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得到了应有的奖励的成语

形容得到了应有的奖励的成语


1锦上添花 [ jǐn shàng tiān huā ]

解释 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出处 宋 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2家喻户晓 [ jiā yù hù xiǎo ]

解释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出处 宋 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3名列前茅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解释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4大张旗鼓 [ dà zhāng qí gǔ ]

解释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出处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5歌功颂德 [ gē gōng sòng dé ]

解释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6至高无上 [ zhì gāo wú shàng ]

解释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7当之无愧 [ dāng zhī wú kuì ]

解释 承受得起这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必感到惭愧。当:担当;承受;之:指所给的荣誉或称号。

出处 宋 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8金榜题名 [ jīn bǎng tí míng ]

解释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黄榜;题名:写上名字。名字写在金榜上。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9受之无愧 [ shòu zhī wú kuì ]

解释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出处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10名垂千古 [ míng chuí qiān gǔ ]

解释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 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11劝善惩恶 [ quàn shàn chéng è ]

解释 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 《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12惩恶劝善 [ chéng è quàn shàn ]

解释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13青史留名 [ qīng shǐ liú míng ]

解释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 元 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14赏一劝众 [ shǎng yī quàn zhòng ]

解释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出处 周 吕尚《阴谋》:“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也。”

15劝善戒恶 [ quàn shàn jiè è ]

解释 见“劝善惩恶”。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贾逵传》:“强干弱枝,劝善戒恶。”

16赏一劝百 [ shǎng yī quàn bǎi ]

解释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出处 《文中子·立命》:“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17诱掖奖劝 [ yòu yè jiǎng quàn ]

解释 引导扶持,奖励劝勉。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18奖拔公心 [ jiǎng bá gōng xīn ]

解释 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

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封州甘为文至精,奖拔公心,亦类数公。”

19独占鳌头 [ dú zhàn áo tóu ]

解释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20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解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21名不虚传 [ míng bù xū chuán ]

解释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22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释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 《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3天作之合 [ tiān zuò zhī hé ]

解释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出处 《诗经 大雅 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24崭露头角 [ zhǎn lù tóu jiǎo ]

解释 崭:崭然;突出的样子;露:显露;头角:比喻人的气概和才华。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25再接再厉 [ zài jiē zài lì ]

解释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出处 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26郎才女貌 [ láng cái nǚ mào ]

解释 郎:男子;貌:容貌。旧时形容男女青年才貌相配。

出处 元 乔梦符《扬州梦》:“这一双郎才女貌天生下,笋余儿游治子花朵儿俊娇娃,堪写入风流仕女丹青画。”

27相得益彰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解释 益:更加;彰:明显。指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28才子佳人 [ cái zǐ jiā rén ]

解释 才子:有文学才华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才学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旧时指才华杰出的男子与容貌秀美的女子。旧时多指有爱情关系或婚姻关系匹配相当的男女。

出处 宋 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29实至名归 [ shí zhì míng guī ]

解释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30卓有成效 [ zhuō yǒu chéng xiào ]

解释 卓:卓越;突出。形容成绩效果显著突出。

出处 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31天造地设 [ tiān zào dì shè ]

解释 天建造的;地设置的。指自然的造就和安排。赞美事物自然形成;不用加工就十分完美。天地:指自然;造:制作;设:安排。

出处 唐 田颖《问道堂后园记》:“回思向所辟诸境,几若天造地设。”

32珠联璧合 [ zhū lián bì hé ]

解释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33赏罚不明 [ shǎng fá bù míng ]

解释 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34金童玉女 [ jīn tóng yù nǚ ]

解释 传说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出处 唐 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35天生一对 [ tiān shēng yī duì ]

解释 指生来就注定为一对。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明明果是佳人才子,天生一对也,便是嫣素也觉风光。”

36名扬天下 [ míng yáng tiān xià ]

解释 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文德么?”

37誉满天下 [ yù mǎn tiān xià ]

解释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出处 唐·李华《唐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君七岁,能诵数经,背碑覆局;十岁以文章知名;十五誉满天下。”

38卓著成效 [ zhuó zhù chéng xiào ]

解释 卓著:突出。形容有突出的成绩或效果。

出处 梁启超《王荆公传》第十章:“则知当时青苗法,实卓著成效,而民之涵濡其泽者既久,虽欲强没其美而有所不可得也。”

39齿牙余论 [ chǐ yá yú lùn ]

解释 微末的赞扬言辞。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

出处 《南史·谢眺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

40檀郎谢女 [ tán láng xiè nǚ ]

解释 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谢女: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代指才女。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

出处 唐·李贺《牡丹种曲》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41誉望所归 [ yù wàng suǒ guī ]

解释 誉:名誉;望:声望;归:归向。指声誉所托为众人所敬仰。

出处 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卢钦兼掌,誉望所归,元集兹日。”

42勃然奋励 [ bó rán fèn lì ]

解释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

43背碑覆局 [ bèi bēi fù jú ]

解释 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出处 《旧唐书 文苑传上 张蕴古》:“张蕴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尤晓时务,为州闾所称。”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