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中国辽阔的成语

形容中国辽阔的成语


1一望无际 [ yí wàng wú jì ]

解释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出处 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

2波澜壮阔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解释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出处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3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释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4地大物博 [ dì dà wù bó ]

解释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5沃野千里 [ wò yě qiān lǐ ]

解释 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出处 《汉书·张良传》:“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6海阔天空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解释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出处 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7一马平川 [ yī mǎ píng chuān ]

解释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

出处 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8一望无边 [ yī wàng wú biān ]

解释 见“一望无际”。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9漫无边际 [ màn wú biān jì ]

解释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10一望无垠 [ yī wàng wú yín ]

解释 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出处 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

11无牵无挂 [ wú qiān wú guà ]

解释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12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释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13无穷无尽 [ wú qióng wú jìn ]

解释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出处 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14烟波浩渺 [ yān bō hào miǎo ]

解释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浩渺:广阔无边。水波渺茫;一望无边。形容水域宽广。也作“烟波浩淼”。

出处 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15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16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释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17地广人稀 [ dì guǎng rén xī ]

解释 地域广阔;人烟稀少。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18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解释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19名山大川 [ míng shān dà chuān ]

解释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出处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20雄心壮志 [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

解释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 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21大好河山 [ dà hǎo hé shān ]

解释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出处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22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解释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23重峦叠嶂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释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 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24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解释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25远涉重洋 [ yuǎn shè chóng yáng ]

解释 重洋:辽阔无边的海洋。远远地渡过海洋。

出处 余秋雨《霜冷长河·琉璃》:“她远涉重洋,多方拜师,尽倾资财,遍尝磨难。”

26膏腴之地 [ gāo yú zhī dì ]

解释 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7一望无涯 [ yī wàng wú yá ]

解释 涯:边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处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1回:“二人上了山头,千峰错落,一望无涯。”

28碧空万里 [ bì kōng wàn lǐ ]

解释 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权延赤《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休息与娱乐》:“冰峰林立,白云徜徉其间;碧空万里,与皑皑白雪上下辉映,幻化流转着七彩光芒。”

29江山如画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解释 江山:山河;常指国土。山河美如图画。

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0遮天盖地 [ zhē tiān gài dì ]

解释 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出处 严阵《竹矛 大旗歌》:“啊,团结的大旗,啊,我们遮天盖地的红云!”

31茫无边际 [ máng wú biān jì ]

解释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出处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钱花光了,没钱买火车票,父亲急得在湖岸上来回转圈,望着茫无边际的湖水发愁。”

32遮天蔽日 [ zhē tiān bì rì ]

解释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33广土众民 [ guǎng tǔ zhòng mín ]

解释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34苦难深重 [ kǔ nàn shēn zhòng ]

解释 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35苦海茫茫 [ kǔ hǎi máng máng ]

解释 苦海:苦难深重如海;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无穷无尽的苦难。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六:“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

36茫茫苦海 [ máng máng kǔ hǎi ]

解释 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马介甫》:“袛缘儿女情深,遂使英雄短气。”清 但明伦评:“儿女情深,英雄气短,茫茫苦海,同此病源。”

37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8一片汪洋 [ yī piàn wāng yáng ]

解释 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39茫无涯际 [ máng wú yá jì ]

解释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亦作“茫无边际”。

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跋》:“如今幸而见着心海中的灯塔,虽然只赤光一线,依微隐约,总算能勉强辨得出茫无涯际的前程。”

40漫无止境 [ màn wú zhǐ jìng ]

解释 指永远不会停止或没有边际。

41海阔天高 [ hǎi kuò tiān gāo ]

解释 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出处 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42无边无涯 [ wú biān wú yá ]

解释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是收工回家的时候了,妇女们的无边无涯的‘闲条’这会儿自然收了场。”

43芒芒苦海 [ máng máng kǔ hǎi ]

解释 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6卷:“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

44广阔天地 [ guǎng kuò tiān dì ]

解释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出处 毛泽东《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45无边无垠 [ wú biān wú yín ]

解释 见“无边无际”。

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46皓月千里 [ hào yuè qiān lǐ ]

解释 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47河汉无极 [ hé hàn wú jí ]

解释 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阔,无边无际。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

出处 《庄子 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无极。”

48遮天压地 [ zhē tiān yā dì ]

解释 形容数量多。形容来势凶猛,弥漫充满于天地之间。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只见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车轿人马,浩浩荡荡,一片锦绣香烟,遮天压地而来。”

49隐天蔽日 [ yǐn tiān bì rì ]

解释 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出处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50一碧万顷 [ yī bì wàn qǐng ]

解释 形容青绿无际。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51鹰击长空 [ yīng jī cháng kōng ]

解释 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52地阔天长 [ dì kuò tiān cháng ]

解释 阔:宽广。指天空广大,大地辽阔。

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53金城千里 [ jīn chéng qiān lǐ ]

解释 谓辽阔的国土坚城环绕,险固可靠。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唐·王勃《上刘右相书》:“虽复舳舻沸海,旌旗触天,铁山四面,金城千里,亦不能为敌人计矣。”

54茫茫荡荡 [ máng máng dàng dàng ]

解释 辽阔深远而又模糊不清。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荡荡,芦苇水港。”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