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安全感的成语

形容安全感的成语


1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解释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2朝秦暮楚 [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释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 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3安不忘危 [ ān bú wàng wēi ]

解释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4安如磐石 [ 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5安若泰山 [ ān ruò tài shān ]

解释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出处 《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6冯谖三窟 [ féng xuān sān kū ]

解释 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出处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效。”

7平静无事 [ píng jìng wú shì ]

解释 形容非常安全,没有事情发生

出处 毛泽东《批判大汉族主义》:“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故须进行认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8金石之计 [ jīn shí zhī jì ]

解释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出处 汉·陆贾《新语·资执》:“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

9覆盂之安 [ fù yú zhī ān ]

解释 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盂。”

10计出万全 [ jì chū wàn quán ]

解释 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出处 元 戴良《论长孙无忌》:“无忌于此,亦可谓计出万全矣。”

11安室利处 [ ān shì lì chù ]

解释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12安然无恙 [ ān rán wú yàng ]

解释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13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释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4高枕无忧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释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15四平八稳 [ sì píng bā wěn ]

解释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16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释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17战战兢兢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解释 战战:恐惧得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8稳操胜券 [ wěn cāo shèng quàn ]

解释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

19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释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20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21转危为安 [ zhuǎn wēi wéi ān ]

解释 由危险转为平安。危:危险。

出处 汉 刘向《战国策>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22惴惴不安 [ zhuì zhuì bù ān ]

解释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23铜墙铁壁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解释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24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25化险为夷 [ huà xiǎn wéi yí ]

解释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 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26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解释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27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解释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出处 《明史 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28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释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 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29杯弓蛇影 [ bēi gōng shé yǐng ]

解释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处 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30万无一失 [ wàn wú yī shī ]

解释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出处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31泰然处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解释 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出处 《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32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释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33疑神疑鬼 [ yí shén yí guǐ ]

解释 形容神经过敏;总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猜疑。

出处 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34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解释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35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解释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6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解释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37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解释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38长治久安 [ cháng zhì jiǔ ān ]

解释 治:太平。国家、社会长期太平安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39提心吊胆 [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释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40十拿九稳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释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如此一行,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

41高枕而卧 [ gāo zhěn ér wò ]

解释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42谨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解释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43平安无事 [ píng ān wú shì ]

解释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出处 元 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44自相惊扰 [ zì xiāng jīng rǎo ]

解释 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45人人自危 [ rén rén zì wēi ]

解释 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46万不失一 [ wàn bù shī yī ]

解释 失:失误,差错。一万次中也不会失误一次。形容非常有把握。亦作“万不一失”、“万无一失”、“万无失一”。

出处 《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47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48剥茧抽丝 [ bō jiǎn chōu sī ]

解释 剥:去掉外层。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 朱光潜《艺文杂谈 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逐渐剥茧抽丝,披沙拣金。”

49万全之策 [ wàn quán zhī cè ]

解释 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50不差毫发 [ bù chā háo fà ]

解释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出处 唐 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

51神经过敏 [ shén jīng guò mǐn ]

解释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出处 鲁迅《集外集·关于》:“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厚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

52安定团结 [ ān dìng tuán jié ]

解释 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出处 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

53曲突徙薪 [ qū tū xǐ xīn ]

解释 把烟囱改为弯的;把柴草移开。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54擘肌分理 [ bò jī fēn lǐ ]

解释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恶成疮痏。”

55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56治国安邦 [ zhì guó ān bāng ]

解释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出处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57安闲自得 [ ān xián zì dé ]

解释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58弓影杯蛇 [ gōng yǐng bēi shé ]

解释 见“弓影浮杯”。

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59立国安邦 [ lì guó ān bāng ]

解释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出处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60金城汤池 [ jīn chéng tāng chí ]

解释 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61去危就安 [ qù wēi jiù ān ]

解释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出处 《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62婴城固守 [ yīng chéng gù shǒu ]

解释 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

出处 东汉·班固《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

63兢兢战战 [ jīng jīng zhàn zhàn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64为万安计 [ wéi wàn ān jì ]

解释 为绝对安全着想。

65乳间股脚 [ rǔ jiān gǔ jiǎo ]

解释 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

出处 《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66吃一堑,长一智 [ 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

解释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出处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