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安全方便的成语

形容安全方便的成语


1万无一失 [ wàn wú yī shī ]

解释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出处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2丝丝入扣 [ sī sī rù kòu ]

解释 每条丝线都从筘齿中穿过。比喻文章、艺术表演等细密合拍。扣:织绸的筘;丝丝:每一根丝。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为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辄被风引回也。’”

3十拿九稳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释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如此一行,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

4四通八达 [ sì tōng bā dá ]

解释 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出处 《子华子 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5安然无恙 [ ān rán wú yàng ]

解释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6提心吊胆 [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释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7精雕细刻 [ jīng diāo xì kè ]

解释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出处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8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9世外桃源 [ shì wài táo yuán ]

解释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10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释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11化险为夷 [ huà xiǎn wéi yí ]

解释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 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12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13平安无事 [ píng ān wú shì ]

解释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出处 元 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14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15无懈可击 [ wú xiè kě jī ]

解释 懈:松懈;击:攻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16滴水不漏 [ dī shuǐ bù lòu ]

解释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17热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解释 火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18稳操胜券 [ wěn cāo shèng quàn ]

解释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

19稳稳当当 [ wěn wěn dāng dāng ]

解释 牢靠妥当。

出处 老舍《取钱》:“人家已经都各按部位坐得稳稳当当,吸着烟卷,按着铃要茶水。”

20转危为安 [ zhuǎn wēi wéi ān ]

解释 由危险转为平安。危:危险。

出处 汉 刘向《战国策>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21铜墙铁壁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解释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22万不失一 [ wàn bù shī yī ]

解释 失:失误,差错。一万次中也不会失误一次。形容非常有把握。亦作“万不一失”、“万无一失”、“万无失一”。

出处 《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23人人自危 [ rén rén zì wēi ]

解释 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24刻画入微 [ kè huà rù wēi ]

解释 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胡雪岩又有意刻画入微,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

25剥茧抽丝 [ bō jiǎn chōu sī ]

解释 剥:去掉外层。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 朱光潜《艺文杂谈 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逐渐剥茧抽丝,披沙拣金。”

26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解释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27坚不可摧 [ jiān bù kě cuī ]

解释 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出处 清 郑燮《原诗 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28安然无事 [ ān rán wú shì ]

解释 犹言平安无事。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情愿舍了嫂嫂、侄儿,留您兄弟。岂知嫂嫂、侄儿安然无事。”

29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30披沙拣金 [ pī shā jiǎn jīn ]

解释 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挑选精华;也比喻工作繁忙。

出处 唐 刘知几《史通 直书》:“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31有条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释 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出处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32朝秦暮楚 [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释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 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33汗流浃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释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34海阔天空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解释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出处 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35白驹过隙 [ bái jū guò xì ]

解释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36秋毫之末 [ qiū háo zhī mò ]

解释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37谨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解释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38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解释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39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解释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出处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40安不忘危 [ ān bú wàng wēi ]

解释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41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42若有所思 [ ruò yǒu suǒ sī ]

解释 好像在想什么似的。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

出处 唐 陈鸿《长恨歌传》:“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43不差毫发 [ bù chā háo fà ]

解释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出处 唐 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

44变危为安 [ biàn wēi wéi ān ]

解释 变危急为平安。

出处 宋 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45吴牛喘月 [ wú niú chuǎn yuè ]

解释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 汉 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46挂一漏万 [ guà yī lòu wàn ]

解释 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

出处 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47杜渐防萌 [ dù jiàn fáng méng ]

解释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48流金铄石 [ liú jīn shuò shí ]

解释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49万全之策 [ wàn quán zhī cè ]

解释 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50五黄六月 [ wǔ huáng liù yuè ]

解释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51堤溃蚁孔 [ dī kuì yǐ kǒng ]

解释 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52安若泰山 [ ān ruò tài shān ]

解释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出处 《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53挥汗成雨 [ huī hàn chéng yǔ ]

解释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54精耕细作 [ jīng gēng xì zuò ]

解释 精心细致地耕作。指庄稼的耕种经营十分认真细致。

出处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55蚁穴溃堤 [ yǐ xué kuì dī ]

解释 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56贼去关门 [ zéi qù guān mén ]

解释 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法瑫宗一禅师》:“僧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

57避凶趋吉 [ bì xiōng qū jí ]

解释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出处 宋 王观国《学林 祠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58火伞高张 [ huǒ sǎn gāo zhāng ]

