书立言”。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41一念之差 [ yī niàn zhī chā ]

解释 差:差错。一个念头的差错。

出处 宋 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

42兵连祸结 [ bīng lián huò jié ]

解释 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43历历可数 [ lì lì kě shǔ ]

解释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出处 《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44寥寥可数 [ liáo liáo kě shǔ ]

解释 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出处 清·方苞《请娇除积习兴起人才札子》:“臣窃见本朝敬礼大臣,优恤庶官,远过于前明,而公卿大臣,抗节效忠者,寥寥可数。”

45悔过自责 [ huǐ guò zì zé ]

解释 悔:追恨。指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志》:“后得反国,不悔过自责,复会诸侯伐郑。”

46数见不鲜 [ shuò jiàn bù xiān ]

解释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出处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47琴棋书画 [ qín qí shū huà ]

解释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出处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48知书达礼 [ zhī shū dá lǐ ]

解释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出处 《群音类选 牧羊记 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达礼。”

49胸中无数 [ xiōng zhōng wú shù ]

解释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出处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50胸中有数 [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

解释 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出处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主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

51迷途知返 [ mí tú zhī fǎn ]

解释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52死不悔改 [ sǐ bù huǐ gǎi ]

解释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虽是吃后悔药可悲,但总比那些花岗岩脑壳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53痛改前非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解释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54反水不收 [ fǎn shuǐ bù shōu ]

解释 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为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55悔罪自新 [ huǐ zuì zì xīn ]

解释 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陈穆公亦有使命至晋,代卫郑致悔罪自新之意。”

56芝兰玉树 [ zhī lán yù shù ]

解释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 《晋书 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57一介书生 [ yī jiè shū shēng ]

解释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58劫数难逃 [ jié shù nán táo ]

解释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0回:“那怕你佛祖亲来,也消了胸中五气。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59史不绝书 [ shǐ bù jué shū ]

解释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60学识渊博 [ xué shí yuān bó ]

解释 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 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61悔不当初 [ huǐ bù dāng chū ]

解释 当初:原先;开头。后悔先前不该这样做。

出处 唐 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62懊悔莫及 [ ào huǐ mò jí ]

解释 懊悔:悔恨。指后悔已经来不及。

63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64数往知来 [ shǔ wǎng zhī lái ]

解释 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出处 《周易 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65数短论长 [ shǔ duǎn lùn cháng ]

解释 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出处 明 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三折:“我当初梁山要强,受不的闲言剩语,数短论长。”

66数米量柴 [ shǔ mǐ ér chái ]

解释 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67数黄道黑 [ shǔ huáng dào hēi ]

解释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一样。”

68数黑论黄 [ shǔ hēi lùn huáng ]

解释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出处 元 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69终天之恨 [ zhōng tiān zhī hèn ]

解释 到死的时候也不能消除的憾恨。终天:终身。

出处 明 归有光《震川集 请敕命事略》:“及先人之方殁,而始获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禄养,所以为终天之恨也。”

70坐树不言 [ zuò shù bù yán ]

解释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因以“坐树不言”、“坐树无言”谓功高而不自矜。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71坐树无言 [ zuò shù wú yán ]

解释 见“坐树不言”。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72恒河沙数 [ héng hé shā shù ]

解释 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 《金刚经 无为福胜分》:“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73拥书百城 [ yōng shū bǎi chéng ]

解释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出处 《魏书 逸士传 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74今是昨非 [ jīn shì zuó fēi ]

解释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5恨相知晚 [ hèn xiāng zhī wǎn ]

解释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76悔之不及 [ huǐ zhī bù jí ]

解释 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 元 无名氏《三出小沛》第一折:“某想当日,都是三兄弟失了徐州,悔之不及。”

77一目数行 [ yī mù shù xíng ]

解释 犹一目十行。

出处 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

78后悔何及 [ hòu huǐ hé jí ]

解释 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 《周书·崔谦传》:“舍此不为,中道而退,便恐人皆解体,士各有心。一失事机,后悔何及。”

79噬脐无及 [ shì qí wú jí ]

解释 亦作“噬脐莫及”。自咬腹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

出处 唐·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80寄雁传书 [ jì yàn chuán shū ]

解释 谓传递书信。

出处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81数黄道白 [ shù huáng dào bái ]

解释 见“数黄道黑”。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卷:“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蜇,那女眷们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

82数黑论白 [ shù hēi lùn bái ]

解释 见“数黑论黄”。

出处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非是俺巧言令色,素与您数黑论白。”

83有脚书厨 [ yǒu jiǎo shū chú ]

解释 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出处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有脚书厨》:“[龚程]自幼读书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庐,攻苦食淡,手未尝释卷。记问精确,经传子史,无不通贯。,乡人号为‘有脚书厨’。”

84枕经籍书 [ zhěn jīng jí shū ]

解释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出处 《文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吕向注:“枕经典而卧,铺诗书而居也。”

85树高招风 [ shù gāo zhāo fēng ]

解释 见“树大招风”。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太平懃禅师法嗣》:“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

86玉树芝兰 [ yù shù zhī lán ]

解释 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 《晋书 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87琼枝玉树 [ qióng zhī yù shù ]

解释 指披上冰雪的树木。也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出处 北宋·柳永《尉迟怀》词:“绸缪凤阵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88着书立说 [ zhù shū lì shuō ]

解释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着书立说,鼓吹休明。”

89自树一帜 [ zì shù yī zhì ]

解释 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

90萱花椿树 [ xuān huā chūn shù ]

解释 指父母。萱花指母,椿树指父。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 训女》:“祝萱花椿树,虽则是子生迟暮,守得见这蟠桃熟。”

91论黄数白 [ lùn huáng shù bái ]

解释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出处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92识字知书 [ shí zì zhī shū ]

解释 谓有文化知识。

出处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93识礼知书 [ shí lǐ zhī shū ]

解释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94遭劫在数 [ zāo jié zài shù ]

解释 谓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他竟要弄得到一处,这人也就算个遭劫在数的了!”

95银花火树 [ yín huā huǒ shù ]

解释 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

96鱼书雁帖 [ yú shū yàn tiē ]

解释 泛指书信。

出处 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97鱼书雁帛 [ yú shū yàn bó ]

解释 见“鱼书雁帖”。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98鱼笺雁书 [ yú jiān yàn shū ]

解释 泛指书信。

出处 明·史叔考《醉罗歌·题情》套曲:“泪痕一线罗裙绣裾,相思两字鱼笺雁书。”

99撼树蚍蜉 [ hàn shù pí fú ]

解释 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出处 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