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轻视的成语

形容轻视的成语


1不屑一顾 [ bù xiè yī gù ]

解释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出处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2嗤之以鼻 [ chī zhī yǐ bí ]

解释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3等闲视之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解释 等闲:无关紧要;之:它。把它看得无关紧要;不加重视。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4高傲自大 [ gāo ào zì dà ]

解释 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5鄙夷不屑 [ bǐ yí bù xiè ]

解释 鄙夷:轻视,看不起;不屑:认为不值得。轻视,看不起。

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6负才傲物 [ fù cái ào wù ]

解释 谓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出处 清·许洽《眉叟年谱·康熙五十八年》:“王凤池彦章殂于龙游官署,貌癯猥琐;陈思洛殂于湖广学院署;张自服于徽州馆,皆负才傲物者也。”

7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解释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8骄兵必败 [ jiāo bīng bì bài ]

解释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9舍近求远 [ shě jìn qiú yuǎn ]

解释 舍:放弃;求:追求。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的。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10神气十足 [ shén qì shí zú ]

解释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

11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解释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12仗义疏财 [ zhàng yì shū cái ]

解释 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

出处 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13非同小可 [ fēi tóng xiǎo kě ]

解释 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出处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14不过尔尔 [ bù guò ěr ěr ]

解释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

出处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15重财轻义 [ zhòng cái qīng yì ]

解释 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出处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

16视如敝屣 [ shì rú bì xǐ ]

解释 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

出处 《孟子 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17疏财重义 [ shū cái zhòng yì ]

解释 见“疏财仗义”。

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18疏财仗义 [ shū cái zhàng yì ]

解释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

出处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19视如草芥 [ shì rú cǎo jiè ]

解释 草芥:不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一样轻贱。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20无亲无故 [ wú qīn wú gù ]

解释 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出处 曹禺《雷雨》第二幕:“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都做。”

21贱目贵耳 [ jiàn mù guì ěr ]

解释 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

出处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草三 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22年轻力壮 [ nián qīng lì zhuàng ]

解释 壮:健壮。年纪轻;身体好;力气大。

出处 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23年老体弱 [ nián lǎo tǐ ruò ]

解释 指衰老的人。

出处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不是说少数年老体弱的同志不可以在家里办公,但是一般的不应该这样做。”

24厚此薄彼 [ hòu cǐ bó bǐ ]

解释 厚:优待;重视;薄:怠慢;轻视。重视或优待这一方;轻视或冷淡那一方。也作“薄此厚彼”。指不平等地对待两个方面或两个人。

出处 明 袁宏道《广庄 养生主》:“皆吾生即皆吾养,不宜厚此薄彼。”

25傲慢不逊 [ ào màn bù xùn ]

解释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有司奏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慢不逊。”

26妄自菲薄 [ wàng zì fěi bó ]

解释 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过分地;菲薄:小看;轻视。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7口尚乳臭 [ kǒu shàng rǔ xiù ]

解释 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28厚古薄今 [ hòu gǔ bó jīn ]

解释 在学术上重视、推崇古代的;轻视、鄙薄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出处 宋 米芾《宝晋英光集 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29狂妄自大 [ kuáng wàng zì dà ]

解释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旧唐书 皇甫镈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何狂妄之甚也。”

30傲睨自若 [ ào nì zì ruò ]

解释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 豪爽》:“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31轻财仗义 [ qīng cái zhàng yì ]

解释 犹轻财重义。

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三回:“父母双亡,轻财仗义,颇有孟尝君好友之名。”

32轻财好义 [ qīng cái hào yì ]

解释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出处 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33杀人如草 [ shā rén rú cǎo ]

解释 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出处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群横日劫,杀人如草。”

34轻财贵义 [ qīng cái guì yì ]

解释 犹言轻财重义。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恒传》:“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

35骄傲自大 [ jiāo ào zì dà ]

解释 盛气凌人,过分抬高自己。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特别提出谦虚,反对骄傲自大。”

36重男轻女 [ zhòng nán qīng nǚ ]

