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汤很好喝的成语

形容汤很好喝的成语


1赴汤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解释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2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解释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3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4清汤寡水 [ qīng tāng guǎ shuǐ ]

解释 形容菜肴水太多,佐料少,没有味道。

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煮一蒸钵白菜,清汤寡水,看不见一点油星子。”

5残汤剩饭 [ cán tāng shèng fàn ]

解释 残:剩下的。吃剩下的汤水饭食。

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牢中,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送与孩儿每吃去。”

6玉液琼浆 [ yù yè qióng jiāng ]

解释 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出处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休道是酒,便是玉液琼浆,我咽不下。”

7空心汤圆 [ kōng xīn tāng yuán ]

解释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出处 茅盾《“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

8火山汤海 [ huǒ shān tāng hǎi ]

解释 喻艰难危险。

出处 《晋书·张骏传》:“虽有火山汤海,无所辞难,岂寒暑之足避哉!”

9连汤带水 [ lián tāng dài shuǐ ]

解释 比喻全部,无遗留。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连汤带水地批判开了业已靠边站了的原县委书记杨民高和原公社书记李国香。”

10金汤之固 [ jīn tāng zhī gù ]

解释 像金城汤池那样牢不可破。

出处 明·张岱《龙山文帝祠募疏》:“右并城隍,赖有金汤之固。”

11食指大动 [ shí zhǐ dà dòng ]

解释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出处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12黄汤辣水 [ huáng tāng là shuǐ ]

解释 泛指饮食。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三两夜没睡,头也没梳,脸也还没洗,乱了恁五更,黄汤辣水还没尝着,就是铁人也禁不的。”

13金城汤池 [ jīn chéng tāng chí ]

解释 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14沸沸汤汤 [ fèi fèi tāng tāng ]

解释 水腾涌貌。

出处 《山海经·西山经》:“[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15三汤两割 [ sān tāng liǎng gē ]

解释 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

16斧钺汤镬 [ fǔ yuè tāng huò ]

解释 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出处 《汉书·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17重金袭汤 [ zhòng jīn xí tāng ]

解释 谓几重金城汤池,防守非常坚固。

出处 宋·司马光《评项羽诛韩生》:“疏斥忠良,猜忌有功,使臣下皆无亲附之意,推此道理行之,虽重金袭汤,不能以一日守也。”

18换汤不换药 [ 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 ]

解释 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 文章长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19望眼欲穿 [ wàng yǎn yù chuān ]

解释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望:向远处看;眼:眼睛;欲:将要;穿:破。

出处 明 西湖居士《明月环 诘环》:“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覆小姐去也。”

20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释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出处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21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

解释 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出处 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22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出处 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23回味无穷 [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24其味无穷 [ q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

出处 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25如汤沃雪 [ rú tāng wò xuě ]

解释 汤:热水;沃:浇。象用热水浇雪一样。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出处 汉 枚乘《七发》:“小汴大歠,如汤沃雪。”

26石城汤池 [ shí chéng tāng shi ]

解释 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出处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

27汤池铁城 [ tāng shi tiě chéng ]

解释 形容城池牢不可破。亦比喻言谈无懈可击。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28就汤下面 [ jiù tāng xià miàn ]

解释 比喻趁机行事。

出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63回:“只说是这畜牲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

29八珍玉食 [ bā zhēn yù shí ]

解释 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30汤去三面 [ tāng qù sān miàn ]

解释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出处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31蹈赴汤火 [ dǎo fù tāng huǒ ]

解释 同“蹈汤赴火”。

出处 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32浩浩汤汤 [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

解释 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3探汤蹈火 [ tàn tāng dǎo huǒ ]

解释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34蹈汤赴火 [ dǎo tāng fù huǒ ]

解释 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35蹈火赴汤 [ dǎo huǒ fù tāng ]

解释 同“蹈汤赴火”。

出处 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36如汤灌雪 [ rú tāng guàn xuě ]

解释 同“如汤沃雪”。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王言》:“则民之充恶,如汤之灌雪焉。”

37如汤浇雪 [ rú tāng jiāo xuě ]

解释 同“如汤沃雪”。

出处 《南史·王莹传》:“丈人一旨,如汤浇雪耳。”

38如汤泼雪 [ rú tāng pō xuě ]

解释 同“如汤沃雪”。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如今青州只凭呼延灼一个。若是拿得此人,觑此城子,如汤泼雪。”

39凤髓龙肝 [ fèng suǐ lóng gān ]

解释 比喻珍奇美味。

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

40入火赴汤 [ rù huǒ fù tāng ]

解释 喻不避艰险。

出处 《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汤,下地上天,灰身没命,愿随大仙。”

41黄汤淡水 [ huáng tāng dàn shuǐ ]

解释 同“黄汤辣水”。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这两日只有口游气儿,黄汤淡水谁尝着来?”

42落汤螃蟹 [ luò tāng páng xiè ]

解释 汤:热水。如同落在热水里的螃蟹一般。形容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子。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

43以汤沃雪 [ yǐ tāng wò xuě ]

解释 汤:开水;沃:浇。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若以水灭火,若以汤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

44峨峨汤汤 [ é é tāng tāng ]

解释 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出处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峨峨汤汤弹此曲,寄声知音同所欲。”

45三汤五割 [ sān tāng wǔ gē ]

解释 见“三汤两割”。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0回:“众人祭毕,陈敬济下来还礼,请去卷棚内三汤五割管待出门。”

46如蹈汤火 [ rú dǎo tāng huǒ ]

解释 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47蹈火探汤 [ dǎo huǒ tàn tāng ]

解释 同“蹈汤赴火”。

48履汤蹈火 [ lǚ tāng dǎo huǒ ]

解释 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重俊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49五味俱全 [ wǔ wèi jù quán ]

解释 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处 《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50汤烧火热 [ tāng shāo huǒ rè ]

解释 谓生病发高烧。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又见他汤烧火热,自己守着他,歪在旁边劝他:‘只养病,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

51握炭流汤 [ wò tàn liú tāng ]

解释 握炽炭,蹈沸汤。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出处 《文选·陆倕石阙铭>》:“流汤之党,握炭之徒,守似藩篱,战国枯朽。”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