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母爱伟大的成语

形容母爱伟大的成语


1寸草春晖 [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释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出处 唐 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3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4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释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5贤妻良母 [ xián qī liáng mǔ ]

解释 既是丈夫的贤慧的妻子;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

出处 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6体贴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解释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7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8关怀备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释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9老牛舐犊 [ lǎo niú shì dú ]

解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10舐犊情深 [ shì dú qíng shēn ]

解释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11恩逾慈母 [ ēn yú cí mǔ ]

解释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 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12三迁之教 [ sān qiān zhī jiào ]

解释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13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解释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14舐犊之爱 [ shì dú zhī ài ]

解释 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15母以子贵 [ mǔ yǐ zǐ guì ]

解释 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出处 《公羊传 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16十指连心 [ shí zhǐ lián xīn ]

解释 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出处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情尽》:“哎也!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

17衣食父母 [ yī shí fù mǔ ]

解释 穿的和吃的都靠父母提供;指赖以为生的人。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18画荻教子 [ huà dí jiào zǐ ]

解释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 《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19画荻丸熊 [ huà dí wán xióng ]

解释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 宋 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 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 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和丸?”

20画荻和丸 [ huà dí huò wán ]

解释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出处 宋 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 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要写母爱,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如推干就湿、画荻和丸之类,都是儿女小时的事。”

21鹑居鷇食 [ chún jū kòu shí ]

解释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 《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22曾母投杼 [ zēng mǔ tóu zhù ]

解释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23春晖寸草 [ chūn huī cùn cǎo ]

解释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 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4昊天罔极 [ hào tiān wǎng jí ]

解释 苍天广大无边。比喻恩情深厚广大;要报答而无可报答。

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25哀哀父母 [ āi āi fù mǔ ]

解释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6罔极之恩 [ wǎng jí zhī ēn ]

解释 罔:无,没有。极:尽头,到头了。恩:恩情,恩德。极大的恩德。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恩德无穷无尽。

出处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缅维罔极之恩,思崇永锡之道”

27爱非其道 [ ài fēi qí dào ]

解释 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出处 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

28断杼择邻 [ duàn zhù zé lín ]

解释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29咽苦吐甘 [ yàn kǔ tǔ gān ]

解释 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

出处 《旧唐书 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30断织之诫 [ duàn zhī zhī jiè ]

解释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31父母恩勤 [ fù mǔ ēn qín ]

解释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32寒泉之思 [ hán quán zhī sī ]

解释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 《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33升堂拜母 [ shēng táng bài mǔ ]

解释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34煞费苦心 [ shà fèi kǔ xīn ]

解释 煞:很;十分。费尽了心思。

出处 清 李宝嘉《中国现在记》:“办河工难除积弊,做清官煞费苦心。”

35颠沛流离 [ diān pèi liú lí ]

解释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出处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36信以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解释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37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释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38暗无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解释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39风烛残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解释 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40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释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1秀外慧中 [ xiù wài huì zhōng ]

解释 外表秀美;内心聪明。秀:秀美;慧:聪明。

出处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42天伦之乐 [ tiān lún zhī lè ]

解释 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出处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43不胜枚举 [ bù shèng méi jǔ ]

解释 胜:尽;枚:个。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出处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而宋人撰述不见于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44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解释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出处 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45无所不至 [ wú suǒ bù zhì ]

解释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46舍生忘死 [ shě shēng wàng sǐ ]

解释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47竭尽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解释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48望子成龙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解释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49不辞劳苦 [ bù cí láo kǔ ]

解释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出处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50茹苦含辛 [ rú kǔ hán xīn ]

解释 吃苦的;含着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艰苦。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51情深似海 [ qíng shēn sì hǎi ]

解释 形容情爱像海一样深厚。亦作“情深如海”。

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52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释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53重生父母 [ chóng shēng fù mǔ ]

解释 重生:再一次获得生命。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恩人。

出处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你是我重生父母,再长爷娘。”

54再生父母 [ zài shēng fù mǔ ]

解释 再次给予生命的人。多指救命恩人;也指对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

出处 宋 曾晞颜《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55用心良苦 [ yòng xīn liáng kǔ ]

解释 费劲心血

出处 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56父母之邦 [ fù mǔ zhī bāng ]

解释 指祖国。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57十月怀胎 [ shí yuè huái tāi ]

解释 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

出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58择邻而居 [ zé lín ér jū ]

解释 挑选邻居好的地方居住。

出处 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59偎干就湿 [ wēi gàn jiù shī ]

解释 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出处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便恰似燕子衔食。”

60谆谆善诱 [ zhūn zhūn shàn yòu ]

解释 耐心恳切地教诲、诱导。

出处 宋·刘挚《乞重修太学条制疏》:“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

61贤母良妻 [ xián mǔ liáng qī ]

解释 见“贤妻良母”。

出处 鲁迅《坟·寡妇主义》:“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

62推干就湿 [ tuī gàn jiù shī ]

解释 同“推燥居湿”。

出处 明·徐田臣《杀狗记·孙荣奠墓》:“三年乳哺恩爱深,推干就湿多劳顿。”

63曾参杀人 [ zēng shēn shā rén ]

解释 比喻流言可畏。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64燕子衔食 [ yàn zǐ xián shí ]

解释 喻育子之艰辛。

出处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儿口气抬举他偌大,恰便似燕子衔食。”

65推燥居湿 [ tuī zào jū shī ]

解释 把干的地方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的地方。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

出处 《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

66母慈子孝 [ mǔ cí zǐ xiào ]

解释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 《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67严严实实 [ yán yán shí shí ]

解释 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严严实实压在心底的热泪,涌满眼眶,忍不住流了下来。”

68回干就湿 [ huí gàn jiù shī ]

解释 谓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出处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慈母德,实堪哀,十月三年受苦灾;冒热冲寒劳气力,回干就湿费心怀。”

69主忧臣辱 [ zhǔ yōu chén rǔ ]

解释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70天涯咫尺 [ tiān yá zhǐ chǐ ]

解释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出处 《左传 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71施衿结褵 [ shī jīn jié lí ]

解释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出处 语出《诗 豳风 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 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