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半什么半什么的成语

形容半什么半什么的成语


1半信半疑 [ bàn xìn bàn yí ]

解释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2半推半就 [ bàn tuī bàn jiù ]

解释 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3半吞半吐 [ bàn tūn bàn tǔ ]

解释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五卷:“仿王孟以为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

4半真半假 [ bàn zhēn bàn jiǎ ]

解释 一半真情;一半假意。不是完全真实的。

出处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半真半假乔摸样,宜嗔宜喜娇情况,知疼知热俏心肠。”

5半吐半露 [ bàn tǔ bàn lù ]

解释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出处 《红楼梦》第五十回:“因贾母尚未说明,自已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了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

6半生半熟 [ bàn shēng bàn shú ]

解释 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出处 元 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魏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

7半疑半信 [ bàn yí bàn xìn ]

解释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8半青半黄 [ bàn qīng bàn huáng ]

解释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一卷:“只为明得不尽,若明得尽,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彻,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谓真知也。”

9半新半旧 [ bàn xīn bàn jiù ]

解释 指不新不旧。

出处 《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次日,宝玉贾兰换了半新半旧的衣服,欣然过来见了王夫人。”

10半上半下 [ bàn shàng bàn xià ]

解释 指两可之间。

出处 《朱子全书》卷十:“三年无改,谓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当改者,但不可匆遽急改之。”又卷十九:“微子去却易,比干则索性死,他(箕子)在半上半下处,最是难。”

11半饥半饱 [ bàn jī bàn bǎo ]

解释 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12半丝半缕 [ bàn sī bàn lǚ ]

解释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出处 清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半间半界 [ bàn gān bàn gà ]

解释 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出处 参见“半间不界”。

14半路出家 [ bàn lù chū jiā ]

解释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15一鳞半爪 [ yī lín bàn zhǎo ]

解释 鳞:鱼类的鳞片。爪:鸟兽的脚趾。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只显露出部分鳞片和几只爪。

出处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16一官半职 [ yī guān bàn zhí ]

解释 一定的官衔职位。多指比较低微的头衔职称。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17装腔作势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解释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 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18一年半载 [ yī nián bàn zǎi ]

解释 约计一年或半年。表示时间不长。

出处 元 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将军,你且耐心者。不过一年半载,众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19称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释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 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20直截了当 [ zhí jié liǎo dàng ]

解释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21半老徐娘 [ bàn lǎo xú niáng ]

解释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出处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22一星半点 [ yī xīng bàn diǎn ]

解释 形容极少。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一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

23事半功倍 [ shì bàn gōng bèi ]

解释 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24徐娘半老 [ xú niáng bàn lǎo ]

解释 指中年妇女虽不再娇美;但尚有风韵。后泛指有风韵的妇女已过中年。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

出处 《南史 后妃传下 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25死气沉沉 [ sǐ qì chén chén ]

解释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26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解释 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27半壁江山 [ bàn bì jiāng shān ]

解释 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

出处 清 蒋士铨《冬青树 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28半夜三更 [ bàn yè sān gēng ]

解释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29半死不活 [ bàn sǐ bù huó ]

解释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30半身不遂 [ bàn shēn bù suí ]

解释 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出处 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31含糊不清 [ hán hú bù qīng ]

解释 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

出处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

32毁誉参半 [ huǐ yù cān bàn ]

解释 说坏话的和说好话的各占一半。表示对人的评价没有一致的意见。

出处 梁启超《管子传·自序》:“管子亦毁誉参半。”

33不上不下 [ bù shàng bù xià ]

解释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34半斤八两 [ bàn jīn bā liǎng ]

解释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

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35半面不忘 [ bàn miàn bù wàng ]

解释 半面:见过面。见过面就不遗忘。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 《北齐书 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36不死不活 [ bù sǐ bù huó ]

解释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37半工半读 [ bàn gōng bàn dú ]

解释 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出处 萧乾《落日》:“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

38一针一线 [ yī zhēn yī xiàn ]

解释 一根针;一条线。比喻极细小的或不值钱的东西。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39半壁河山 [ bàn bì hé shān ]

