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决策英明的成语

形容决策英明的成语


1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2深思熟虑 [ shēn sī shú lǜ ]

解释 熟:细致。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

出处 《魏书 程骏传》:“且攻难守易,则力悬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虑。”

3以身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解释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释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 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5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释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出处 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6运筹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解释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7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释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8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释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9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释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0远见卓识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解释 卓:高超;识:见识。远大的目标和卓越的见识。

出处 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11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解释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12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解释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13智勇双全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解释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14审时度势 [ shěn shí duó shì ]

解释 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15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释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6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17料事如神 [ liào shì rú shén ]

解释 料事: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如神: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形容对事情的预料和事情发生的完全一样。

出处 宋 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18明哲保身 [ míng zhé bǎo shēn ]

解释 明哲:明智;通达事理。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19廉洁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解释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 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20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解释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21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解释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2一马当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解释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23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解释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出处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24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解释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25安不忘危 [ ān bú wàng wēi ]

解释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26先公后私 [ xiān gōng hòu sī ]

解释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出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27别具慧眼 [ bié jù huì yǎn ]

解释 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 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28老成持重 [ lǎo chéng chí zhòng ]

解释 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

出处 《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29高屋建瓴 [ gāo wū jiàn líng ]

解释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30有识之士 [ yǒu shí zhī shì ]

解释 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31深思远虑 [ shēn sī yuǎn lǜ ]

解释 谋划周密,老虎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

出处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

32身体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解释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33聪明睿达 [ cōng míng ruì dá ]

解释 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34英明果断 [ yīng míng guǒ duàn ]

解释 思想出色明智,做事果敢。

35莺声燕语 [ yīng shēng yàn yǔ ]

解释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处 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36料敌若神 [ liào dí ruò shén ]

解释 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出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37料敌如神 [ liào dí rú shén ]

解释 料:预料。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出处 《旧唐书 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38高明远见 [ gāo míng yuǎn jiàn ]

解释 高明:精明高妙。指见识精明高远。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

39高明远识 [ gāo míng yuǎn shí ]

解释 高明:(见解或技能)高超。远识:远大的眼光。指见识高远。亦作“高明远见”。

出处 宋·钱世昭《钱氏私志·蔡鲁公》:“公高明远识,洞鉴古今,知国家之事,必至于斯乎?”

40聪明睿智 [ cōng míng ruì zhì ]

解释 聪明:天资高,智力发达。睿智:智能,英明而有远见。天资高,有智能,有远见。亦作“聪明睿哲”、“聪明睿达”。

出处 《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41深计远虑 [ shēn jì yuǎn lǜ ]

解释 犹深思远虑。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畴传》:“窃恐未得其志,而轻薄之徒自相侵侮,偷快一时,无深计远虑。”

42通儒硕学 [ tōng rú shuò xué ]

解释 犹言通儒达士。

出处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43通儒达识 [ tōng rú dá shí ]

解释 见“通儒达士”。

出处 《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

44粉白黛绿 [ fěn bái dài lǜ ]

解释 泛指女子的妆饰。

出处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

45画沙聚米 [ huà shā jù mǐ ]

解释 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出处 清 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然。”

46圣帝明王 [ shèng dì míng wáng ]

解释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出处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

47忠臣烈士 [ zhōng chén liè shì ]

解释 指忠义刚烈的臣子。

出处 《隋书·李文博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