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非常慢的成语

形容非常慢的成语


1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2姗姗来迟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解释 旧时形容女子走路迟缓从容的样子。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3慢条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释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4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释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5度日如年 [ dù rì rú nián ]

解释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出处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6缓不济急 [ huǎn bù jì jí ]

解释 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来一万银子。”

7鹅行鸭步 [ é xíng yā bù ]

解释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8不紧不慢 [ bù jīn bù màn ]

解释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9不疾不徐 [ bù jí bù xú ]

解释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

出处 宋 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10慢条斯礼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释 见“慢条斯理”。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一个风火事,还象寻常慢条斯礼儿的。”

11慢腾斯礼 [ màn téng sī lǐ ]

解释 见“慢条斯理”。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既是明天一黑早要复命的,怎么还你们慢腾斯礼的呢?”

12蜗行牛步 [ wō xíng niú bù ]

解释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13鸭行鹅步 [ yā xíng é bù ]

解释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我觑不的你梢宽也那褶下,肚迭胸高,鸭步鹅行。”

14慢条厮礼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释 见“慢条斯理”。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那春梅只顾不进房来,叫了半日,才慢条厮礼,推开房门进来。”

15慢条丝礼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释 见“慢条斯理”。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1回:“你问他,我去时还在厨房里雌着,等他慢条丝礼儿才和面儿。”

16轻吞慢吐 [ qīng tūn màn tǔ ]

解释 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妥娘唱毕,大家又称赞了一会儿,朱贵儿方在轻吞慢吐,嘹嘹呖呖,唱将起来。”

17施施而行 [ shī shī ér xíng ]

解释 形容走路缓慢。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出处 《诗经 王风 丘中有麻》

18婆婆妈妈 [ pó pó mā mā ]

解释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

19缓兵之计 [ huǎn bīng zhī jì ]

解释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20拖泥带水 [ tuō ní dài shuǐ ]

解释 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作文不简洁;做事不干脆利落。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

21日积月累 [ rì jī yuè lěi ]

解释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出处 《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22转弯抹角 [ zhuǎn wān mò jiǎo ]

解释 比喻说话、做事绕弯子;不直截了当。抹角:挨着墙角绕过。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23一年半载 [ yī nián bàn zǎi ]

解释 约计一年或半年。表示时间不长。

出处 元 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将军,你且耐心者。不过一年半载,众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24一落千丈 [ yī luò qiān zhàng ]

解释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出处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25与日俱增 [ yǔ rì jù zēng ]

解释 与:跟着;日:时间;俱:一起。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出处 《清史稿 圣祖纪三》:“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廷者当以慈为先。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26似水流年 [ sì shuǐ liú nián ]

解释 流年:光阴。光阴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去不复返。比喻光阴过得很快。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27及时行乐 [ jí shí xíng lè ]

解释 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

出处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28只争朝夕 [ zhǐ zhēng zhāo xī ]

解释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9唱对台戏 [ chàng duì tái xì ]

解释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40章:“他们喊他们的,咱们不跟他们唱对台戏。”

30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解释 连续不间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31时过境迁 [ shí guò jìng qiān ]

解释 迁:变化。时间一过去;境况就会发生变化。

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32步调一致 [ bù diào yī zhì ]

解释 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

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33积重难返 [ jī zhòng nán fǎn ]

解释 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风或习惯;不容易革除、改变。

出处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0卷:“掌禁兵,筦枢要,遂致积重难返,以至此极也哉。”

34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释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 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35为期不远 [ wéi qī bù yuǎn ]

解释 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期:预定的日子。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为期不远,你等着瞧罢。”

36千秋万代 [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释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万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出处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37意气相投 [ yì qì xiāng tóu ]

解释 意气:志趣和性格。志趣和性格彼此十分投合。

出处 元 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三折:“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

38无所作为 [ wú suǒ zuò wéi ]

解释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39昙花一现 [ tán huā yī xiàn ]

解释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

出处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40有所作为 [ yǒu suǒ zuò wéi ]

解释 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1步履维艰 [ bù lǚ wéi jiān ]

解释 步履:行走;维:文言句首中助词;无实义;艰:困难。行走十分困难。也作“步履艰难”。

出处 清 刘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间,时患腰痛,两腿无力,步履维艰。”

42硕果仅存 [ shuò guǒ jǐn cún ]

解释 大的树上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出处 清 候方域《彭容园文序》:“今则曾未须臾,而生死聚散,升沉显晦之变不可胜穷,而彭子获以硕果独存,岂非天哉。”

43遥遥无期 [ yáo yáo wú qī ]

解释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看看前头存在黄胖姑那里银子渐渐花完,只剩得千把两银子,而放缺又遥遥无期。”

44长年累月 [ chá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长年:整年;年复一年;累月:一月又一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很久。

出处 高缨《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长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蛤嫫。”

45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解释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出处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46一来二去 [ yī lái èr qù ]

解释 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一来二去,眼大心肥,那里还能够有长进呢?”

