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将要结束的成语

形容将要结束的成语


1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解释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 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2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解释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3万事大吉 [ wàn shì dà jí ]

解释 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大吉:很吉利。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明州大梅祖镜地英禅师》:“岁朝把笔,万事大吉,急急如律令。”

4掌上明珠 [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

解释 手掌中的夜明珠。比喻极受钟爱的子女。

出处 晋 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5电光石火 [ diàn guāng shí huǒ ]

解释 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极快。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6百般刁难 [ bǎi bān diāo nàn ]

解释 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刁难;故意给人为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出处 慕湘《晋阳秋》第21章:“一旦检查出贵重的财货,总要百般刁难地盘诘。”

7稍纵即逝 [ shāo zòng jí shì ]

解释 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 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若宽而生玩,则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复食,稍纵即逝,恐不可挽。”

8艰苦卓绝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释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9草草了事 [ cǎo cǎo liǎo shì ]

解释 草草:草率;马虎;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结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出处 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为友人写《心经》毕,尚余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

10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解释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出处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11鸣金收兵 [ míng jīn shōu bīng ]

解释 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12日月如梭 [ rì yuè rú suō ]

解释 日和月像穿梭似地运行。比喻光阴过得快。

出处 宋 高登《东溪集 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13不了了之 [ bù liǎo liǎo zhī ]

解释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 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14卧虎藏龙 [ wò hǔ cáng lóng ]

解释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15残兵败将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解释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

出处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16功德圆满 [ gōng dé yuán mǎn ]

解释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出处 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17戛然而止 [ jiá rán ér zhǐ ]

解释 戛然:像声词。声音突然停止。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满场生旦净末,同声一个曲牌,也听不来南腔北调,只觉得如出一口。唱了几套,戛然而止。”

18晓行夜宿 [ xiǎo xíng yè sù ]

解释 天亮启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晓行: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夜宿无辞惮。”

19治国安民 [ zhì guó ān mín ]

解释 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20孤行己见 [ gū xíng jǐ jiàn ]

解释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21冗词赘句 [ rǒng cí zhuì jù ]

解释 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22箭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解释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永祥看他们箭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23绵绵不绝 [ mián mián bù jué ]

解释 指连续不断。

出处 《逸周书 和寤》:“绵绵不绝,蔓蔓若何?”

24草率了事 [ cǎo shuài liǎo shì ]

解释 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出处 丰子恺《梦耶真耶》:“当时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

25草率收兵 [ cǎo shuài shōu bīng ]

解释 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工作,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要‘草率收兵’。”

26剑胆琴心 [ jiàn dǎn qín xīn ]

解释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 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27失魂丧魄 [ shī hún sàng pò ]

解释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出处 元 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28堤溃蚁孔 [ dī kuì yǐ kǒng ]

解释 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29秀而不实 [ xiù ér bù shí ]

解释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30珍禽奇兽 [ zhēn qín qí shòu ]

解释 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出处 《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31江山如画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解释 江山:山河;常指国土。山河美如图画。

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2水火无情 [ shuǐ huǒ wú qíng ]

解释 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

出处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

33搅海翻江 [ jiǎo hǎi fān jiāng ]

解释 搅:搅拌;翻:翻腾。江海翻腾。比喻声势或力量很大。

出处 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振乾坤雷鼓鸣,走金蛇电影开,他那里撼岭巴山,搅海翻江,倒树摧崖。”

34月缺花残 [ yuè quē huā cán ]

解释 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

出处 唐 温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35意气相得 [ yì qì xiāng dé ]

解释 形容志趣极其相合。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36封刀挂剑 [ fēng dāo guà jiàn ]

解释 比喻运动员结束竞技生涯,不再参加正式比赛。

出处 《羊城晚报》1984.8.25:“中国女排完成‘三连冠’伟业之后,队伍将作小的调整。据悉二十七岁的老大姐周晓兰和队长张蓉芳将要封刀挂剑。”

