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文艺的成语

形容文艺的成语


1别有天地 [ bié yǒu tiān dì ]

解释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出处 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曲高和寡 [ qǔ gāo hè guǎ ]

解释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3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解释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4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解释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5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释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6别具匠心 [ bié jù jiàng xīn ]

解释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出处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7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8百家争鸣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解释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思想;鸣:指发表意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9雅俗共赏 [ yǎ sú gòng shǎng ]

解释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出处 明 孙仁儒《东郭记 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10独具匠心 [ dú jù jiàng xīn ]

解释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出处 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11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12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解释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出处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13白雪阳春 [ bái xuě yáng chūn ]

解释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出处 宋 王禹偁《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14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解释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出处 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15别有滋味 [ bié yǒu zī wèi ]

解释 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出处 南唐 李煜《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

16通文达艺 [ tōng wén dá yì ]

解释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出处 《西游补》第一回:“我们老和尚是个通文达艺之人,却又慈悲太过。”

17与众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

解释 和大家不一样。

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

18乐不思蜀 [ lè bù sī shǔ ]

解释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9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20叹为观止 [ tàn wéi guān zhǐ ]

解释 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21巧夺天工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解释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出处 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22引人入胜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释 胜:引人进入佳境。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23敬而远之 [ jìng ér yuǎn zhī ]

解释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指对象。尊敬他又不接近他。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24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解释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25精雕细刻 [ jīng diāo xì kè ]

解释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出处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26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解释 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27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释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8各抒己见 [ gè shū jǐ jiàn ]

解释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29屈打成招 [ qū dǎ chéng zhāo ]

解释 用严刑拷打;逼使无辜的人被迫认罪。

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

30无病呻吟 [ wú bìng shēn yín ]

解释 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出处 宋 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31知足常乐 [ zhī zú cháng lè ]

解释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2绘声绘色 [ huì shēng huì sè ]

解释 绘:指绘;描摹。形容讲述或描写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33虚虚实实 [ xū xū shí shí ]

解释 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

34装腔作势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解释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 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35阳春白雪 [ yáng chūn bái xuě ]

解释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36鬼斧神工 [ 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释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出处 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37以假乱真 [ yǐ jiǎ luàn zhēn ]

解释 以:用;乱真:使真的东西混乱;与假的掺杂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东西来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38多才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解释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39夜深人静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释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40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解释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惟:语气助词。

出处 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41招财进宝 [ zhāo cái jìn bǎo ]

解释 旧时迷信指招引财神进门来发家致富。

出处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招财进宝臻佳瑞,合家无虑保安存。”

42情景交融 [ qíng jǐng jiāo róng ]

解释 内心的感情和客观的景物相互融合在一起。一般指文艺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与抒发作者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出处 宋 张炎《词源》:“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

43四体不勤 [ sì tǐ bù qín ]

解释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4回味无穷 [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45绕梁三日 [ rào liáng sān rì ]

解释 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46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释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 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47宝刀不老 [ bǎo dāo bù lǎo ]

解释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48斯斯文文 [ sī sī wén wén ]

解释 形容举目文雅。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49有血有肉 [ yǒu xuè yǒu ròu ]

解释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核心》:“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言独特,激动人心的。”

50绝无仅有 [ jué wú jǐn yǒu ]

解释 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出处 宋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51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解释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出处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52妙笔生花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解释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53瑕不掩瑜 [ xiá bù yǎn yú ]

解释 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54别有风趣 [ bié yǒu fēng qù ]

解释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出处 清·周亮工《读画录·张损之》:“损之此幅,别有风趣,反恐清言未必臻此。”

55外合里差 [ wài hé lǐ chà ]

解释 比喻口是心非。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说你恁行动,两头戳舌献勤,出尖儿,外合里差。”

56月朗风清 [ yuè lǎng fēng qīng ]

解释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出处 唐·无名氏《洛神传》:“太和中,处士萧旷,自洛东游至孝义馆,夜憩于双美亭。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

57言谈举止 [ yán tán jǔ zhǐ ]

解释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出处 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58身怀六甲 [ shēn huái liù jiǎ ]

解释 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

出处 《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59道听涂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解释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 《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60野人献曝 [ yě rén xiàn pù ]

解释 比喻贡献的不是珍贵的东西。(向人建议时的客套话)。

出处 《列子·杨朱》:“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

61门可张罗 [ mén kě zhāng luó ]

解释 见“门可罗雀”。

出处 《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唐·韦述《两京记》:“唐初,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自是门可张罗。”宋·苏轼《次韵杨褒早春》诗:“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62非亲非故 [ fēi qīn fēi gù ]

解释 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出处 唐 刘肃《大唐新语 刚正》:“臣必以韦擢与盗非亲非故,故当以货求耳。”

63他乡故知 [ tā xiāng gù zhī ]

