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美女跳舞跳的好的成语

形容美女跳舞跳的好的成语


1美不胜收 [ měi bù shèng shōu ]

解释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2载歌载舞 [ zài gē zài wǔ ]

解释 载:又、且。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3轻歌曼舞 [ qīng gē màn wǔ ]

解释 轻:轻快;慢:体态柔美。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出处 《群音类选 玉如意记 赏月登仙》:“助人间才子佳人兴,轻歌慢舞,任星移斗横。”

4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释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5歌舞升平 [ gē wǔ shēng píng ]

解释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出处 元 陆文圭《词源>跋》:“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

6婀娜多姿 [ ē nuó duō zī ]

解释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7翩翩起舞 [ piān piān qǐ wǔ ]

解释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出处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8袅袅婷婷 [ niǎo niǎo tíng tíng ]

解释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9不舞之鹤 [ bù wǔ zhī hè ]

解释 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

10长袖善舞 [ cháng xiù shàn wǔ ]

解释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11歌莺舞燕 [ gē yíng wǔ yàn ]

解释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出处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12百兽率舞 [ bǎi shòu shuài wǔ ]

解释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出处 《尚书 舜典》:“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13婆娑起舞 [ pó suō qǐ wǔ ]

解释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出处 《尔雅》:“婆娑,舞也。”

14清歌曼舞 [ qīng gē màn wǔ ]

解释 清亮的歌声,柔美的舞蹈。

出处 瞿秋白《乱弹·代序》:“‘乾嘉以降’不久,昆曲的清歌曼舞的绮梦,给红巾长毛的‘叛贼’揭乱了。”

15矫若游龙 [ jiǎo ruò yóu lóng ]

解释 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出处 明 梅鼎祚《玉合记 义姤》:“看他矫若游龙,超逾集乌。……夜月红楼,树下霓裳出月。是好舞也。”

16缓歌慢舞 [ huǎn gē màn wǔ ]

解释 缓:柔软。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17妙舞清歌 [ miào wǔ qīng gē ]

解释 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

出处 宋·秦观《一丛花》:“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18凤舞鸾歌 [ fèng wǔ luán gē ]

解释 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两支曲名。

出处 唐·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凤舞鸾歌兮俨欲飞,披烟弄月兮宵未归。”

19凤歌鸾舞 [ fèng gē luán wǔ ]

解释 神鸟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

出处 宋·赵善括《醉蓬莱》词:“桂子兰孙,凤歌鸾舞,介我公眉寿。”

20吹弹歌舞 [ chuī tán gē wǔ ]

解释 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出处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居士,如今那高楼上吹弹歌舞,饮酒欢娱,敢管待那士大夫哩。”

21酣歌恒舞 [ hān gē héng wǔ ]

解释 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

出处 《尚书 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22伯歌季舞 [ bó gē jì wǔ ]

解释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否之损》:“秋风牵手,相提笑语。伯歌季舞,燕乐以喜。”

23缓歌缦舞 [ huǎn gē màn wǔ ]

解释 缓:柔软;缦:通“慢”。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出处 宋·李纲《荔枝词》集句:“沉香亭北倚栏杆,缓歌缦舞凝丝竹。”

24矫若惊龙 [ jiǎo ruò jīng lóng ]

解释 矫:强劲。强劲得像惊龙一样。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出处 《晋书 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5鸾回凤翥 [ luán huí fèng zhù ]

解释 形容舞姿优美。

出处 前蜀·牛希济《临江仙》:“风引宝衣疑欲舞,鸾回凤翥堪惊。”

26翥凤翔鸾 [ zhù fèng xiáng luán ]

解释 盘旋飞举的凤凰。常比喻美妙的舞姿。

出处 明梁辰鱼《浣纱记 演舞》:“舞所以导人沉滞,故春风起于筵上,夜有聚于楼头,古有翥凤翔鸾,萦尘集羽,折腰翘袖,《激楚》《阳阿》,俱要俯仰应声,抑扬合节。”

27亲密无间 [ qīn mì wú jiàn ]

解释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28名不副实 [ míng bù fù shí ]

解释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出处 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29沾沾自喜 [ zhān zhān zì xǐ ]

解释 沾沾:轻浮的;自鸣得意的样子。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30眉飞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释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31粉饰太平 [ fěn shì tài píng ]

解释 粉饰:粉刷装饰;太平:社会平安兴旺。把黑暗混乱的社会局面装扮成太平盛世。

出处 宋 蔡絛《车铁围山丛谈》:“当是时,方粉饰太平,务复古礼制。”

32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释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 《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3张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解释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34欢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释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 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35群魔乱舞 [ qún mó luàn wǔ ]

解释 成群的魔鬼乱蹦乱跳。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出处 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在乌云密布群魔乱舞的日子里,为了纯朴的老农,昂首挺立,用自己的行动为人们谱写了一首悲壮的正气之歌!”

