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最亲近的人的成语

形容最亲近的人的成语


1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解释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2亲密无间 [ qīn mì wú jiàn ]

解释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3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4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解释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5莫逆之交 [ mò nì zhī jiāo ]

解释 逆:违背;抵触;交:交情;友谊。情意投合;极其要好的朋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6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释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7形影不离 [ xíng yǐng bù lí ]

解释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

8嘘寒问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释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出处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9情同手足 [ qíng tóng shǒu zú ]

解释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10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解释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1素昧平生 [ sù mèi píng shēng ]

解释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出处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12良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解释 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13体贴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解释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14萍水相逢 [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

解释 萍:浮萍;是随风飘荡;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厥类植物。像浮萍随水飘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出处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5不分彼此 [ bù fēn bǐ cǐ ]

解释 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16粗中有细 [ cū zhōng yǒu xì ]

解释 表面似乎粗率、随便,实际却细致、细心。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沙僧听说,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17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8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解释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出处 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19一面之交 [ yī miàn zhī jiāo ]

解释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表示交情不深。

出处 汉 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20管鲍之交 [ guǎn bào zhī jiāo ]

解释 管鲍:指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为知交。指朋友的友谊很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1明察暗访 [ míng chá àn fǎng ]

解释 察:调查研究;访:查询。公开察看了解;暗中调查访问。指用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进行调查了解。

出处 清 林则徐《覆奉访察碎石工程情形折》:“臣仰奉谕旨,明察暗访,不必丞丞。”

22半面之交 [ bàn miàn zhī jiāo ]

解释 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意谓交情不深。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62回:“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

23情深似海 [ qíng shēn sì hǎi ]

解释 形容情爱像海一样深厚。亦作“情深如海”。

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24谨慎从事 [ jǐn shèn cóng shì ]

解释 细心慎重地处事。

出处 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谨慎从事。”

25见微知著 [ jiàn wēi zhī zhù ]

解释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26良师诤友 [ liáng shī zhèng yǒu ]

解释 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也指能使人获得教益和帮助的人。

27心粗气浮 [ xīn cū qì fú ]

解释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

28生死之交 [ shēng sǐ zhī jiāo ]

解释 同生共死的交谊。

出处 元 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29察言观色 [ chá yán guān sè ]

解释 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0刎颈之交 [ wěn jǐng zhī jiāo ]

解释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31金兰之交 [ jīn lán zhī jiāo ]

解释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出处 《汉书 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32莫逆于心 [ mò nì yú xīn ]

解释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33金兰之契 [ jīn lán zhī qì ]

解释 金:黄金。兰:香草。契:投合。指情投意合的朋友。也指结拜弟兄。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4仔仔细细 [ zǐ zǐ xì xì ]

解释 指人处事认真细心,丝毫不马虎。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8回:“只见都氏慌忙的一把挈起,声也不做,仔仔细细的看上一回。”

35相视而笑 [ xiāng shì ér xiào ]

解释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

36体恤入微 [ tǐ xù rù wēi ]

解释 同“体贴入微”。

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37道同志合 [ dào tóng zhì hé ]

解释 犹言道合志同。

出处 宋·司马光《又谢庞参政启》:“尝托僚寀,获友高明,道同志合,出处如一。”

38利析秋毫 [ lì xī qiū háo ]

解释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出处 《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