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互相试探的成语

形容互相试探的成语


1以身试法 [ yǐ shēn shì fǎ ]

解释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2打草惊蛇 [ dǎ cǎo jīng shé ]

解释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出处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3跃跃欲试 [ yuè yuè yù shì ]

解释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席说,说得唐儿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4屡试不爽 [ lǚ shì bù shuǎng ]

解释 屡次试验都不错。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迫上,屡试不爽。”

5牛刀小试 [ niú dāo xiǎo shì ]

解释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出处 宋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6投石问路 [ tóu shí wèn lù ]

解释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7初试锋芒 [ chū shì fēng máng ]

解释 见“初露锋芒”。

出处 魏巍《前进吧,祖国》:“他正支着腮微笑着,听参谋报告无座力炮初试锋芒的战果。”

8新硎初试 [ xīn xíng chū shì ]

解释 形容很锋利。多比喻经过长期准备或训练后刚上任做某事;初露锋芒。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这五百和尚,都是侠禅亲自教出来的,操练了几年,今日新硎初试,勇气百倍。”

9拨雨撩云 [ bō yǔ liáo yún ]

解释 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出处 明 李日华《南西厢记 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10驰马试剑 [ chí mǎ shì jiàn ]

解释 跑马舞剑。指讲习武事。驰:快跑。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11莫名其妙 [ mò míng qí miào ]

解释 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12初出茅庐 [ chū chū máo lú ]

解释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3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释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14气宇轩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解释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15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解释 浅:初步;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学习不深入钻研。

出处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16探囊取物 [ tàn náng qǔ wù ]

解释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出处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17荒诞不经 [ huāng dàn bù jīng ]

解释 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不经:不合正常的情理。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

出处 明 张岱《家传》:“与人言多荒诞不经,人多笑之。”

18疑神疑鬼 [ yí shén yí guǐ ]

解释 形容神经过敏;总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猜疑。

出处 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19满腹狐疑 [ mǎn fù hú yí ]

解释 一肚子的疑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公子听如此说,便不好问,只是未免满腹狐疑。”

20半信半疑 [ bàn xìn bàn yí ]

解释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21将信将疑 [ jiāng xìn jiāng yí ]

解释 将: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事物的看法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出处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22两小无猜 [ liǎng xiǎo wú cāi ]

解释 猜:猜疑;避嫌。形容男女在幼小时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不避嫌疑。

出处 唐 李白《长干行》诗:“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23满腹疑团 [ mǎn fù yí tuán ]

解释 一肚子弄不清的疑问。指很多弄不清的问题。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24狐疑不决 [ hú yí bù jué ]

解释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出处 南朝 宋 班固《后汉书 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25大惑不解 [ dà huò bù jiě ]

解释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出处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26沉吟不决 [ chén yīn bù jué ]

解释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27小试锋芒 [ xiǎo shì fēng máng ]

解释 比喻稍微显示一下本领。

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游击队长决不轻易地丢手了,尽管小试锋芒,但双方已经形成剑拔弩张的形势。”

28疑心生鬼 [ yí xīn shēng guǐ ]

解释 指无中生有地乱猜疑,导致自己吓唬自己。

出处 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29百思不解 [ bǎi sī bù jiě ]

解释 解:理解。经过百般反复思索仍不理解。也作“百思不得其解”。

出处 清 无名氏《葛仙翁全传》:“百思不解,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

30探头探脑 [ tàn tóu tàn nǎo ]

解释 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终看他未破,时时去他那下探头探脑,心下也须疑它那下有个好处在。”

31活龙活现 [ huó lóng huó xiàn ]

解释 龙:古代传说的一种灵怪动物。指像活的龙出现一样。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32东猜西疑 [ dōng cāi xī yí ]

解释 谓胡乱猜疑。

出处 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33及锋而试 [ jí fēng ér shì ]

解释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34探幽索隐 [ tàn yōu suǒ yǐn ]

解释 同“探赜索隐”。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夫仁者乐,知者好诚,秉礼者探幽索隐。”

35探头缩脑 [ tàn tóu suō nǎo ]

解释 小心胆怯张望貌。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到了园中,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挣前走,跟的人都探头缩脑的。”

36生龙活现 [ shēng lóng huó xiàn ]

解释 形容描绘生动逼真

出处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七》:“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

37舒头探脑 [ shū tóu tàn nǎo ]

解释 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回:“只是舒头探脑,望里边一望,又退立了两步。”

38茫然不解 [ máng rán bù jiě ]

解释 茫然迷惘的样子。指对某事不理解。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然不解。”

39以点带面 [ yǐ diǎn dài miàn ]

解释 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

出处 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40伸头探脑 [ shēn tóu tàn nǎo ]

解释 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41心痒难抓 [ xīn yǎng nán zhuā ]

解释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且说潼关众将听得破万仙阵,俱在关内,一个个心痒难抓,恨不得也来看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42发硎新试 [ fā xíng xīn shì ]

解释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出处 《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43堕云雾中 [ duò yún wù zhōng ]

解释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44迷惑不解 [ mí huò bù jiě ]

解释 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出处 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不解。”

45疑惑不解 [ yí huò bù jiě ]

