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很欢喜的成语

形容很欢喜的成语


1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2喜出望外 [ xǐ chū wàng wài ]

解释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3喜气洋洋 [ xǐ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4欢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5皆大欢喜 [ jiē dà huān xǐ ]

解释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出处 《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6眉开眼笑 [ méi kāi yǎn xiào ]

解释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7眉飞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释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8乐不可支 [ lè bù kě zhī ]

解释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9喜上眉梢 [ xǐ shàng méi shāo ]

解释 眉梢:眉尖。喜悦的神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形容高兴时眉开眼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10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释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11喜笑颜开 [ xǐ xiào yán kāi ]

解释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12抚掌大笑 [ fǔ zhǎng dà xiào ]

解释 抚掌:拍手。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

13眉欢眼笑 [ méi huān yǎn xiào ]

解释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出处 清 李渔《意中缘 拒妁》:“若说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们两个,都要眉欢眼笑起来。”

14眉花眼笑 [ méi huā yǎn xiào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15忧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解释 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 《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16哄堂大笑 [ hōng táng dà xiào ]

解释 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出处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17大喜过望 [ dà xǐ guò wàng ]

解释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18切肤之痛 [ qiè fū zhī tòng ]

解释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19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解释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0乐不思蜀 [ lè bù sī shǔ ]

解释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21铺天盖地 [ pū tiān gài dì ]

解释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22爱不释手 [ ài bù shì shǒu ]

解释 释: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

出处 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23泣不成声 [ qì bù chéng shēng ]

解释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24肝肠寸断 [ gān cháng cùn duàn ]

解释 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25拍手称快 [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

解释 拍着手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得到伸张;公愤得到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说起他死得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26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解释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27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解释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28心满意足 [ xīn mǎn yì zú ]

解释 称心如意;非常满足。

出处 宋 刘克庄《答欧阳秘书书》:“精义多先儒所未讲,陈言无一字之相袭,虽累数千言,而义理一脉,首尾贯属,读之使人心满意足。”

29心旷神怡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解释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0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1载歌载舞 [ zài gē zài wǔ ]

解释 载:又、且。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32喜从天降 [ xǐ cóng tiān jiàng ]

解释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形容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也指为此特别高兴。

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贵脚踏贱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33欢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释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 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34心如刀割 [ xīn rú dāo gē ]

解释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难过。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题起来我泪似悬麻。”

35情不自禁 [ qíng bù zì jīn ]

解释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出处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36愁眉苦脸 [ chóu méi kǔ liǎn ]

解释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37大快人心 [ dà kuài rén xīn ]

解释 快:痛快。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出处 《明史 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38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9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释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40闷闷不乐 [ mèn mèn bù lè ]

解释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41哭笑不得 [ kū xiào bù dé ]

解释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出处 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42喜形于色 [ xǐ xíng yú sè ]

解释 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 《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43得意扬扬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44天怒人怨 [ tiān nù rén yuàn ]

解释 上天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作恶多端;激起普遍愤怒。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45付之一笑 [ fù zhī yī xiào ]

解释 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

46鬼哭狼嚎 [ guǐ kū láng háo ]

解释 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47欢喜若狂 [ huā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欢喜得好像发疯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48笑逐颜开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释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49苦海无边 [ kǔ hǎi wú biān ]

解释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50哀痛欲绝 [ āi tòng yù jué ]

解释 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

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51喜不自胜 [ xǐ bù zì shèng ]

解释 胜:承担。指喜悦难以克制。

出处 三国 魏 钟繇《贺捷表》:“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熹,喜不自胜。”

52眉飞眼笑 [ méi fēi yǎn xiào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他眉飞眼笑,高兴地跳着,大声喊道:‘解放啦!’”

