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行动拖沓的成语

形容行动拖沓的成语


1拖泥带水 [ tuō ní dài shuǐ ]

解释 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作文不简洁;做事不干脆利落。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

2拖拖拉拉 [ tuō tuō lā lā ]

解释 宽松摇曳的样子。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此时初秋天气,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过膝盖。”

3黏皮带骨 [ nián pí dài gǔ ]

解释 比喻拖沓,不洒脱。

出处 宋·黄庭坚《钟离跋尾》:“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下笔不浏离,如禅家黏皮带骨语。”

4黏皮着骨 [ nián pí zhe gǔ ]

解释 见“黏皮带骨”。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

5怠惰因循 [ dài duò yīn xún ]

解释 怠惰:懈怠、懒惰。因循:拖延。形容懒散拖沓。

出处 唐·韩愈《答殷侍御书》:“愿尽其学,职事羁缠,未得继清,怠惰因循,不能自疆(强)。”

6缓兵之计 [ huǎn bīng zhī jì ]

解释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7婆婆妈妈 [ pó pó mā mā ]

解释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

8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9游手好闲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释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10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解释 喋喋:形容说话的声音。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11慢条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释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12夜长梦多 [ yè cháng mèng duō ]

解释 比喻时间拖久了;事情就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出处 清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家训真迹》:“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巩将来有意外,奈何?”

13吞吞吐吐 [ tūn tūn tǔ tǔ ]

解释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14坐吃山空 [ zuò chī shān kōng ]

解释 只消费不生产;财物堆积如山也会耗尽。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自从俺父亲亡过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闲坐。那钱物则有出去,无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15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解释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16好逸恶劳 [ hào yì wù láo ]

解释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17饱食终日 [ bǎo shí zhōng rì ]

解释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8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释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19一曝十寒 [ yī pù shí hán ]

解释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0拖拖沓沓 [ tuō tuō tà tà ]

解释 指衣服松松垮垮,不合体。形容做事拖拉。

出处 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本事》:“只好放弃了本业,换上套拖拖沓沓旧军装,‘投笔从戎’作个后方留守处不足轻重的军佐。”

21坐享其成 [ zuò xiǎng qí chéng ]

解释 享:享受;成:成果。坐着不劳动而享受劳动成果。

出处 明 王守仁《与顾惟贤书》:“闽广之役,偶幸了事,皆诸君之功,区区盖坐享其成者。”

22饭来张口 [ fàn lái zhāng kǒu ]

解释 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

出处 唐 元稹《放言》:“酒熟脯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23磨磨蹭蹭 [ mó mó cèng cèng ]

解释 行动迟缓,做事拖拉。

出处 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这里一笔,那边一扫,再来磨磨蹭蹭,十来下,成了。”

24蜗行牛步 [ wō xíng niú bù ]

解释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25牵丝攀藤 [ qiān sī pān téng ]

解释 比喻东拉西扯地攀附。

出处 唐弢《尺素书》:“出版过有关鲁迅的书籍,而后牵丝攀藤,将自己打扮成独一无二的‘鲁迅专家’。”

26贪吃懒做 [ tān chī lǎn zuò ]

解释 谓又馋又懒。

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看他如此贪吃懒做,真像有磨子在肚子里牵的一般。”

27偷闲躲静 [ tōu xián duǒ jìng ]

解释 指偷懒。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闲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的。”

28心慵意懒 [ xīn yōng yì lǎn ]

解释 情思倦怠,精神萎靡。

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第四十出:“出乎无奈,每日做生活,做得心慵意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多福]多时听得母亲三言两语,絮絮聒聒,已自心慵意懒。”

29推三宕四 [ tuī sān dàng sì ]

解释 推:推诿;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原来仓樵欠了米店两个月的米账,没钱还他,那店伙天天来讨,总是推三宕四,那讨账人发了急,所以就吵了起来。”

30泄泄沓沓 [ yì yì tà tà ]

解释 泄:众多;沓:重复。指话多而重复或做事拖拖拉拉。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31偎慵堕懒 [ wēi yōng duò lǎn ]

解释 犹言懒惰,偷懒。

出处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我想他在俺家做了二十年夫婿,每日家偎慵堕懒,生理不做,今日做了官,就眼高了。”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