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无处可逃的成语

形容无处可逃的成语


1山穷水尽 [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解释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2走投无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释 无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3穷途末路 [ qióng tú mò lù ]

解释 穷途:绝路。末路:路尽头。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

4插翅难飞 [ chā chì nán fēi ]

解释 即使插上翅膀也难飞走。比喻无法逃脱。也作“插翅难逃”。

出处 明 周楫《西湖二集 胡少保平倭战功》:“王直细细叫人探视,见四面官兵围得铁桶一般,插翅难飞。”

5力不从心 [ lì bù cóng xīn ]

解释 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6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释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7在劫难逃 [ zài jié nán táo ]

解释 劫:劫数。佛教指大灾难。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出处 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8进退两难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解释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9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解释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出处 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10一筹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释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11内外交困 [ nèi wài jiāo kùn ]

解释 交:同时;一齐;困:陷在艰难困苦之中。内部、外部同时陷在艰难困苦之中。

出处 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12坐以待毙 [ zuò yǐ dài bì ]

解释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13进退维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解释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14束手无策 [ shù shǒu wú cè ]

解释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15日暮途穷 [ rì mù tú qióng ]

解释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出处 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16束手就擒 [ shù shǒu jiù qín ]

解释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 《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17无路可走 [ wú lù kě zǒu ]

解释 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18插翅难逃 [ chā chì nán táo ]

解释 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7回:“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19手足无措 [ shǒu zú wú cuò ]

解释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0釜底游鱼 [ fǔ dǐ yóu yú ]

解释 釜:古时的一种锅。开水锅中尚在游动的鱼。比喻处境非常危险或即将灭亡。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21天网恢恢 [ tiān wǎng huī huī ]

解释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2枯树逢春 [ kū shù féng chūn ]

解释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

出处 《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23穷途潦倒 [ qióng tú liáo dǎo ]

解释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出处 傅抱石《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

24末路穷途 [ mò lù qióng tú ]

解释 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出处 《吴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25疏而不漏 [ shū ér bù lòu ]

解释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6愧悔无地 [ kuì huǐ wú dì ]

解释 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姑娘,你问到这里,我安骥诚惶诚恐,愧悔无地。”

27汗颜无地 [ hàn yán wú dì ]

解释 汗颜:脸上出汗;常用以表示羞愧。无地:没有容身之地。形容羞愧到了极点;以至感到无地自容。

出处 唐 韩愈《朝归》诗:“服章岂不好,不与德相对,顾影听其声,赪颜汁渐背。”

28疾不可为 [ jí bù kě wéi ]

解释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29穷寇莫追 [ qióng kòu mò zhuī ]

解释 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出处 《孙子 军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30扼吭夺食 [ è gāng duó shí ]

解释 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出处 《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31无地自处 [ wú dì zì chǔ ]

解释 犹无地自容。

出处 《宋书·刘堪传》:“合门惭惧,无地自处。”

32道尽涂穷 [ dào jìn tú qióng ]

解释 谓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出处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33道尽途殚 [ dào jìn tú dān ]

解释 同“道尽涂穷”。

出处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34无地自厝 [ wú dì zì cuò ]

解释 犹无地自容。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35计穷途拙 [ jì qióng tú zhuō ]

解释 谓无计可施,无路可走。

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相如倦游》:“相公,休怯。你病人凋梧,贪依衰草,一时计穷途拙,且自藏珍。”

36邦国殄瘁 [ bāng guó tiǎn cuì ]

解释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 《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