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情况危机的成语

形容情况危机的成语


1千钧一发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释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2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解释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 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3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解释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4燃眉之急 [ rán méi zhī jí ]

解释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出处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5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释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6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释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7迫在眉睫 [ pò zài méi jié ]

解释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8十万火急 [ shí wàn huǒ jí ]

解释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9危如累卵 [ wēi rú lěi luǎn ]

解释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10险象环生 [ xiǎn xiàng huán shēng ]

解释 险:危险。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

11生死存亡 [ shēng sǐ cún wáng ]

解释 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势或斗争的发展已到最后关头。

出处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

12岌岌可危 [ jí jí kě wēi ]

解释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13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解释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4兵临城下 [ bīng lín chéng xià ]

解释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出处 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15人命关天 [ rén mìng guān tiān ]

解释 关天:比喻关系重大。事关人命;关系重大。

出处 元 关汉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

16朝不保夕 [ zhāo bù bǎo xī ]

解释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17朝不虑夕 [ zhāo bù lǜ xī ]

解释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 晋 李密《陈情事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8一发千钧 [ yī fà qiān jūn ]

解释 钧: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三十斤。千万斤的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19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解释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0事不宜迟 [ shù bù yí chí ]

解释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杨春道:‘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

21间不容发 [ jiàn bù róng fà ]

解释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非常危急。也指严谨完整;没有破绽。

出处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22盲人瞎马 [ máng rén xiā mǎ ]

解释 失明的人骑着瞎了眼的马。比喻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况中。也比喻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23如箭在弦 [ rú jiàn zài xián ]

解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出处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24燕巢幕上 [ yàn cháo mù shàng ]

解释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25生死关头 [ shēng sǐ guān tóu ]

解释 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

出处 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26急于星火 [ jí yú xīng huǒ ]

解释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7救火扬沸 [ jiù huǒ yáng fèi ]

解释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

28危急存亡 [ wēi jí cún wáng ]

解释 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9死里逃生 [ sǐ lǐ táo shēng ]

解释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

30如临大敌 [ rú lín dà dí ]

解释 临:面对着。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出处 《旧唐书 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31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解释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32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解释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33化险为夷 [ huà xiǎn wéi yí ]

解释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 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34转危为安 [ zhuǎn wēi wéi ān ]

解释 由危险转为平安。危:危险。

出处 汉 刘向《战国策>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35绝处逢生 [ jué chù féng shēng ]

解释 绝处:死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36孤立无援 [ gū lì wú yuán ]

解释 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37生死攸关 [ shēng sǐ yōu guān ]

解释 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出处 《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38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释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39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解释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40箭在弦上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

解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出处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41刀山火海 [ dāo shān huǒ hǎi ]

解释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处 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42虚惊一场 [ xū jīng yī cháng ]

解释 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

出处 王朔《痴人》:“我坚信我会被稠密的气流托住,托不住也会在坠落过程中倏地醒来,在床上虚惊一场。”

43互为因果 [ hù wéi yīn guò ]

解释 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出处 韩振波《多余的人》:“老师教得十分尽力,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再攀艺术高峰;学生非常刻苦,进步之快超出教师的逆料。于是,二者互为因果。”

44箭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解释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永祥看他们箭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45大难不死 [ dà nàn bù sǐ ]

解释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出处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46四面受敌 [ sì miàn shòu dí ]

解释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47近在眉睫 [ jìn zài méi jié ]

解释 睫:眼睫毛。近得像在眼前一样。也形容事情紧迫。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48危机四伏 [ wēi jī sì fú ]

解释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出处 茅盾《子夜》九:“不要太乐观。上海此时也是危机四伏。”

49性命交关 [ xìng mìng jiāo guān ]

解释 交关:相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

出处 清 夏纶《杏花村 监闹》:“此事是你我性命交关的事。”

50矢在弦上 [ shǐ zài xián shàng ]

解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51眉睫之内 [ méi jié zhī nèi ]

解释 形容近在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52火烧眉毛 [ huǒ shāo méi máo ]

解释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53朝不谋夕 [ zhāo bù móu xī ]

解释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

54难以预料 [ nán yǐ yù liào ]

解释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55若释重负 [ ruò shì zhòng fù ]

解释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出处 《旧唐书 高祖纪》:“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

56危若朝露 [ wēi ruò zhāo lù ]

解释 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比喻面临死亡。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57鱼游沸鼎 [ yú yóu fèi dǐng ]

解释 见“鱼游沸鼎”。

出处 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58安危相易 [ ān wēi xiāng yì ]

解释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59八荒之外 [ bā huāng zhī wài ]

解释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60九鼎一丝 [ jiǔ dǐng yī sī ]

解释 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出处 明 宋濂《同公塔铭》:“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

61发引千钧 [ fà yǐn qiān jūn ]

解释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