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不知羞耻的成语

形容不知羞耻的成语


1蝇营狗苟 [ yíng yíng gǒu gǒu ]

解释 营:蝇飞的声音;苟:苟且。苍蝇飞来飞去;狗只图生存;不知羞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返。”

2寡廉鲜耻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解释 寡、鲜:少;廉:廉洁;不贪污;耻:羞愧;羞耻。原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3恬不知耻 [ tián bù zhī chǐ ]

解释 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出处 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4不以为耻 [ bù yǐ wéi chǐ ]

解释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 《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5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释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6无耻之尤 [ wú chǐ zhī yóu ]

解释 尤:特别突出的。无耻之中最无耻的。

出处 清 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无耻之尤者也。”

7全无心肝 [ quán wú xīn gān ]

解释 比喻不知羞耻。

出处 《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无心肝。’”

8荒淫无耻 [ huāng yín wú chǐ ]

解释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出处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9鲜廉寡耻 [ xiān lián guǎ chǐ ]

解释 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

出处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朝廷不复敦尚名节,故士大夫鲜廉寡耻,不知君臣之义。”

10靦颜事仇 [ tiǎn yán shì chóu ]

解释 谓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

出处 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 王金铭》:“若靦颜事仇,为虎作伥,心果安在耶?”

11腼颜事仇 [ miǎn yán shì chóu ]

解释 谓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

12行同狗彘 [ xíng tóng gǒu zhì ]

解释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13阳奉阴违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解释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 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14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15奴颜媚骨 [ nú yán mèi gǔ ]

解释 奴颜:奴才的面孔;媚:献媚。一张奴才的面孔;一副献媚的骨头。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的丑态。

出处 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16丢人现眼 [ diū rén xiàn yǎn ]

解释 丢脸,出丑。

出处 杨朔《春子姑娘》:“你看我弄的婆家婆家不要,娘家娘家讨厌,丢人现眼的,哪有脸见她!”

17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释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18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释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19奴颜婢膝 [ nú yán bì xī ]

解释 奴:奴才;颜:面容;婢:侍女;婢膝:侍女的膝;指下跪。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

出处 唐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20为国捐躯 [ wèi guó juān qū ]

解释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21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释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22为虎作伥 [ wèi hǔ zuò chāng ]

解释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出处 孙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

23声色狗马 [ shēng sè gǒu mǎ ]

解释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出处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24忧国忧民 [ yōu guó yōu mín ]

解释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5卑鄙龌龊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 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26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解释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7禽兽不如 [ qín shòu bù rú ]

解释 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出处 《晋书·阮籍传》:“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28没皮没脸 [ méi pí méi liǎn ]

解释 不知羞耻,不要脸面。

出处 老舍《正红旗下》:“这是没皮没脸,没羞没臊!”

29嘻皮涎脸 [ xī pí xián liǎn ]

解释 形容轻佻嘻笑不知羞耻的样子。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糖葫芦嘻皮涎脸的答道:‘我不到你那里去,我到我相好的家里去!’”

30狗苟蝇营 [ gǒu gǒu yíng yíng ]

解释 比喻为了名利不择手段,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象狗一样不知羞耻。

出处 宋 文天祥《御试策一道》:“牛维马絷,狗苟蝇营,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者,无怪也。”

31朝梁暮周 [ zhāo liáng mù zhōu ]

解释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出处 明 李东阳《王凝妻》诗:“君不见中原将相夸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

32腼颜人世 [ tiǎn yán rén shì ]

解释 腼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出处 《晋书 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腼颜天壤邪!”

33行若狗彘 [ xíng ruò gǒu zhì ]

解释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出处 西汉 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34摧志屈道 [ cuī zhì qū dào ]

解释 摧:摧折,放弃;道:道德。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形容身处逆境,不能守操如一

出处 《宋书·隐逸传论》:“夫独往之人,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

35腼颜事敌 [ miǎn yán shì dí ]

解释 厚着脸皮替敌人工作,不知羞耻。

36狼心狗行 [ láng xīn gǒu xíng ]

解释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37狗彘之行 [ gǒu zhì zhī xíng ]

解释 狗彘:猪狗。形容无耻之人的行为如猪狗一样。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0回:“你受吴王大恩,不思图报,敌兵一至,便要投降,乃是狗彘之行!”

38行险侥幸 [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

解释 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39蒙面丧心 [ méng miàn sàng xīn ]

解释 蒙:包,遮蔽。遮起脸面,不讲良心。比喻厚颜无耻,伤天害理。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