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老幼的成语

形容老幼的成语


1白叟黄童 [ bái sǒu huáng tóng ]

解释 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出处 明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

2七老八小 [ qī lǎo bā xiǎo ]

解释 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

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3三老四少 [ sān lǎo sì shǎo ]

解释 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4老态龙钟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解释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

出处 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5鹤发童颜 [ hè fà tóng yán ]

解释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出处 唐 田颖《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6青出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

解释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豆蔻年华 [ dòu kòu nián huá ]

解释 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出处 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8扶老携幼 [ fú lǎo xié yòu ]

解释 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9亭亭玉立 [ tíng tíng yù lì ]

解释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出处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10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11学以致用 [ xué yǐ zhì yòng ]

解释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出处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12朝气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释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13反老还童 [ fǎn lǎo huán tóng ]

解释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14老弱病残 [ lǎo ruò cán bìng ]

解释 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

出处 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研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九十万,我们只有二十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15无大无小 [ wú dà wú xiǎo ]

解释 ①无论大小。谓举国上下。②不分年长年幼、辈份大辈份小。

出处 《周书·文帝纪上》:“公昔居管辖,恩信著闻,今无大无小,藏愿推奉。”

16携老扶幼 [ xié lǎo fú yòu ]

解释 携:牵引,搀扶。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

出处 《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17老蚌生珠 [ lǎo bàng shēng zhū ]

解释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出处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18安老怀少 [ ān lǎo huái shào ]

解释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出处 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安老怀少,伐罪吊民,农不迁业,市无易贾。”

19携幼扶老 [ xié yòu fú lǎo ]

解释 同“扶老携幼”。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

20老老少少 [ lǎo lǎo shào shào ]

解释 指老人与小孩。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不想那孽龙知道,杀了他的党族,一呼百集,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打做一团儿。”

21长幼有序 [ zhǎng yòu yǒu xù ]

解释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同“长幼有叙”。

出处 《荀子 君子篇》:“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22黄童白叟 [ huáng tóng bái sǒu ]

解释 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出处 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

23群贤毕至 [ qún xián bì zhì ]

解释 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4反老为少 [ fǎn lǎo wéi shào ]

解释 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 《文苑英华·无名氏》:“既变丑以成妍,亦反老而为少。”

25反老成童 [ fǎn lǎo chéng tóng ]

解释 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 《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26老蚌珠胎 [ lǎo bàng zhū tāi ]

解释 指老妇人得子。

出处 清 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诗为贺兼以识异》:“金环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

27负老提幼 [ fù lǎo tí yòu ]

解释 见“负老携幼”。

出处 《云笈七签》卷十九:“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

28负老携幼 [ fù lǎo xié yòu ]

解释 背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太伯传》:“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

29上烝下报 [ shàng zhēng xià bào ]

解释 烝: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奸;报: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通奸。泛指男女乱伦。

出处 《左传;、 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左传·宣公三年》:“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生子华、子臧。”

30黄发垂髫 [ huáng fà chuí tiáo ]

解释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出处 《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31老医少卜 [ lǎo yī shǎo bo ]

解释 少卜:年轻的卜卦人。年老的医生经验丰富,年少的卜者勇于决断。比喻各有所长,不应偏废

出处 《鹖冠子·世贤》陆佃注:“语曰:‘老医少卜。’盖老医更多病矣。”

32敬老慈幼 [ jìng lǎo cí yòu ]

解释 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33携老挈幼 [ xié lǎo qiè yòu ]

解释 携:搀扶;挈: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指成群结队而行。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

34长幼尊卑 [ cháng yòu zūn bēi ]

解释 指辈分大小,地位高低。

出处 《礼记·乐记》:“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

35君子三戒 [ jūn zǐ sān jiè ]

解释 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36一家老小 [ yī jiā lǎo xiǎo ]

解释 谓全家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