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俗气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俗气的成语


1未能免俗 [ wèi néng miǎn sú ]

解释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2约定俗成 [ yuē dìng sú chéng ]

解释 指某些事物名称或行为规范是由人们共同认定或共同习惯形成的。约定:共同认定;俗成:形成习惯。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3俗不可耐 [ sú bù kě nài ]

解释 庸俗得使人受不了。俗:庸俗;耐:忍受。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4不同流俗 [ bù tóng liú sú ]

解释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 《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5移风易俗 [ yí fēng yì sú ]

解释 移、易:改变;俗:长期积累、沿袭下来的民俗习惯等的总和。指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6不以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解释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 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7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释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出处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8目光短浅 [ mù guāng duǎn qiǎn ]

解释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出处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9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解释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0堂堂正正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解释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11坐井观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解释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

出处 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12一孔之见 [ yī kǒng zhī jiàn ]

解释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13不可救药 [ bù kě jiù yào ]

解释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出处 《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14獐头鼠目 [ zhāng tóu shǔ mù ]

解释 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

出处 《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15眉清目秀 [ méi qīng mù xiù ]

解释 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丽而不俗气。形容容貌清俊秀丽。

出处 元 李直夫《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孩儿唤做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16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解释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17孤陋寡闻 [ gū lòu guǎ wén ]

解释 学识短浅;见闻不广。陋:见闻不广;寡:少。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8视若无睹 [ shì ruò wú dǔ ]

解释 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出处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19超尘拔俗 [ chāo chén bá sú ]

解释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出处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20凡夫俗子 [ fán fū sú zǐ ]

解释 泛指平庸的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21有眼无珠 [ yǒu yǎn wú zhū ]

解释 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出处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22其貌不扬 [ qí mào bù yáng ]

解释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出处 唐 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23伤风败俗 [ shāng fēng bài sú ]

解释 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出处 《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24买椟还珠 [ mǎi dú huán zhū ]

解释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出处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25风土人情 [ fēng tú rén qíng ]

解释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出处 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26目光如豆 [ mù guāng rú dòu ]

解释 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出处 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六章:“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国之强,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

27惊世骇俗 [ jīng shì hài sú ]

解释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出处 明 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28老于世故 [ lǎo yú shì gù ]

解释 老于:老练;有经验;世故:处世的经验。老练而又富于处世经验。

出处 唐 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29举止大方 [ jǔ zhǐ dà fāng ]

解释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幺呢?”

30短见薄识 [ duǎn jiàn bó shí ]

解释 指见识短浅。

出处 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31久经世故 [ jiǔ jīng shì gù ]

解释 世俗,俗气,老于世故。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这老头儿虽说粗豪,却是个久经世故的,须是不露一毫芒角才引得出他的真话来呢。”

32革风易俗 [ gé fēng yì sú ]

解释 改变风气和习俗。

33一表非俗 [ yī biǎo fēi sú ]

解释 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他生在无忧愁太平时务,空生得貌堂堂一表非俗。”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

34风俗人情 [ fēng sú rén qíng ]

解释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出处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35风移俗改 [ fēng yí sú gǎi ]

解释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出处 晋·李氏《先贤行状》:“迁济阴太守,以德让为政,风移俗改。”

36风移俗变 [ fēng yí sú biàn ]

解释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出处 《周书·儒林传序》:“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37败俗伤风 [ bài sú shāng fēng ]

解释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出处 参见“败俗伤化”。

38风俗习惯 [ fēng sú xí guàn ]

解释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出处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39变风改俗 [ biàn fēng gǎi sú ]

解释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出处 汉 王符《潜力夫 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40习以成风 [ xí yǐ chéng fēng ]

解释 风:风气。习惯了,就形成了风气。

出处 宋·朱熹《谏诤》:“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择其不敢言之甚者为台谏,习以成风,如何做得事。”

41变风易俗 [ biàn fēng yì sú ]

解释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出处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42匡时济俗 [ kuāng shí jì sú ]

解释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出处 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43悯时病俗 [ mǐn shí bìng sú ]

解释 指忧虑时俗。

出处 宋 曾巩《答李讼书》:“足下自称有悯时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

44匡俗济时 [ kuāng sú jì shí ]

解释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出处 《宋书 明帝纪》:“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谋直献,匡俗济时,咸切事陈奏,无或依隐。”

45败化伤风 [ bài huà shāng fēng ]

解释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出处 参见“败俗伤化”。

46斗筲之人 [ dǒu shāo zhī rén ]