36多才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解释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37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38莺歌燕舞 [ yīng gē yàn wǔ ]

解释 黄莺歌唱;燕子跳舞。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

出处 宋 苏轼《报锦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39沉鱼落雁 [ chén yú luò yàn ]

解释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40徇私舞弊 [ xùn sī wǔ bì ]

解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41舞文弄墨 [ wǔ wén nòng mò ]

解释 舞:弄;墨:文笔。形容玩弄文字技巧。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42营私舞弊 [ yíng sī wǔ bì ]

解释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43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解释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出处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44舞弊营私 [ wǔ bì yíng sī ]

解释 舞:玩弄;弊:指坏事;营:谋求。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出处 《汉书 翟方进传》:“施奏咸与逄信邪枉贪污,营私多利。”

45鼓舞人心 [ gǔ wǔ rén xīn ]

解释 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出处 汉·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从者,号令乎?”

46千娇百媚 [ qiān jiāo bǎi mèi ]

解释 娇:美丽可爱;媚:美好。旧时形容女子长得美好。

出处 唐 张鷟《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47项庄舞剑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

解释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处 清·刘坤一《致张香涛书》:“[定兴]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淮山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项庄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48山鸡舞镜 [ shān jī wǔ jìng ]

解释 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出处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很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

49自我欣赏 [ zì wǒ xīn shǎng ]

解释 指自己欣赏自己。

出处 王朔《无人喝彩》:“韩丽婷端着两盘拌好的凉菜出来,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赏着:‘色香还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50公子王孙 [ gōng zǐ wáng sūn ]

解释 指王公贵族子弟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51龙蛇飞舞 [ lóng shé fēi wǔ ]

解释 见“龙蛇飞动”。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举起笔来,刷、刷、刷如龙蛇飞舞一般,一连写了几句。”

52鼓舞欢欣 [ gǔ wǔ huān xīn ]

解释 同“欢欣鼓舞”。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个鼓舞欢欣,出门上马而去。”

53绰约多姿 [ chuò yuē duō zī ]

解释 绰约:姿态优美的样子。形容女子体态的美。

出处 唐 蒋防《霍小玉传》:“年可四十余,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54飘飘欲仙 [ piāo piāo yù xiān ]

解释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55舞文弄法 [ wǔ wén nòng fǎ ]

解释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

56舞笔弄文 [ wǔ bǐ nòng wén ]

解释 犹舞文弄墨。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

57札手舞脚 [ zhá shǒu wǔ jiǎo ]

解释 犹言动手动脚。形容不规矩、不稳重。

出处 明·无名氏《双林坐化》第一折:“好一个配猴儿日的,札手舞脚的,恰便似个活螃蟹。”

58歌楼舞榭 [ gē lóu wǔ xiè ]

解释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出处 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

59歌台舞榭 [ gē tái wǔ xiè ]

解释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出处 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0能歌善舞 [ néng gē shàn wǔ ]

解释 擅长歌舞。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不论才人、美人、嫔妃、彩女,或有色有才,能歌善舞,稍有一技可见者,许报名到显仁宫自献。”

61舞词弄札 [ wǔ cí nòng zhá ]

解释 犹言舞文弄墨。

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曲笔》:“其有舞词弄札,饰非文过,若王隐,虞预毁辱相凌,子野、休文释纷相谢。”

62舞榭歌楼 [ wǔ xiè gē lóu ]

解释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

出处 宋 沈唐《望海潮》词:“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待强巴劫深宅大院,怎知道摧折了舞榭歌楼?”

63舞榭歌台 [ wǔ xiè gē tái ]

解释 供歌舞用的台榭。

出处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4弄法舞文 [ nòng fǎ wǔ wén ]

解释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出处 《史记 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

65舞文玩法 [ wǔ wén wán fǎ ]

解释 见“舞文弄法”。

出处 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假使真只胡涂,倒还不失为胡涂人,但他是知道舞文玩法的。”

66村歌社舞 [ cūn gē shè wǔ ]

解释 指民间歌舞。

出处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67舞爪张牙 [ wǔ zhǎo zhāng yá ]

解释 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

出处 元·李文蔚《张子房祀桥进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张牙,将你来拦定。”

68鸡鸣起舞 [ jī míng qǐ wǔ ]

解释 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出处 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

69舞凤飞龙 [ wǔ fèng fēi lóng ]

解释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出处 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裹山川。”

70莺吟燕舞 [ yīng yín yàn wǔ ]

解释 见“莺歌燕舞”。

出处 宋·卢炳《满江红·贺赵县丞》:“日丽风和熏协气,莺吟燕舞皆欢意。”

71莺歌蝶舞 [ yīng gē dié wǔ ]

解释 同“莺歌燕舞”。

出处 唐·鲍君徽《惜花吟》诗:“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72神飞色舞 [ shén fēi sè wǔ ]