解释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59烁石流金 [ shuò shí liú jīn ]

解释 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出处 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60细针密缕 [ xì zhēn mì lǚ ]

解释 针线细密;缝制精致。比喻周到细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

61分寸之末 [ fēn cùn zhī mò ]

解释 比喻微少、细小。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62刻章琢句 [ kè zhāng zhuó jù ]

解释 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出处 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

63擘肌分理 [ bò jī fēn lǐ ]

解释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恶成疮痏。”

64百不失一 [ bǎi bù shī yī ]

解释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65盛水不漏 [ chéng shuǐ bù lòu ]

解释 盛:以器受物。比喻说理严密。

出处 梁启超《霍布士学案》:“霍氏之哲学,理论极密,前呼后应,几有盛水不漏之观。”

66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67不遗巨细 [ bù yí jù xì ]

解释 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

出处 廖仲恺《答胡适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68冯谖三窟 [ féng xuān sān kū ]

解释 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出处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效。”

69刀枪不入 [ dāo qiāng bù rù ]

解释 刀杀不进枪刺不死。比喻一个人的思想僵化,批评、鼓励都不起作用。

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我同孙猴子一样,早练得刀枪不入啦!”

70千妥万妥 [ qiān tuǒ wàn tuǒ ]

解释 十分妥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到底是太太有智谋,这是千妥万妥。”

71即小见大 [ jí xiǎo jiàn dà ]

解释 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

出处 鲁迅《热风·即小见大》:“即小见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长久不解的事来。”

72平静无事 [ píng jìng wú shì ]

解释 形容非常安全,没有事情发生

出处 毛泽东《批判大汉族主义》:“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故须进行认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73心细于发 [ xīn xì yú fā ]

解释 见“心细如发”。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谁想这位十三妹姑娘,力大于身,还心细于发。”

74心细如发 [ xīn xì rú fā ]

解释 亦作“心细于发”。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

出处 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颇闻棋诀在善守,心细如发才如斗。”

75蚁穴坏堤 [ yǐ xué huài dī ]

解释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同“蚁穴溃堤”。

出处 清 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汉者也。”

76见始知终 [ jiàn shǐ zhī zhōng ]

解释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77视微知著 [ shì wēi zhī zhù ]

解释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78谋无遗策 [ móu wú yí cè ]

解释 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形容谋划周密。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

79锥刀之利 [ zhuī dāo zhī lì ]

解释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出处 《后汉书 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80金石之计 [ jīn shí zhī jì ]

解释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出处 汉·陆贾《新语·资执》:“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

81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82去危就安 [ qù wēi jiù ān ]

解释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出处 《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83原始见终 [ yuán shǐ jiàn zhōng ]

解释 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出处 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三国志·魏书·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

84猿穴坏山 [ yuán xué huài shān ]

解释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出处 汉·孔融《临终》诗:“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85睹微知著 [ dǔ wēi zhī zhù ]

解释 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出处 《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86秋豪之末 [ qiū háo zhī mò ]

解释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出处 《庄子 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

87覆盂之安 [ fù yú zhī ān ]

解释 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盂。”

88计出万全 [ jì chū wàn quán ]

解释 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出处 元 戴良《论长孙无忌》:“无忌于此,亦可谓计出万全矣。”

89金城汤池 [ jīn chéng tāng chí ]

解释 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90夏日可畏 [ xià rì kě wèi ]

解释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 《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91主忧臣辱 [ zhǔ yōu chén rǔ ]

解释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92寻幽入微 [ xún yōu rù wēi ]

解释 寻幽:探究深奥难明的事理。入微:达到极其细致、深刻的地步。形容对深奥的事理探求达到非常深刻的程度。

出处 《北史·杨伯丑传》:“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93抽丝剥茧 [ chōu sī bō jiǎn ]

解释 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94沉李浮瓜 [ chén lǐ fú guā ]

解释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95焦金烁石 [ jiāo jīn shuò shí ]

解释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出处 北齐 刘昼《刘子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

96皎阳似火 [ jiǎo yáng shì huǒ ]

解释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97乳间股脚 [ rǔ jiān gǔ jiǎo ]

解释 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

出处 《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98安室利处 [ ān shì lì chù ]

解释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99条解支劈 [ tiáo jiě zhī pī ]

解释 谓细致部析。

出处 清·恽敬《舅氏清如先生墓志铭》:“读书条解支劈,凿虚蹑空,旁扶曲导,必窥意理之所至。”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