解释 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说的白茹含羞带乐的一撅嘴,‘什么黄毛丫头,重男轻女的思想。’”

37不以为意 [ bù yǐ wéi yì ]

解释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38不可轻视 [ bù kě qīng shì ]

解释 不能够小看。

出处 邓小平《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这些发展的政治意义是丝毫不可轻视的。”

39人老珠黄 [ rén lǎo zhū huáng ]

解释 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出处 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40竞今疏古 [ jìng jīn shū gǔ ]

解释 指厚今薄古。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通变》:“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

41厚今薄古 [ hòu jīn bó gǔ ]

解释 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重视现代的,轻视古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出处 吴晗《灯下集·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是一句话、一件事情的两面。”

42重义轻财 [ zhòng yì qīng cái ]

解释 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出处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世》:“重义轻财大丈夫,萧然子嗣待如何。”

43重义轻生 [ zhòng yì qīng shēng ]

解释 谓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出处 《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44轻身重义 [ qīng shēn zhòng yì ]

解释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45贵壮贱弱 [ guì zhuàng jiàn ruò ]

解释 见“贵壮贱老”。

出处 《新唐书·吐蕃传上》:“贵壮贱弱,母拜子,子倔父,出入前少而后老。”

46轻身殉义 [ qīng shēn xùn yì ]

解释 谓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出处 晋·杜预《女记》:“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殉义,攮袂高谈称羡。”

47贵少贱老 [ guì shǎo jiàn lǎo ]

解释 见“贵壮贱老”。

出处 《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48轻财重士 [ qīng cái zhòng shì ]

解释 谓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

49轻生重义 [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

解释 见“轻身重义”。

出处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50轻财敬士 [ qīng cái jìng shì ]

解释 见“轻财重士”。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

51轻财好士 [ qīng cái hǎo shì ]

解释 见“轻财重士”。

出处 《清史稿·苏元春传》:“元春躯干雄硕,不治生产,然轻财好士,能得人死力。”

52下愚不移 [ xià yú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出处 《论语 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53崇本抑末 [ chóng běn yì mò ]

解释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出处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54贵壮贱老 [ guì zhuàng jiàn lǎo ]

解释 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匈奴列传》: “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55重气轻命 [ zhòng qì qīng mìng ]

解释 同“重义轻生”。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启》:“是以雄俊之徒,交党结伦,重气轻命,感分遗身。”

56重气轻生 [ zhòng qì qīng shēng ]

解释 同“重义轻生”。

出处 唐·张说《巡边河北作》诗之一:“沙场积路何为尔,重气轻生如许国。”

57舍己芸人 [ shě jǐ yún rén ]

解释 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58视如敝屐 [ shì rú bì xǐ ]

解释 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59人离乡贱 [ rén lí xiāng jiàn ]

解释 谓离开故乡,无亲无故,失去依靠,遭人轻视。

出处 明·沈璟《埋剑记·柔远》:“自古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这语话,信非假,到如今转忆家。”

60不屑毁誉 [ bù xiè huǐ yù ]

解释 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态度;毁誉:毁谤和赞誉。指不值得理睬别人的毁谤或赞誉。

出处 《后汉书 马廖传》:“尽心纳忠,不屑毁誉。

61贵耳贱目 [ guì ěr jiàn mù ]

解释 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出处 汉 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62收成弃败 [ shōu chéng qì bài ]

解释 谓趋附得势的人,轻视遭贬黜的人。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俗性贪进忽退,收成弃败。”

63昂昂不动 [ áng áng bù dòng ]

解释 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形容目中无人,十分傲慢的样子。

出处 楚剧《葛麻》第一场:“见了员外,昂昂不动,岂不是丢了一个揖?”

64蜂虿有毒 [ fēng chài yǒu dú ]

解释 比喻恶物虽小,但能害人。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65简贤附势 [ jiǎn xián fù shì ]

解释 轻视贤良,依附权势。

出处 《书 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实繁有徒。”孔传:“简,略也。贤而无势则略之,不贤有势则附之。”

66天壤王郎 [ tiān rǎng wáng láng ]

解释 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