47久而久之 [ jiǔ ér jiǔ zhī ]

解释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48一日三秋 [ yī rì sān qiū ]

解释 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 南朝 梁 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49古往今来 [ gǔ wǎng jīn lái ]

解释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出处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50席不暇暖 [ xí bù xiá nuǎn ]

解释 暇:空闲。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51有条有理 [ yǒu tiáo yǒu lǐ ]

解释 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52祸在旦夕 [ huò zài dàn xī ]

解释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舍人、观察亦保终吉,但资政气貌甚恶,祸只在旦夕。”

53细嚼慢咽 [ xì jiáo màn yàn ]

解释 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40章:“那匹刚刚病好的骡子,胃口准是还不开,看它那种细嚼慢咽的样子。”

54一刻千金 [ yī kè qiān jīn ]

解释 一刻:指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出处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55一年一度 [ yī nián yī dù ]

解释 谓每年一次。

出处 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56三年五载 [ sān nián wǔ zǎi ]

解释 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57东奔西走 [ dōng bēn xī zǒu ]

解释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出处 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58地久天长 [ dì jiǔ tiān cháng ]

解释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9天长日久 [ tiān cháng rì jiǔ ]

解释 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

60常年累月 [ chá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官灾、绑票、械斗。”

61年复一年 [ nián fù yī nián ]

解释 一年又一年。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62成年累月 [ ché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我那家左右没甚么可惦记的,平日的没事,还在这里成年累月的闲住着,何况来招呼姑娘呢?”

63旦夕之间 [ dàn xī zhī jiān ]

解释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出处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64漫条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释 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公子正在那里检点那些考具的东西,听见老爷的话,便过来规规矩矩,漫条斯理的说道:‘这话还得请父亲斟酌。’”

65猖獗一时 [ chāng jué yī shí ]

解释 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出处 周恩来《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曾经猖獗一时的法西斯党徒及其第五纵队的死期是一天一天逼近了。”

66猴年马月 [ hóu nián mǎ yuè ]

解释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无可指望的未来岁月。也作“驴年马月”、“牛年马月”。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

67穷年累月 [ qió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穷:尽;完。累:积累。穷年:年初到年终;整年。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连续不断;时间长久。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68老牛破车 [ lǎo niú pò chē ]

解释 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

出处 《宋书 颜延之传》:“常乘赢牛笨车,逢峻卤簿,即屏往道侧。”

69对酒当歌 [ duì jiǔ dāng gē ]

解释 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70古今中外 [ gǔ jīn zhōng wài ]

解释 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

出处 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

71日上三竿 [ rì shàng sān gān ]

解释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72日久年深 [ rì jiǔ nián shēn ]

解释 指日子久;时间长。

出处 明 无名氏《打韩通》:“我这病,年深日久,数个良医,不曾医的好。”

73兼程并进 [ jiān chéng bìng jìn ]

解释 兼、并:一倍;加倍。在一定的时间里比平常多走一倍的路。

出处 《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74千秋万岁 [ qiān qiū wàn suì ]

解释 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

75岁月蹉跎 [ suì yuè cuō tuó ]

解释 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

出处 明 许三阶《节侠记 闺忆》:“你我蓬飘岭南,岁月蹉跎,音书断绝。”

76积年累月 [ jī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积年:多年;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77瞠乎其后 [ chēng hū qí hòu ]

解释 瞠:瞪眼。在后面直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

出处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78万古千秋 [ wàn gǔ qiān qiū ]

解释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出处 唐 周朴《望中怀古》:“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79亘古通今 [ gèn gǔ tōng jīn ]

解释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出处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80十年窗下 [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

解释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81有朝一日 [ yǒu zhāo yī rì ]

解释 朝:日;天。指将来有一天。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82积日累月 [ jī rì lěi yuè ]

解释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出处 宋 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若积日累月,万机之微,所失可胜言耶!”

83紧打慢敲 [ jǐn dǎ màn qiāo ]

解释 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84经年累月 [ jī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出处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85缓步代车 [ huǎn bù dài chē ]

解释 缓:舒缓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出处 唐·魏徴《隋书·刘炫传自赞》:“玩文史以恰神,阅鱼鸟以散虑,观省野物,登临园沼,缓步代车,无事为责。”

86苦心积虑 [ kǔ xīn jī lǜ ]

解释 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

出处 《清史稿·文苑传·申涵光》:“孙奇逢谓其苦心积虑,阅历深而动忍孰。”

87计日可待 [ jì rì kě dài ]

解释 指为期不远。

出处 明 海瑞《治黎策》:“夫以万全之力,视此直狐兔耳。其束身系颈,计日可待也。”

88酒余茶后 [ jiǔ yú chá hòu ]

解释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出处 鲁迅《集外集拾遗 帮助文学与帮闲文学》:“但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小说是给人消闲的,是为酒余茶后之用。”

89命在旦夕 [ mìng zài dàn xī ]

解释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出处 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90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91日出三竿 [ rì chū sān gān ]

解释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92青山不老 [ qīng shān bù lǎo ]

解释 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后报。”

93万世无疆 [ wàn shì wú jiāng ]

解释 形容年代久远。

出处 《书 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94万年无疆 [ wàn nián wú jiāng ]

解释 形容年代久远。同“万世无疆”。

出处 宋 陈师道《代贺兴龙节表》:“庶邦有众,愿效忠臣之心,万年无疆,请祝圣人之寿。”

95以日为年 [ yǐ rì wéi nián ]

解释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出处 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下风倾首,以日为年。”

96只争旦夕 [ zhī zhēng dàn xī ]

解释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97咄嗟便办 [ duō jiē biàn bàn ]

解释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98年深岁久 [ nián shēn suì jiǔ ]

解释 时间久远地过去。

出处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老娘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个,这等年深岁久的事,那时记得。”

99日不我与 [ rì bù wǒ yǔ ]

解释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过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