37情意绵绵 [ qíng yì mián mián ]

解释 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出处 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

38龙生九种 [ lóng shēng jiǔ zhǒng ]

解释 见“龙生九子”。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此九个杂种?’敖顺道:‘从所谓龙生九种,各种有别。’”

39冰壶秋月 [ bīng hú qiū yuè ]

解释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出处 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40放牛归马 [ fàng niú guī mǎ ]

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41孔席不暖 [ kǒng xí bù nuǎn ]

解释 亦作“孔席不㈣”。谓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出处 东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42文章山斗 [ wén zhāng shān dòu ]

解释 谓文章为人所宗仰。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出处 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43斗升之水 [ dǒu shēng zhī shuǐ ]

解释 比喻微薄的资助。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44马水车龙 [ mǎ shuǐ chē lóng ]

解释 犹言车水马龙。

出处 清·黄瘦竹《梦影录>题词》:“即今马水车龙地,曾是青撛白骨场。”

45完事大吉 [ wán shì dà jí ]

解释 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出处 庐隐《东京小品》:“用肥皂乱擦了一遍,又跳到池子里洗了洗,就算完事大吉。”

46风尘外物 [ fēng chén wài wù ]

解释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47宿水餐风 [ xiǔ shuǐ cān fēng ]

解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想当初关山万重,赋闲君今朝堪讽,也强似那宿水餐风。”

48返老归童 [ fǎn lǎo guī tóng ]

解释 见“返老还童”。

出处 《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49物极必返 [ wù jí bì fǎn ]

解释 见“物极必反”。

出处 宋·朱熹《近思录·道体》:“《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之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是。”

50杀一利百 [ shā yī lì bǎi ]

解释 见“杀一砺百”。

出处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51画水镂冰 [ huà shuǐ lòu bīng ]

解释 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 汉 桓谭《新论》:“画水镂冰,与时消释。”

52委重投艰 [ wěi zhòng tóu jiān ]

解释 委:委托、托付。指委以重任,授予艰难使命。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表答用先世语》:“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辞乎?”

53难鸣孤掌 [ nán míng gū zhǎng ]

解释 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出处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兴利除害,奈随声附和者,讥不识时,则一薛居洲难鸣孤掌。”

54民和年稔 [ mín hé nián rěn ]

解释 犹言民乐年丰。

出处 《后汉书·孝桓帝纪》:“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

55将无作有 [ jiāng wú zuò yǒu ]

解释 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不要你将无来作有,则要你依前来依后。”

56更仆难终 [ gèng pú nán zhōng ]

解释 同“更仆难数”。

出处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凡此之类,更仆难终。”

57魄荡魂飞 [ pò dàng hún fēi ]

解释 形容惊恐万状。

出处 《黑籍冤魂》第三回:“到如今烟鬼满天下,闻得国家要行禁烟的命令,都吓得魄荡魂飞。”

58黔驴技孤 [ qián lǘ jì gū ]

解释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同“黔驴之技”。

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妾妇之道》:“腐鼠堪惊,黔驴技孤。”

59得而复失 [ dé ér fù shī ]

解释 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60见羹见墙 [ jiàn gēng jiàn qiáng ]

解释 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李固传》。后用以谓对圣贤的思慕。

出处 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李固传》。

61归马放牛 [ guī mǎ fàng niú ]

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62寡情薄意 [ guǎ qíng báo yì ]

解释 缺少情意。

出处 《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63原原委委 [ yuán yuán wěi wěi ]

解释 原原本本。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且说这段故事出在那个地方,甚么人家,怎的起头,怎的了结?看官不要性急,待小子原原委委说来。”

64口多食寡 [ kǒu duō shí guǎ ]

解释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出处 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65食不充口 [ shí bù chōng kǒu ]

解释 见“食不餬口”。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66此恨绵绵 [ cǐ hèn mián mián ]