53爱不忍释 [ ài bù rěn shì ]

解释 忍:忍心;释:放下。对所喜爱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形容极其喜爱。

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条幅扇头诗》:“又于扇头见一绝云:‘一夜东风草剪齐,如丝春雨湿香泥……’亦爱不忍释。”

54悒悒不乐 [ yì yì bù lè ]

解释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出处 汉 班固《汉武帝内传》:“庸主对坐,悒悒不乐。”

55回眸一笑 [ huí móu yī xiào ]

解释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6哀哀欲绝 [ āi āi yù jué ]

解释 悲痛得将要气绝;指异常悲痛。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57喜眉笑眼 [ xǐ méi xiào yǎn ]

解释 形容满脸笑容;非常高兴。

出处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贵客一样,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

58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释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59洋洋得意 [ yáng yáng dé yì ]

解释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出处 宋 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60开眉笑眼 [ kāi méi xiào yǎn ]

解释 见“开眉展眼”。

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9回:“他觉没趣,站起来说声叨忧,开眉笑眼,得意洋洋的去了。”

61打情卖笑 [ dǎ qíng mài xiào ]

解释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出处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狱一般的宝和下处,充满着各种叫卖、喧嚣、女人诟骂、打情卖笑的声浪。”

62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63悲愤填膺 [ bēi fèn tián yīng ]

解释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出处 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64付诸一笑 [ fù zhū yī xiào ]

解释 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同“付之一笑”。

出处 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问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来里,勿许到别场花去,阿是嗄?’”

65见笑大方 [ jiàn xiào dà fāng ]

解释 指让内行人笑话。

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6买笑寻欢 [ mǎi xiào xún huān ]

解释 嫖娼狎妓,寻欢作乐。同“买笑追欢”。

出处 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二幕:“他仗着有钱有势,到这儿来买笑寻欢,他哪儿有甚么真情真义?”

67乐乐陶陶 [ lè lè táo táo ]

解释 陶陶:快乐的样子。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明·朱有燉《十长生》第二折:“似这雪,农夫每喜年丰乐乐陶陶,争如俺,神仙每玩瑶华散袒逍遥。”

68哀感天地 [ āi gǎn tiān dì ]

解释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69烘堂大笑 [ hōng táng dà xiào ]

解释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70拍手叫好 [ pāi shǒu jiào hǎo ]

解释 拍着手叫好。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老残沉吟了一会,说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吧。’子谨拍手叫好。”

71喜不自禁 [ xǐ bù zì jīn ]

解释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形容极其高兴。

出处 梁实秋《槐园梦忆》:“季淑就驻足而观,喜不自禁。”

72含笑入地 [ hán xiào rù dì ]

解释 面带笑容而死。犹言死而无憾。

出处 《后汉书·韩韶传》:“韶曰:‘长活沟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

73心醉神迷 [ xīn zuì shén mí ]

解释 见“心醉魂迷”。

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这眼光对她来说真是勾魂摄魄,令她心醉神迷。”

74眼笑眉飞 [ yǎn xiào méi fēi ]

解释 形容极度高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乐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飞。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欢喜。”

75其乐融融 [ qí lè róng róng ]

解释 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76轰堂大笑 [ hōng táng dà xiào ]

解释 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妇丫头们听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轰堂大笑起来。”

77兴高彩烈 [ xī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见“兴高采烈”。

出处 鲁迅《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这里的黄脸干儿们,也听得兴高彩烈。”

78怡然自乐 [ yí rán zì lè ]

解释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处 晋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9悦目娱心 [ yuè mù yú xīn ]

解释 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出处 宋·张舜民《与石司理书》:“大凡人见悦目娱心之物固所喜。”

80欢蹦乱跳 [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81冁然而笑 [ chǎn rán ér xiào ]

解释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出处 《庄子·达生》:“桓公……冁然而笑。”

82眼开眉展 [ yǎn kāi méi zhǎn ]

解释 形容极度高兴。

出处 许钦文《鉴湖风景如画》:“坐在船上摇动着,也可以说‘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却处处使人眼开眉展,爽神悦目。”

83足蹈手舞 [ zú dǎo shǒu wǔ ]

解释 犹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

出处 唐·陆贽《圣人苑中射落飞雁赋》:“闻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骇心惕。”

84宜嗔宜喜 [ yí chēn yí xǐ ]

解释 意思是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很美的。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85乐以忘忧 [ lè yǐ wàng yōu ]

解释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86一嚬一笑 [ yī pín yī xiào ]

解释 谓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87春山如笑 [ chūn shān rú xiào ]

解释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出处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88他乡遇故知 [ tā xiāng yù gù zhī ]

解释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侄。邂逅相逢,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

89喜怒不形于色 [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

解释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