解释 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出处 明 天然智叟《石头点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他乡故知,分外亲热。”

64出于意外 [ chū yú yì wài ]

解释 见“出于意表”。

出处 《黄绣球》第四回:“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必须自家投到,中诉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

65大雅之堂 [ dà yǎ zhī táng ]

解释 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出处 清 袁枚《与陈刺史虚斋》:“未登大雅之堂,还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

66奇文瑰句 [ qí wén guī jù ]

解释 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出处 《元史·胡长孺传》:“卓行危论,奇文瑰句。”

67竖起脊梁 [ shù qǐ jǐ liáng ]

解释 比喻振作精神。

出处 宋·陈亮《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伯恭钦夫敏妙固未易及,然正大之体,挺特之气,竖起脊梁,当时轻重有无,独于门下归心而已。”

68练兵秣马 [ liàn bīng mò mǎ ]

解释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 宋 苏洵《几策 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69色艺双绝 [ sè yì shuāng jué ]

解释 色艺:容貌和技艺。姿色和技艺都绝无仅有,非常美妙。

出处 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为帝言陇西氏色艺双绝,帝艳心焉。”

70艺不压身 [ yì bù yā shēn ]

解释 比喻人学会的技艺越多越好。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4回:“这孙海仙说了些江湖本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遨游海内,艺不压身。”

71蜀犬吠日 [ shǔ quǎn fèi rì ]

解释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72费尽心思 [ fèi jìn xīn sī ]

解释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73里外夹攻 [ lǐ wài jiā gōng ]

解释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出处 《新五代史 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74雅人深致 [ yǎ rén shēn zhì ]

解释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75差三错四 [ chā sān cuò sì ]

解释 颠倒错乱。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76梁孟相敬 [ liáng mèng xiāng jìn ]

解释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出处 《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77故技重演 [ gù jì chóng yǎn ]

解释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出处 《人民日报》1966.1.7:“所谓‘停止轰炸’,这不过是约翰逊政府的故技重演。”

78素不相能 [ sù bù xiāng néng ]

解释 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出处 《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汉书 吴汉传》:“子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79能伸能屈 [ néng shēn néng qū ]

解释 见“能屈能伸”。

出处 《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80高人雅士 [ gāo rén yǎ shì ]

解释 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81之死靡他 [ zhī sǐ mí tā ]

解释 同“之死靡它”。

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一言革面,愿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贽《昆仑奴》:“忠臣侠忠,则扶颠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侠义,则临危自奋,之死靡他。”

82呕心镂骨 [ ǒu xīn lòu gǔ ]

解释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83尔雅温文 [ ěr yǎ wēn wén ]

解释 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尔雅温文,且又性情蕴藉,聪颖过人。”

84尘羹涂饭 [ chén gēng tú fàn ]

解释 见“尘饭涂羹”。

出处 清·钱谦益《答唐训导论文书》:“南宋以后之俗学,如尘羹涂饭,稍知滋味者,皆能唾而弃之。”

85尺幅千里 [ chǐ fú qiān lǐ ]

解释 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出处 《南史 昭胄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86惊群动众 [ jīng qún dòng zhòng ]

解释 见“惊师动众”。

出处 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群动众。”

87日久岁长 [ rì jiǔ suì cháng ]

解释 见“日久天长”。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虽是不好嫁得你出家人,只是认做兄妹往来,谁禁得我?这便可以日久岁长的了。”

88月明风清 [ yuè míng fēng qīng ]

解释 清:清澈。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出处 孙犁《芦花荡》:“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89狗吠不惊 [ gǒu fèi bù jīng ]

解释 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出处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90石火风烛 [ shí huǒ fēng zhú ]

解释 比喻为时短暂。

出处 唐·黄滔《祭宋员外》:“石火风烛,惊波逝水,诚修短之无改矣,奈痛伤之有等焉。”

91竹马之好 [ zhú mǎ zhī hǎo ]

解释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洒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92说嘴郎中 [ shuō zuǐ láng zhōng ]

解释 比喻喜欢说空话、大话而没有本事的人。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11章:“原来全是些靠不住的说嘴郎中!”

93风清月白 [ fēng qīng yuè bái ]

解释 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

出处 宋 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94飘飘摇摇 [ piāo piāo yáo yáo ]

解释 物体在空中随风漂浮摇动。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不知落到那里去了。”

95传神阿堵 [ chuán shén ē dǔ ]

解释 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出处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96喙长三尺 [ huì cháng sān chǐ ]

解释 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出处 庄周《庄子 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

97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解释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98下井投石 [ xià jǐng tóu shí ]

解释 见人掉进井里,不但不搭救,反而向井里仍石头。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99不登大雅 [ bù dēng dà yǎ ]

解释 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出处 见“不登大雅之堂”。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