解释 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采烈。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2回:“正想虔诵经文,却不知怎的心上总是七上八下,一会儿神飞色舞,一会儿肉跳心惊,对着经文一句也念不下去。”

73龙翔凤舞 [ lóng xiáng fèng wǔ ]

解释 犹言龙飞凤舞。

出处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山势自西北来,如龙翔凤舞,掀腾而下,至凤凰山止。”

74燕舞莺歌 [ yàn wǔ yīng gē ]

解释 见“燕舞莺啼”。

出处 宋·朱淑真《春日行》:“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

75燕舞莺啼 [ yàn wǔ yīng tí ]

解释 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时正值暮春天气,只见一路上有的是红桃绿柳,燕舞莺啼。”

76意气相合 [ yì qì xiāng hé ]

解释 意气: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处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诗:“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77清歌妙舞 [ qīng gē miào wǔ ]

解释 指清亮的歌声,美妙的舞蹈。

出处 唐 宋之问《有所思》:“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78涂歌巷舞 [ tú gē xiàng wǔ ]

解释 同“涂歌里抃”。

出处 明·袁宗道《顾使君考绩序》:“一温然长者,兀坐而泣之,可立使民涂歌巷舞。”

79酣歌醉舞 [ hān gē zuì wǔ ]

解释 见“酣歌恒舞”。

出处 茅盾《血战后一周年》:“不见他们朝朝暮暮酣歌醉舞么?”

80揎拳舞袖 [ xuān quán wǔ xiù ]

解释 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又有一班猛勇骁悍之辈,揎拳舞袖,说强夸胜,自称好汉,相见了便觉分外兴高,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

81笔歌墨舞 [ bǐ gē mò wǔ ]

解释 指文笔奇妙精采。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82舞弄文墨 [ wǔ nòng wén mò ]

解释 亦作“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

出处 《隋书·王世充传》:“善敷奏,明习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83抃风舞润 [ biàn fēng wǔ rùn ]

解释 抃:鼓掌;润:雨水。如燕在风中飞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比喻意气相合。

出处 《宋书·孔觊传》:“觊逊业之举,无闻于乡部;惰游之贬,有编于疲农。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舞润,凭附弥年。”

84舞裙歌扇 [ wǔ qún gē shàn ]

解释 见“舞衫歌扇”。

出处 宋·晁补之《南歌子》词:“东园捶鼓赏新醅,唤取舞裙歌扇,探春回。”

85舞衫歌扇 [ wǔ shān gē shàn ]

解释 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

出处 宋 苏轼《朝云》:“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86支手舞脚 [ zhī shǒu wǔ jiǎo ]

解释 犹言指手画脚。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王悛有了酒意,做出财主的样式,支手舞脚的发挥。”

87鸾歌凤舞 [ luán gē fèng wǔ ]

解释 比喻美妙的歌舞。

出处 《山海经 大荒南经》:“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88载歌且舞 [ zǎi gē qiě wǔ ]

解释 见“载歌载舞”。

出处 《乐府诗集·北齐南郊乐歌·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89鹊笑鸠舞 [ què xiào jiū wǔ ]

解释 喜鹊欢叫,斑鸠飞舞。旧时用作喜庆的祝辞。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六:“鹊笑鸠舞,来遗我酒。”

90喜跃抃舞 [ xǐ yuè biàn wǔ ]

解释 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出处 《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91违条舞法 [ wéi tiáo wǔ fǎ ]

解释 见“违条犯法”。

出处 宋·苏轼《论纲梢欠折利害状》:“一般点检,即二十九只船皆须住岸伺候,显是违条舞法,析文破敕。”

92欢忻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释 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故因名以劝实,因文以全质,而天下欢忻鼓舞于敦实崇质之中。”

93选歌试舞 [ xuǎn gē shì wǔ ]

解释 见“选色征歌”。

出处 宋·周密《露华·次张岫云韵》:“选歌试舞,连宵恋醉珍丛。”

94选舞征歌 [ xuǎn wǔ zhēng gē ]

解释 见“选色征歌”。

出处 清·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布衣天子哭荒陵,选舞征歌好中兴。”

95醉舞狂歌 [ zuì wǔ kuáng gē ]

解释 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出处 宋·范成大《玉楼春》词:“蓝桥仙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

96婀娜妩媚 [ ē nuó wǔ mèi ]

解释 婀娜:轻盈柔美;妩媚:姿态美好。轻盈柔美的姿态

出处 曹靖华《小跋》:“一串串盛开的藤花,满吊枝头,迎风摇曳,婀娜妩媚。”

97凤仪兽舞 [ fèng yí shòu wǔ ]

解释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出处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98鸾飞凤舞 [ luán fēi fèng wǔ ]

解释 形容祥瑞和平的环境。

出处 《山海经 海内经》:“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见则天下和。”

99鼓舞欢忻 [ gǔ wǔ huān xīn ]

解释 同“欢欣鼓舞”。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