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古代帝王的成语

形容古代帝王的成语


1知人善任 [ zhī rén shàn rèn ]

解释 了解下属;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出处 汉 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2爱国如家 [ ài guó rú jiā ]

解释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

3百兽率舞 [ bǎi shòu shuài wǔ ]

解释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出处 《尚书 舜典》:“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4稗官野史 [ bài guān yě shǐ ]

解释 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有记载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5白龙鱼服 [ bái lóng yú fú ]

解释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6补过拾遗 [ bǔ guò shí yí ]

解释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出处 《汉书 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7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解释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8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

解释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9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10唯我独尊 [ wéi wǒ dú zūn ]

解释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尊:高贵。

出处 宋 释惟白《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11励精图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解释 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 《宋史 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12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释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13一统天下 [ yī tǒng tiān xià ]

解释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出处 《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14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解释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出处 明 刘子钟《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15呼风唤雨 [ hū fēng huàn yǔ ]

解释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出处 宋 孔觌《罨溪行》:“罨画溪头鸟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16养尊处优 [ yǎng zūn chǔ yōu ]

解释 养:指生活;尊:尊贵;处:居于;处于;优:优裕。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出处 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17事必躬亲 [ shì bì gōng qīn ]

解释 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 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18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释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19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解释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20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解释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21帝王将相 [ dì wáng jiàng xiàng ]

解释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2一呼百应 [ yì hū bǎi yìng ]

解释 呼:召唤。应:响应。一人发出号召;众人纷纷响应。

出处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应,远近闻名,人人畏惧,是一个公行大盗,通天神棍。”

23知遇之恩 [ zhī yù zhī ēn ]

解释 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24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í ]

解释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处 《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25称孤道寡 [ chēng gū dào guǎ ]

解释 孤、寡:古代皇帝自称。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统治者自居。

出处 《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辈儿称孤道寡。’”

26鬼使神差 [ guǐ shǐ shén chāi ]

解释 鬼神暗中支配着。比喻行动不由自主;事出意外。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也不是提鱼穿柳欢心大,也不是鬼使神差。”

27旋转乾坤 [ xuán zhuǎn qián kūn ]

解释 把天地转动过来。比喻改变大自然或从根本上改变大局面。乾、坤:古代八卦名称;分别代表天地。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28民富国强 [ mín fù guó qiáng ]

解释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主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29得道多助 [ dé dào duō zhù ]

解释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0九五之尊 [ jiǔ wǔ zhī zūn ]

解释 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出处 《周易 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31街谈巷语 [ jiē tán xiàng yǔ ]

解释 见“街谈巷议”。

出处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32爱民如子 [ ài mín rú zǐ ]

解释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处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33龙驭上宾 [ lóng yù shàng bīn ]

解释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出处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34白板天子 [ bái bǎn tiān zǐ ]

解释 没有国玺的皇帝

出处 《南齐书·舆服志》:“晋中原乱没胡,江左初无之,北方人呼晋家‘白板天子’。”

35金口玉牙 [ jīn kǒu yù yá ]

解释 金;玉:比喻珍贵。在戏曲和旧小说中;常说皇帝是金口玉牙;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随意更改。现比喻说一不二。也作“金口玉言”。

出处 晋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36不祧之祖 [ bù tiāo zhī zǔ ]

解释 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出处 清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而不知全无自己,以病为药也。然在今日,遂为不祧之祖,何也?”

37不刊之书 [ bù kān zhī shū ]

解释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出处 汉 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38金口玉言 [ jīn kǒu yù yán ]

解释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39青史传名 [ qīng shǐ chuán míng ]

解释 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40尧天舜日 [ yáo tiān shùn rì ]

解释 比喻太平盛世。

出处 南朝·梁·沈约《四时白纻歌》:“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41草庐三顾 [ cǎo lú sān gù ]

解释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2指点江山 [ zhǐ diǎn jiāng shān ]

解释 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3野史稗官 [ yě shǐ bài guān ]

解释 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看的小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0回:“千秋莫道无金鉴,野史稗官话正长。”

44黄麻紫泥 [ huáng má zǐ ní ]

解释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出处 明·邵璨《香囊记·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贤,黄麻紫泥丹凤传,仙槎使节来九天。”

45真龙天子 [ zhēn lóng tiān zǐ ]

解释 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她想,既然人们都说明朝的气数完了,真龙天子已经出世,说不定这真龙天子就是李闯王。”

46不迁之庙 [ bù qiān zhī miào ]

解释 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47飞龙在天 [ fēi lóng zài tiān ]

解释 比喻帝王在位。语本《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出处 《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48凭几之诏 [ píng jǐ zhī zhào ]

解释 皇帝临终遗诏。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宗伯执持》:“方奉凭几之诏,遽卒,士论惜之。”

49宫邻金虎 [ gōng lín jīn hǔ ]

解释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出处 汉 应劭《汉官仪》:“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邻金虎。宫邻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邻。”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