解释 心中怀疑,不明白。

出处 顾寄南《黄桥烧饼》:“他疑惑不解。陈毅同志告诉他,这是准备给俘虏吃的。”

46磨拳擦掌 [ mó quán cā zhǎng ]

解释 ①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②激动、气愤的样子。

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但题起厮杀呵磨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枪,各分战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47日省月试 [ rì xǐng yuè shì ]

解释 省:检查;试:考核。每天检查,每月考核。形容经常查考。

出处 《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48长材小试 [ cháng cái xiǎo shì ]

解释 犹言大材小用。

出处 清 浴日生《海国英雄记 航海》:“运贩生涯,锱铢贱业,教俺长材小试,无聊之极。”

49屡试屡验 [ lǚ shì lǚ yàn ]

解释 验:有效果。多次试验,都很灵验。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我祖上传得个落花返枝的法术,屡试屡验。”

50蜀得其龙 [ shǔ dé qí lóng ]

解释 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51探汤蹈火 [ tàn tāng dǎo huǒ ]

解释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52探本穷源 [ tàn běn qióng yuán ]

解释 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来可以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

53捕风系影 [ bǔ fēng xì yǐng ]

解释 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与束缚的。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

出处 宋·朱熹《答蔡季通》:“虚无恍惚,如捕风系影,圣人平日之言,恐无是也。”

54探骊得珠 [ tàn lí dé zhū ]

解释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出处 清 陈其元《庸闲窄笔记 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55疑鬼疑神 [ yí guǐ yí shén ]

解释 怀疑有神怪,魔鬼。①形容疑心太重,胡乱猜疑。亦作“疑神疑鬼”、“疑人疑鬼”、“疑神见鬼”。②形容事物神秘离奇,令人难以捉摸。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如今安公子正在个疑鬼疑神的时候,遇见了这等一个神出鬼没的脚色。”

56赜探隐索 [ zé tàn yǐn suǒ ]

解释 赜:幽深难见。指探索事物的奥秘。

出处 《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57选歌试舞 [ xuǎn gē shì wǔ ]

解释 见“选色征歌”。

出处 宋·周密《露华·次张岫云韵》:“选歌试舞,连宵恋醉珍丛。”

58阐幽探赜 [ chǎn yōu tàn zé ]

解释 阐;阐明;赜:幽深莫测。阐明和探究深奥精微的道理。

出处 明·唐顺之《吴儒人挽诗》序:“岂史主于纪大而略小,诗主于阐幽探赜,其为教一而其为体则异耶。”

59日试万言 [ rì shì wàn yán ]

解释 以每天试写万言为验;以一日写上万字的文章为考校。极言才气横溢,文思敏捷。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60揭箧探囊 [ jiē qiè tàn náng ]

解释 盗窃箱笼等财物。同“揭箧担囊”。

出处 《旧唐书·酷吏传序》:“虽云固矣,而犹逾坦掘冢,揭箧探囊,死者于前,盗者于后,何者?”

61探赜钩深 [ tàn zé gōu shēn ]

解释 探索幽隐,求取深意。语本《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出处 语出《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62探赜索隐 [ tàn zé suǒ yǐn ]

解释 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出处 《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

63狐埋狐搰 [ hú mái hú hú ]

解释 搰:挖掘。狐性多疑,刚把东西埋下,又把挖出来看看。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

出处 《国语 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64探囊胠箧 [ tàn náng qū qiè ]

解释 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

出处 语出《庄子 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65巴头探脑 [ bā tóu tàn nǎo ]

解释 形容伸着头偷看。

出处 《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脑费疑猜,东南西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66帷灯匣剑 [ wéi dēng xiá jiàn ]

解释 以帷罩灯,以匣藏剑。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5回:“杯影蛇弓魔入幻,帷灯匣剑鬼生疑。”

67事火咒龙 [ shì huǒ zhòu lóng ]

解释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68交洽无嫌 [ jiāo qià wú xián ]

解释 洽:协商;嫌:猜疑。指双方密切协作,相互信任。

出处 唐·韩愈《顺宗实录》第一卷:“于父子之间慈孝,交洽无嫌。”

69以身试险 [ yǐ shēn shì xiǎn ]

解释 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出处 《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70寻幽探胜 [ xún yōu tàn shèng ]

解释 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出处 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71蹈火探汤 [ dǎo huǒ tàn tāng ]

解释 同“蹈汤赴火”。

72持戈试马 [ chí gē shì mǎ ]

解释 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出处 《红楼梦》第七九回:“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

73膏唇试舌 [ gāo chún shì shé ]

解释 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出处 《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74神龙马壮 [ shén lóng mǎ zhuàng ]

解释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出处 欧阳山《苦斗》:“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神龙马壮,气吞牛斗。”

75神龙见首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

解释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出处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76探竿影草 [ tàn gān yǐng cǎo ]

解释 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出处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

77探口而出 [ tàn kǒu ér chū ]

解释 犹言脱口而出。

78尸居龙见 [ shī jū lóng xiàn ]

解释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出处 《庄子 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79探丸借客 [ tàn wán jiè kè ]

解释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以“探丸借客”喻游侠杀人报仇。

出处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