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值得信任的成语

形容值得信任的成语


1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释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言听计从 [ yán tīng jì cóng ]

解释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出处 《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3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释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千金一诺 [ qiān jīn yī nuò ]

解释 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出处 《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5推诚相见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

解释 指以真心对待人。推:展示;诚:诚实的心意。

出处 《北齐书 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6赤诚相待 [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

解释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7计行言听 [ jì xíng yán tīng ]

解释 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出处 《金史·术虎高琪传》:“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州郡残破不复恤也。宣宗惑之,计行言听,终以自毙。”

8谋听计行 [ móu tīng jì xíng ]

解释 犹言言听计从。

出处 宋·王令《读孟子>》:“然后天下之君,下堂去席,引手倒耳,以倾就其说而谋听计行。”

9不言而信 [ bù yán ér xìn ]

解释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

10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解释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11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12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

解释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13一言为定 [ yī yán wéi dìng ]

解释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14亲密无间 [ qīn mì wú jiàn ]

解释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15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解释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16众望所归 [ zhòng wàng suǒ guī ]

解释 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望:希望;期望;归:集中)。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

出处 宋 陆游《贺礼部曾侍郎启》:“所养既厚,万钧亦何足言;众望所归,九迁犹以为缓。”

17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解释 形容对人忠诚;用真心相待。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出处 宋 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18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释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19心照不宣 [ xīn zhào bù xuān ]

解释 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20同舟共济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解释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21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解释 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22真心实意 [ zhēn xīn shí yì ]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毫无虚假。形容没有丝毫虚伪。

出处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23歃血为盟 [ shà xuè wéi méng ]

解释 古代参加盟会者;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表示诚意。

出处 唐 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24忠心耿耿 [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

解释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25驷马难追 [ sì mǎ nán zhuī ]

解释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出处 《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26深信不疑 [ shēn xìn bù yí ]

解释 非常相信;毫不怀疑。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梦狼》:“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

27童叟无欺 [ tóng sǒu wú qī ]

解释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28取信于民 [ qǔ xìn yú mín ]

解释 取得人民的信任。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一一取信于民。”

29独断专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解释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30说一不二 [ shuō yī bù èr ]

解释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31言无二价 [ yán wú èr jià ]

解释 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改变。也作“口不二价”。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32心口如一 [ xīn kǒu rú yī ]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 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33言行若一 [ yán xíng ruò yī ]

解释 见“言行抱一”。

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34信守不渝 [ xìn shǒu bù yú ]

解释 坚守信用不变。

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35忠君爱国 [ zhōng jūn ài guó ]

解释 对君主忠贞,对国家挚爱。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此人虽则商贾之流,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

36言听计用 [ yán tīng jì yòng ]

解释 同“言听计从”。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37曾无与二 [ céng wú yǔ èr ]

解释 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出处 晋 刘琨《劝进表》:“亿兆攸归,曾无与二。”《晋书 解系孙旂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38自信不疑 [ zì xìn bù yí ]

解释 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出处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39东闪西挪 [ dōng shǎn xī nuó ]

解释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40恪守不渝 [ kè shǒu bù yú ]

解释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41推诚相信 [ tuī chéng xiāng xìn ]

解释 诚:真心。以诚心相待,互相信任。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42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43众望有归 [ zhòng wàng yǒu guī ]

解释 望:期望;归:归附,趋向。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出处 《隋书·高祖纪》:“周帝以众望有归,乃下诏。”

44众望攸归 [ zhòng wàng yōu guī ]

解释 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出处 《晋书 解系阎鼎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45荣辱与共 [ róng rǔ yǔ gòng ]

解释 两者共同分享荣耀和耻辱。指关系十分密切。

出处 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很多被告和原告都是朋友,而且一度还称得上是生死莫逆、荣辱与共的朋友。”

46一诺无辞 [ yī nuò wú cí ]

解释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47交洽无嫌 [ jiāo qià wú xián ]

解释 洽:协商;嫌:猜疑。指双方密切协作,相互信任。

出处 唐·韩愈《顺宗实录》第一卷:“于父子之间慈孝,交洽无嫌。”

48快马一鞭 [ kuài mǎ yī biān ]

解释 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六卷:“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49贤贤易色 [ xián xián yì sè ]

解释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出处 语出《论语 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50得君行道 [ dé jūn xíng dào ]

解释 得君: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行:实行。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出处 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51言必信,行必果 [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

解释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