解释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出处 清 钮琇《觚剩 虎林军营唱和》:“昊《怀古》四首《咏岳忠武》云:‘将军野战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撑。’”

40一言半语 [ yī yán bàn yǔ ]

解释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41来处不易 [ lái chù bù yì ]

解释 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经过了艰苦努力。

出处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2深更半夜 [ shēn gēng bàn yè ]

解释 深夜。

出处 元 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43疑信参半 [ yí xìn cān bàn ]

解释 怀疑相信各占一半。

出处 宋 魏了翁《江陵别安抚书》:“少之时,有言人之簠簋不饰者,辄咎其诬人;迨稍涉世,疑信参半,今则信其有是人也。”

44半壁山河 [ bàn bì shān hé ]

解释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出处 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

45半死半活 [ bàn sǐ bàn huó ]

解释 半死:接近死亡。不死不活,形容被折磨得很惨或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刊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半活的人,都收监了。”

46半死半生 [ bàn sǐ bàn shēng ]

解释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出处 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47力倍功半 [ lì bèi gōng bàn ]

解释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 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48半生不熟 [ bàn shēng bù shú ]

解释 半:不完全。指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出处 茅盾《过封锁线》:“五个中间的老徐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广府话。”

49半路修行 [ bàn lù xiū xíng ]

解释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出处 参见“半路出家”。

50半心半意 [ bàn xīn bàn yì ]

解释 半:不完全。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热心地,只是敷衍应付。

出处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51半懂不懂 [ bàn dǒng bù dǒng ]

解释 不十分懂。

出处 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52半部论语 [ bàn bù lún yǔ ]

解释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53半截入土 [ bàn jié rù tǔ ]

解释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出处 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

54一言半辞 [ yī yán bàn cí ]

解释 见“一言半语”。

出处 《史记·魏公子列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55夜半三更 [ yè bàn sān gēng ]

解释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半夜。指深夜。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八回:“那一个?夜半三更,大呼小叫。”

56一时半霎 [ yī shí bàn shà ]

解释 犹一时半刻。

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57黑更半夜 [ hēi gēng bàn yè ]

解释 指深夜。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有好差使派了别人;这样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没良心的忘八羔子!”

58土埋半截 [ tǔ mái bàn jié ]

解释 比喻活不了多久。

出处 萧乾《皈依》:“别瞧我土埋半截儿,我还稀罕我这条老命呢。”

59黑天半夜 [ hēi tiān bàn yè ]

解释 指深更半夜。

出处 马烽《三年早知道》:“一个老汉说:‘黑天半夜怕什么!红星社不会有人来。’”

60事半功百 [ shì bàn gōng bǎi ]

解释 同“事半功倍”。

出处 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61一点半点 [ yī diǎn bàn diǎn ]

解释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

62三更半夜 [ sān gēng bàn yè ]

解释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出处 《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63东南半壁 [ dōng nán bàn bì ]

解释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出处 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64减师半德 [ jiǎn shī bàn dé ]

解释 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出处 宋 陈善《扪虱新话 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又所谓减师半德也耶!”

65半涂而罢 [ bàn tú ér bà ]

解释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出处 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66半涂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解释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出处 参见“半途而废”。

67半文半白 [ bàn wén bàn bái ]

解释 亦作“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

出处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主要的缺点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

68半文不白 [ bàn wén bù bái ]

解释 见“半文半白”。

出处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来信》:“半文不白,半死不活的语言,对于大众仍旧是不顺的。”

69一男半女 [ yī nán bàn nǚ ]

解释 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70半明半暗 [ bàn míng bàn àn ]

解释 光线不充足。

出处 余华《活着》:“灯光在他脸上一闪一闪,那张脸半明半暗,他弓着背咳嗽连连。”

71半上落下 [ bàn shàng luò xià ]

解释 犹半途而废。

出处 《朱子全书》卷十五:“圣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又卷九:“人各有个知识,须是推致而极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终不济事。”

72半梦半醒 [ bàn mèng bàn xǐng ]

解释 谓睡眠尚未清醒。

出处 《卖命·半梦半醒》:“说来说去,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做了些甚么呢?”

