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利用别人的善良的成语

形容利用别人的善良的成语


1同流合污 [ tóng liú hé wū ]

解释 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流:流俗。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2取长补短 [ qǔ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3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解释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4任人唯贤 [ rèn rén wéi xián ]

解释 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出处 《尚书 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5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

解释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6狼狈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解释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7姑息养奸 [ gū xī yǎng jiān ]

解释 无原则地一味宽容;就会助长坏人坏事。姑息:无原则地宽容;养:助长;奸:坏人坏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8借刀杀人 [ jiè dāo shā rén ]

解释 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9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释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0一言为定 [ yī yán wéi dìng ]

解释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11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12设身处地 [ shè shēn chǔ dì ]

解释 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出处 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13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解释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4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解释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出处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15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解释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6货真价实 [ huò zhēn jià shí ]

解释 货物质量好;价格公道;原是旧时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也可形容地道、不走样、不离谱。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17赤子之心 [ chì zǐ zhī xīn ]

解释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8火中取栗 [ huǒ zhōng qǔ lì ]

解释 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出处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19雁过拔毛 [ yàn guò bá máo ]

解释 雁飞过也要拔下毛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利用手中权力来攫取利益。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20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21炉火纯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解释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22投机取巧 [ tóu jī qǔ qiǎo ]

解释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现指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想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

出处 陈毅《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诗:“投机取巧最可耻。”

23知人善任 [ zhī rén shàn rèn ]

解释 了解下属;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出处 汉 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24淋漓尽致 [ lín lí jìn zhì ]

解释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出处 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25解囊相助 [ jiě náng xiāng zhù ]

解释 囊:口袋。解开口袋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

出处 明 张岱《琅孉文集 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26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释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7嘘寒问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释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出处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28面面俱到 [ miàn miàn jù dào ]

解释 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29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释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30卸磨杀驴 [ xiè mò shā lǘ ]

解释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 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31博施济众 [ bó shī jì zhòng ]

解释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32体贴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解释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33驷马难追 [ sì mǎ nán zhuī ]

解释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出处 《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34仗势欺人 [ zhàng shì qī rén ]

解释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35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释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36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37他山之石 [ tā shān zhī shí ]

解释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出处 《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38童叟无欺 [ tóng sǒu wú qī ]

解释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39鸟尽弓藏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解释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出处 三国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40狐群狗党 [ hú qún gǒu dǎng ]

解释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41诚心实意 [ chéng xīn shí yì ]

解释 见“诚心诚意”。

出处 姚雪垠《长夜》二一:“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

42趁人之危 [ chèn rén zhī wēi ]

解释 利用别人危险的境况图利。

出处 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十六:“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43宽以待人 [ kuān yǐ dài rén ]

解释 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44以德报怨 [ yǐ dé bào yuàn ]

解释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出处 《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5言信行果 [ yán xìn xíng guǒ ]

解释 见“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46宽宏大度 [ kuān hóng dà dù ]

解释 指待人宽厚,度量大。

出处 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 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47温柔敦厚 [ wēn róu dūn hòu ]

解释 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温柔:温和柔顺;敦:诚恳。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经解》:“入其国,其教不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48兔死狗烹 [ tù sǐ gǒu pēng ]

解释 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49赤诚相待 [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

解释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50于心何忍 [ yú xīn hé rěn ]

解释 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出处 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十六出:“若如此,杨公命尽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监斩他,于心何忍。”

51得鱼忘筌 [ dé yú wàng quán ]

解释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52慈眉善目 [ cí méi shàn mù ]

解释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53心地善良 [ xīn dì shàn liáng ]

解释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出处 梁遇春《奥布伦摩夫》:“然而他们也是聪明多才,心地善良的人,却终于草草一生。”

54乐于助人 [ lè yú zhù rén ]

解释 很乐意帮助别人。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55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56笔下超生 [ bǐ xià chāo shēng ]

解释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57璞玉浑金 [ pú yù hún jīn ]

解释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58济河焚舟 [ jì hé fén zhōu ]

解释 济:渡过;焚:烧。渡过河就把渡船烧了。形容断绝退路;准备决一死战。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

59菩萨低眉 [ pú sà dī méi ]

解释 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处 宋 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60济弱扶倾 [ jì ruò fú qīng ]

解释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 明 刘基《沁园春》词:“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计甚长。”

61待人接物 [ dài rén jiē wù ]

解释 物:人物;人们。接待交往各种人物。指平时与人相处。

出处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62猫鼠同眠 [ māo shǔ tóng mián ]

解释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出处 《新唐书 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63信守不渝 [ xìn shǒu bù yú ]

解释 坚守信用不变。

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64过桥抽板 [ guò qiáo chōu bǎn ]

解释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65温良恭俭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

解释 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节制。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66草船借箭 [ cǎo chuán jiè jiàn ]

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67以夷制夷 [ yǐ yí zhì yí ]

解释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68诚心正意 [ chéng xīn zhèng yì ]

解释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出处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

69抱诚守真 [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

解释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出处 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70手滑心慈 [ shǒu huá xīn cí ]

解释 慈:慈祥。手头慷慨,心地慈祥。指乐于助人。

出处 清·袁枚《与林远峰书》:“鱼门当日,并不在酒场歌席妄费一钱,而手滑心慈,遂至累人累己。”

71言行信果 [ yán xíng xìn guǒ ]

解释 见“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 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72淑人君子 [ shū rén jūn zǐ ]

解释 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出处 《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73淑质英才 [ shū zhì yīng cái ]

解释 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出处 《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74犬马之诚 [ quǎn mǎ zhī chéng ]

解释 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75季路一言 [ jì lù yī yán ]

解释 比喻信用极好。

出处 《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76快马一鞭 [ kuài mǎ yī biān ]

解释 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六卷:“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77克逮克容 [ kè dǎi kè róng ]

解释 谓能和顺而宽容。

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即邑姜虽贤,不过如大姒克勤克俭,克逮克容。”

78休休有容 [ xiū xiū yǒu róng ]

解释 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出处 《尚书 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79养痈畜疽 [ yǎng yōng xù jū ]

解释 痈、疽:毒疮。养畜毒疮不医治。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则互相忌嫉;始而养痈畜疽,后则纵虎放鹰。”

80淑质贞亮 [ shū zhì zhēn liàng ]

解释 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出处 汉·孔融《荐祢衡表》:“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81蒲鞭之罚 [ pú biān zhī fá ]

解释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出处 《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82禁网疏阔 [ jìn wǎng shū kuò ]

解释 指法律过于宽容。

出处 汉荀悦《汉纪 哀帝纪上》:“及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正。”

83元元之民 [ yuán yuán zhī mín ]

解释 众百姓;善良的百姓。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84神乎其技 [ shén hū qí jì ]

解释 形容技艺或手法十分高明。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1回:“他仅着这个法子去拐骗金银,又乐得人人甘心被他拐骗,这才是神乎其技呢!”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