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名字的成语

形容名字的成语


1赫赫有名 [ hè hè yǒu míng ]

解释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出处 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2名扬四海 [ míng yáng sì hǎi ]

解释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3举世闻名 [ jǔ shì wén míng ]

解释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4久负盛名 [ jiǔ fù shèng míng ]

解释 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家干部。”

5大名鼎鼎 [ dà míng dǐng dǐng ]

解释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6闻名遐迩 [ wén míng xiá ěr ]

解释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 《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7驰名中外 [ chí míng zhōng wài ]

解释 驰:传播。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也作“驰名天下”。

出处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赞拟王公,驰名天下。”

8名垂青史 [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解释 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流传下来。

出处 清 卓尔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9叶公好龙 [ yè gōng hào lóng ]

解释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出处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10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解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11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12名落孙山 [ míng luò sūn shān ]

解释 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

出处 宋 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13莫名其妙 [ mò míng qí miào ]

解释 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14名不虚传 [ míng bù xū chuán ]

解释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15名列前茅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解释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16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释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出处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17隐姓埋名 [ yǐn xìng mái míng ]

解释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出处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作庄家学耕稼。”

18臭名昭著 [ chòu míng zhāo zhù ]

解释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19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解释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0江郎才尽 [ jiāng láng cái jìn ]

解释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岁文思衰;才:才华;尽:完。江淹的文思已经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气用完了。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21徒有虚名 [ tú yǒu xū míng ]

解释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22如雷贯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解释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23毛遂自荐 [ máo suì zì jiàn ]

解释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24巧立名目 [ qiǎo lì míng mù ]

解释 名目:各种名称、项目。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出处 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为册外,私自收受。”

25实至名归 [ shí zhì míng guī ]

解释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26不可名状 [ bù kě míng zhuàng ]

解释 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 晋 葛洪《神仙记》:“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27永垂不朽 [ yǒng chuí bù xiǔ ]

解释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出处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28沽名钓誉 [ gū míng diào yù ]

解释 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沽:买;钓:喻用手段取得。

出处 金 张建《高陵县张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钓誉之徒,内有所不足,急于人闻,而专苛察督责。”

29金榜题名 [ jīn bǎng tí míng ]

解释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黄榜;题名:写上名字。名字写在金榜上。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30欺世盗名 [ qī shì dào míng ]

解释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处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31至理名言 [ zhì lǐ míng yán ]

解释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32龙腾虎跃 [ lóng téng hǔ yuè ]

解释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出处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33顾名思义 [ gù míng sī yì ]

解释 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34声名狼藉 [ shēng míng láng jí ]

解释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35遐迩闻名 [ xiá ěr wén míng ]

解释 迩:近;遐:远。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

36名震一时 [ míng zhèn yī shí ]

解释 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出处 《新唐书 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37名胜古迹 [ míng shèng gǔ jì ]

解释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38声振寰宇 [ shēng zhèn huán yǔ ]

解释 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出处 《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39驰名天下 [ chí míng tiān xià ]

解释 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40遐迩著闻 [ xiá ěr zhù wén ]

解释 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尼波罗国》:“近代有王,号鸯输代摩,自制《声明论》,重学敬德,遐迩著闻。”

41名标青史 [ míng biāo qīng shǐ ]

解释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42声名鹊起 [ shēng míng què qǐ ]

解释 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出处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朱文元﹞先在徐班,以年未五十,故无所表见,至洪班则声名鹊起,班中人称为戏忠臣。

43名高天下 [ míng gāo tiān xià ]

解释 比喻全国闻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44赫赫之名 [ hè hè zhī míng ]

解释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傅叚传》:“故当时无赫赫之名,吏民久而后安之。”

45垂名青史 [ chuí míng qīng shǐ ]

解释 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46蜗角虚名 [ wō jiǎo xū míng ]

解释 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出处 宋 苏轼《满庭芳 或注警悟》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