73片鳞半爪 [ piàn lín bàn zhǎo ]

解释 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出处 清·陈田《明诗纪事·孙宜》:“余观其诗,剽拟字句,了无意味,求杜之片鳞半爪不可得。”

74得失参半 [ dé shī cān bàn ]

解释 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

75一时半晌 [ yī shí bàn shǎng ]

解释 犹一时半刻。

出处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人生死则在一时半晌。你叫我断了金波绿酿,却不等闲的虚度时光。”

76半痴不颠 [ bàn chī bù diān ]

解释 痴:呆傻;颠:同癫,疯癫。装疯卖傻的意思。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痴不颠的惯与丫环们打诨,所以上下都喜欢他。

77一差半错 [ yī chà bàn cuò ]

解释 变故,差错。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就是桂姐有些一差半错,不干小的事。”

78半半拉拉 [ bàn bàn lā lā ]

解释 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出处 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

79物力维艰 [ wù lì wéi jiān ]

解释 物:物资;力:财力;维:是;艰:困难。指财物来之不易。

出处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0一言半字 [ yī yán bàn zì ]

解释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出处 《三遂平妖传》第二回:“袁公此时那有心情回答他一言半字,舒着双臂拉开,径奔石床上,取了如意册儿,翻身复上天门。”

81一言半句 [ yī yán bàn jù ]

解释 见“一言半语”。

出处 《朱子语类》卷十一:“近来学者有一种则舍去册子,却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见道理。”

82一阶半职 [ yī jiē bàn zhí ]

解释 同“一阶半级”。

出处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便博得一介半职,何足算,不堪题。”

83一阶半级 [ yī jiē bàn jí ]

解释 阶、级:是封建时代的等级品位。指非常低微的官职。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84一长半短 [ yī cháng bàn duǎn ]

解释 见“一长二短”。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回:“倘有一长半短,岂不于我的风水也有关碍?”

85寸丝半粟 [ cùn sī bàn sù ]

解释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极!”

86一肢半节 [ yī zhī bàn jié ]

解释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出处 明·袁宗道《读孟子》:“三代而下,市鲜中行,得乡愿之一肢半节,皆足以成世。”

87一知半见 [ yī zhī bàn jiàn ]

解释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出处 清·方以智《东西均·道艺》:“讵知后世之门庭张网者,偶窃一知半见,谓人悟门,便住门限上,登曲录床,此生不可复下。”

88一支半节 [ yī zhī bàn jié ]

解释 谓一小部分。

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明也。”

89一丝半粟 [ yī sī bàn sù ]

解释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儿子不能挣得一丝半粟孝敬父亲,到要破费了父亲的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

90鹤知夜半 [ hè zhī yè bàn ]

解释 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

91半低不高 [ bàn dī bù gāo ]

解释 中等;不高不矮。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我们行户人家,到是养成个半低不高的丫头。”

92趁心像意 [ chèn xīn xiàng yì ]

解释 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趁,通“称”。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93半斤八面 [ bàn jīn bā miàn ]

解释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重量相等。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亦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半斤对八两”。

94一些半些 [ yī xiē bàn xiē ]

解释 形容极少。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

95半半路路 [ bàn bàn lù lù ]

解释 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96一班半点 [ yī bān bàn diǎn ]

解释 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出处 宋·黄庭坚《望远行》词:“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二出:“近日来与小生有一班半点之事,争奈撇不下此妇人。”

97思过半矣 [ sī guò bàn yǐ ]

解释 指已领悟大半或事情已获大部解决。

出处 《周易·系辞》:“知者观其蒃辞,则思过半矣。”

98囫囵半片 [ hú lún bàn piàn ]

解释 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出处 毕方《千重浪》第十章:“(邢连成)这才囫囵半片地听出点意思。”

99以半击倍 [ yǐ bàn jī bèi ]

解释 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出处 《管子·制分》:“人事荒乱,以十破百;器备不行,以半击倍。”尹知章注:“敌国器备,不可施行;故此虽半,可以击彼之倍。”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