解释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47大大方方 [ dà dà fāng fāng ]

解释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48离世绝俗 [ lí shì jué sú ]

解释 犹言离世异俗。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伯夷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可谓离世绝俗矣。”

49移风平俗 [ yí fēng píng sú ]

解释 转变风气,改变习俗。

出处 《吕氏春秋 侈乐》:“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

50改政移风 [ gǎi zhèng yí fēng ]

解释 改变风气习俗。

出处 《东观汉记·马廖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51易俗移风 [ yì sú yí fēng ]

解释 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梓童士女》:“其高者,则严君味道,易俗移风。”

52白丁俗客 [ bái dīng sú kè ]

解释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出处 明 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一折:“往来无白丁俗客,谈笑有上士高宾。”

53风移俗易 [ fēng yí sú yì ]

解释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出处 汉·班固《答宾戏》:“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

54用管窥天 [ yòng guǎn kuī tiān ]

解释 从管子里看天。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出处 《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譬犹以管窥天,讵知天之阔狭。”

55时移俗易 [ shí yí sú yì ]

解释 移:变动;易:改换。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变了。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齐俗训》:“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

56雍容典雅 [ yōng róng diǎn yǎ ]

解释 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

出处 宋·陈亮《书欧阳文粹后》:“公之文雍容典雅,纡余宽平,反覆以达其意,无复毫发之遗。”

57雍容文雅 [ yōng róng wén yǎ ]

解释 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

出处 唐·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相门华列,儒庭善训,雍容文雅,当代知名。”

58还珠买椟 [ hái zhū mǎi dú ]

解释 同“买椟还珠”。

出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送尉》:“篇成各自观,笑还珠买椟、胠箧探丸,英雄欺世,久之毕竟难瞒。”

59改俗迁风 [ gǎi sú qiān fēng ]

解释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出处 《梁书·何胤传》:“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改俗迁风,良有未易。”

60败俗伤化 [ bài sú shāng huà ]

解释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出处 《汉书 叙传下》:“侯服玉食,败俗伤化。”

61移风振俗 [ yí fēng zhèn sú ]

解释 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出处 《新唐书 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62风成化习 [ fēng chéng huà xí ]

解释 习:习惯。指形成风气与习俗。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纷扰日久,求竞成俗,或推货贿以龙跃,或阶党援以凤起,风成化习,大道渐芜。”

63风通道会 [ fēng tōng dào huì ]

解释 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十二年》:“晋王与君邻藩,虽山河阻绝,风通道会,故来修好,君何怪焉!”

64俗谚口碑 [ sú yàn kǒu bēi ]

解释 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65世扰俗乱 [ shì rǎo sú luàn ]

解释 社会骚乱,风气败坏。

出处 汉·王充《论衡·治期》:“世扰俗乱,灾害不绝,遂以破国亡身灭嗣。”

66骨化风成 [ gǔ huà fēng chéng ]

解释 谓人的性情气质受感染而变化,一种新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出处 明·方孝孺《俞先生墓表》:“元既有江南,以豪侈粗戾,变礼文之俗,专数十年,薰渍狃狎,骨化风成,而宋之遗习,消灭尽矣。”

67高节迈俗 [ gāo jié mài sú ]

解释 迈:超逸。指志节高超脱俗。

出处 《晋书·江统传》:“惇字思悛,孝友淳粹,高节迈俗。”

68流风余俗 [ liú fēng yú sú ]

解释 指遗留的风气、习俗。

出处 宋·王安石《虔州学记》:“同四海于一堂之上,而流风余俗,咏叹之不息,凡以此也。”

69吹毛数睫 [ chuí máo shù jié ]

解释 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出处 《明史·黄道周传》;“自古迄今,决无数米量薪,可成远大之猷;吹毛数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70蕃篱之鷃 [ fán lí zhī yàn ]

解释 蕃:通“藩”;蕃篱:篱笆;鷃:鹌鹑。栖息在篱笆上的鹌鹑。比喻鼠目寸光,见识狭小的人。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71民淳俗厚 [ mín chún sú hòu ]

解释 民风质朴敦厚。

出处 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

72化民成俗 [ huà mín chéng sú ]

解释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73诽誉在俗 [ fěi yù zài sú ]

解释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故趋舍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

74救时厉俗 [ jiù shí lì sú ]

解释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出处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75浇风薄俗 [ jiāo fēng bó sú ]

解释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出处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