解释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7有根有苗 [ yǒu gēn yǒu miáo ]

解释 有根据,有线索。

出处 《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这事虽奇,却还有根有苗,想得起来。”

68兽聚鸟散 [ shòu jù niǎo sàn ]

解释 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69酌古参今 [ zhuó gǔ cān jīn ]

解释 见“酌古斟今”。

出处 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70贯盈恶稔 [ guàn yíng è rěn ]

解释 犹言恶贯满盈。

出处 《隋书·炀帝纪下》:“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71种学绩文 [ zhòng xué jì wén ]

解释 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出处 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蕃其有。”

72龙跳虎卧 [ lóng tiào hǔ wò ]

解释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73心如刀搅 [ xīn rú dāo jiǎo ]

解释 犹心如刀割。

出处 元·汤氏《赛鸿秋·北》套曲:“废了经史,弃了霜毫,每日家闷恹恹如痴似醉魂暗消,额似锥剜,心如刀搅,无语寂寥。”

74户告人晓 [ hù gào rén xiǎo ]

解释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出处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梁节姑姊》:“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

75张袂成帷 [ zhāng mèi chéng wéi ]

解释 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出处 汉·刘向《说苑·奉使》:“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76墨突不黔 [ mò tū bù qián ]

解释 见“墨突”。

出处 东汉·班固《答宾戏》:“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77帷灯箧剑 [ wéi dēng qiè jiàn ]

解释 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同“帷灯匣剑”。

出处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如帷灯箧剑。如暮鼓晨钟,隐隐约约,莫非正喻相关,真正令我难解。”

78珠翠之珍 [ zhū cuì zhī zhēn ]

解释 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出处 三国魏 曹植《七启》:“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79奸掳烧杀 [ jiān lǔ shāo shā ]

解释 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这叫做假行仁义,收买人心。等他一占了开封,就会奸掳烧杀,无恶不作。’”

80飞文染翰 [ fēi wén rǎn hàn ]

解释 挥笔疾书。

出处 《旧五代史 唐书 卢程传》:“承业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81句斟字酌 [ jù zhēn zì zhuó ]

解释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一卷:“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82语近词冗 [ yǔ jìn cí rǒng ]

解释 谓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出处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三》:“翟公巽谓范蔚宗书语近词冗,事多注见。”

83墙高基下 [ qiáng gāo jī xià ]

解释 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出处 《北史·序传·李僧伽》:“时郑子默有名于世,僧伽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郭林宗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84绵言细语 [ mián yán xì yǔ ]

解释 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85苗而不秀 [ miáo ér bù xiù ]

解释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86甘心情原 [ gān xīn qíng yuán ]

解释 谓完全愿意。

87夕惕若厉 [ xī tì ruò lì ]

解释 若:如;厉:危。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出处 《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88铸甲销戈 [ zhù jiǎ xiāo gē ]

解释 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出处 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89稔恶盈贯 [ rěn è yíng guàn ]

解释 指所积罪恶之多,达于极点。

出处 章炳麟《讨满洲檄》:“我中华亦有流寇之难,讨伐不时,将帅亟易,遂得使虏穷凶极恶,肆其驰突,外劫朝鲜,内围京邑,稔恶盈贯,亦陨其命。”

90稔恶藏奸 [ rěn è cáng jiān ]

解释 长期作恶,包藏祸心。

出处 《清史稿 世宗纪》:“丙申,上以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稔恶藏奸,终为边患,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征讨准噶尔。”

91实逼处此 [ shí bī chǔ cǐ ]

解释 指为情势所迫,不得不这样。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92童牛角马 [ tóng niú jiǎo mǎ ]

解释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出处 汉 扬雄《太玄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93散灰扃户 [ sàn huī jiōng hù ]

解释 ①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②旧时因以“散灰扃户”讥讽防闲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

出处 《旧唐书·李益传》:“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

94今夕何夕 [ jīn xī hé xī ]

解释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出处 《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