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猫生气的成语

形容猫生气的成语


1阿猫阿狗 [ ā māo ā gǒu ]

解释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出处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2阿狗阿猫 [ ā gǒu ā māo ]

解释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出处 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3照猫画虎 [ zhào māo huà hǔ ]

解释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4猫哭老鼠 [ māo kū lǎo shǔ ]

解释 比喻假慈悲。

出处 《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5猫鼠同眠 [ māo shǔ tóng mián ]

解释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出处 《新唐书 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6猫鼠同乳 [ māo shǔ tóng rǔ ]

解释 见“猫鼠同眠”。

出处 《新唐书·五行志一》:“天宝元年十月,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

7猫鼠同处 [ māo shǔ tóng chǔ ]

解释 见“猫鼠同眠”。

出处 《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8偷猫盗狗 [ tōu māo dào gǒu ]

解释 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9争猫丢牛 [ zhēng māo diū niú ]

解释 比喻贪小失大。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10猫噬鹦鹉 [ māo shì yīng wǔ ]

解释 比喻排挤好人。

出处 宋·岳珂《桯史·鹦鹉谕》:“至今蜀人谈谑,以排根善类者为‘猫噬鹦鹉’。”

11捉鼠拿猫 [ zhuō shǔ ná māo ]

解释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出处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12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解释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13狼狈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解释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14张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解释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15怒发冲冠 [ nù fà chōng guān ]

解释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6怒火中烧 [ nù huǒ zhōng shāo ]

解释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 宋 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17恼羞成怒 [ nǎo xiū chéng nù ]

解释 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18气急败坏 [ qì jí bài huài ]

解释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19蛛丝马迹 [ zhū sī mǎ jì ]

解释 蜘蛛丝;马蹄痕。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蛛丝:蜘蛛丝;马迹:马蹄印。

出处 唐 杨筠松《龙经 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

20贪小失大 [ tān xiǎo shī dà ]

解释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21义愤填膺 [ yì fèn tián yīng ]

解释 膺:胸。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22怒不可遏 [ nù bù kě è ]

解释 遏;止住。愤怒得难以抑制。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23怒气冲冲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解释 形容愤怒得气呼呼的样子。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

24勃然大怒 [ bó rán dà nù ]

解释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25金刚怒目 [ jīn gāng nù mù ]

解释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出处 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26怒目而视 [ nù mù ér shì ]

解释 怒目:瞪着发怒的眼睛;视:看。非常愤怒地瞪着双眼看。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

27猫哭耗子 [ māo kū hào zǐ ]

解释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5回:“本来你是个猫,他是个鼠,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

28虎踪猫迹 [ hǔ zōng māo jì ]

解释 痕迹,蛛丝马迹。

29猫儿哭鼠 [ māo ér kū shǔ ]

解释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出处 吴组缃《一千八百担》:“你这些怜惜佃户的话,都是猫儿哭鼠。”

30老鼠见猫 [ lǎo shǔ jiàn māo ]

解释 比喻十分惧怕。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月英见了焦氏,犹如老鼠见猫,胆丧心惊,不敢不跟着他走,到家又打个半死。”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