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含有风和雨的成语

形容含有风和雨的成语


1风风雨雨 [ fēng fēng yǔ yǔ ]

解释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出处 元 张可久《普天乐 忆鉴湖》曲:“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2大煞风景 [ dà shā fēng jǐng ]

解释 煞:同“杀”;损伤;消减。大大损伤风景自然美。形容大大地损伤兴致。

出处 唐 李商隐《杂纂》:“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3捕风捉影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解释 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4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5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解释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风雨飘摇 [ fēng yǔ piāo yáo ]

解释 在风雨里飘浮摇荡。比喻动荡不稳或岌岌可危。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7不正之风 [ bù zhèng zhī fēng ]

解释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8风调雨顺 [ fēng tiáo yǔ shùn ]

解释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出处 《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9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0大家风范 [ dà jiā fēng fàn ]

解释 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8回:“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

11大风大浪 [ dà fēng dà làng ]

解释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12风吹雨打 [ fēng chuī yǔ dǎ ]

解释 风雨侵袭。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物侵蚀。比喻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

出处 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13风雨如晦 [ fēng yǔ rú huì ]

解释 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夜里没有月亮。风雨天气;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出处 《诗经 郑风 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14八面威风 [ bā miàn wēi fēng ]

解释 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

出处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15大杀风景 [ dà shā fēng jǐng ]

解释 破坏兴致的意思

出处 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

16春风满面 [ chūn fēng mǎn miàn ]

解释 春风:比喻笑容。形容情绪愉快;满脸高兴的样子。也作“满面春风”。

出处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四折:“春风满面乐醄醄,一声长笑海山高。”

17翻云覆雨 [ fān yún fù yǔ ]

解释 翻覆:翻转。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

出处 唐 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18餐风露宿 [ cān fēng lù sù ]

解释 餐:吃;宿:睡觉。在风中吃饭;在露天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艰辛。也作“露宿风餐”、“风餐露宿”。

出处 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19弊绝风清 [ bì jué fēng qīng ]

解释 弊:弊病;弊端。营私舞弊、欺诈蒙骗的事情完全没有;风气十分良好。形容坏风气一扫而空。

出处 宋 周敦颐《拙赋》:“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20扯顺风旗 [ chě shǔn fēng qí ]

解释 形容随风摆动,顺势迎合,奉承别人。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每到一处先替他向人报告,说这位就是唐观察;有些扯顺风旗的,亦就一口一声的观察。”

21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解释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22风雨不透 [ fēng yǔ bù tòu ]

解释 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

23风雨交加 [ fēng yǔ jiāo jiā ]

解释 大风暴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出处 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24风雨凄凄 [ fēng yǔ qī qī ]

解释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出处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25当耳边风 [ dāng ěr biān fēng ]

解释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26春风夏雨 [ chūn fēng xià yǔ ]

解释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出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27电掣风驰 [ diàn chè fēng chí ]

解释 形容像闪电刮风一样迅速。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龙腾虎啸,不足比其雄;电掣风驰,不足喻其疾。”

28八面驶风 [ bā miàn shǐ fēng ]

解释 驶:驾驭。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转,吃得开

出处 老舍《神拳》第三幕:“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29变风改俗 [ biàn fēng gǎi sú ]

解释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出处 汉 王符《潜力夫 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30变风易俗 [ biàn fēng yì sú ]

解释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出处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31当耳旁风 [ dāng ěr páng fēng ]

解释 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出处 语出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

32春雨如油 [ chūn yǔ rú yóu ]

解释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春雨一滴滑如油。”

33粗风暴雨 [ cū fēng bào yǔ ]

解释 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8回:“莫讲粗风暴雨,不能招架,就是小小一阵凉飕,只怕也难支持了。”

34风潇雨晦 [ fēng xiāo yǔ huì ]

解释 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势险恶。

出处 《诗经 郑风 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35风雨不改 [ fēng yǔ bù gǎi ]

解释 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

出处 《诗经 郑风 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36风雨无阻 [ fēng yǔ wú zǔ ]

解释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37风霜雨雪 [ fēng shuāng yǔ xuě ]

解释 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出处 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38风鬟雨鬓 [ fēng huán yǔ bìn ]

解释 形容妇女在外奔波劳碌,头发散乱。

出处 唐 李朝威《柳毅》:“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视。”

39餐风沐雨 [ cān fēng mù yǔ ]

解释 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出处 明 许三阶《节侠记 忠忤》:“却不念餐风沐雨先皇创业多辛苦,到做了个弃正趋邪没主张。”

40嘲风咏月 [ cháo fēng yǒng yuè ]

解释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出处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41春风风人 [ chūn fēng fèng rén ]

解释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42称雨道晴 [ chēng yǔ dào qíng ]

解释 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出处 明·邹善长《汇苑详注》卷十五:“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43东风过耳 [ dōng fēng guò ěr ]

解释 见“东风射马耳”。

出处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44乘风兴浪 [ chéng fēng xīng làng ]

解释 谓趁机挑起事端。

出处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吴监督子登闻之,遂又乘风兴浪,思设法以破坏此留学事务所。”

45乘风转舵 [ chéng fēng zhuǎn duò ]

解释 谓顺随情势改变态度。

出处 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一:“投机主义蜊是最善于乘风转舵的。”

46传风扇火 [ chuán fēng shān huǒ ]

解释 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出处 康濯《春种秋收 故事》:“这么传风扇火,直扇得玉翠她爹都受了传染——天天替女儿着急,时时埋怨女儿眼皮太高。”

47冲风冒雨 [ chōng fēng mào yǔ ]

解释 谓不避风雨之苦。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头年给你干一整年活,冲风冒雨,起早贪黑的。’郭全海说,气急眼了。”

48冲风破浪 [ chō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 形容在水道中迅猛前进。

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之艟楼船,不敌今日之铁甲飞轮冲风破浪也。”

49叱嗟风云 [ chì jiē fēng yún ]

解释 同“叱咤风云”。

出处 宋·陆游《锺离真人赞》:“五季之乱,方酣于兵。叱嗟风云,卓乎人英。”

50巴山夜雨 [ bā shān yè yǔ ]

解释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出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51弹雨枪林 [ dàn yǔ qiāng lín ]

解释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52拨云撩雨 [ bō yún liáo yǔ ]

解释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出处 元 刘致《一枝花 罗帕传情》套曲:“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

53捱风缉缝 [ āi fēng jī fèng ]

解释 捱:同“挨”,挤入;缉:连接。多方钻营、找门路。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公侯》:“别个秀才要去结交县令,还要捱风缉缝,央人引见,拜在门下,认为老师。”

54楚雨巫云 [ chǔ yǔ wū yún ]

解释 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出处 元·孙周卿《沉醉东风·宫词》曲:“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

55跌荡风流 [ diē dàng fēng liú ]

解释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同“跌宕风流”。

出处 清 余怀《板桥杂记 珠市名妓附见》:“白门娟娟静美,跌荡风流,能度曲,善画兰。”

56踔厉风发 [ chuō lì fēng fā ]

解释 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57道骨仙风 [ dào gǔ xiān fēng ]

解释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出处 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58采风问俗 [ cǎi fēng wèn sú ]

解释 风:歌谣;俗:风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出处 清 俞蛟《梦厂杂著 潮嘉风月》:“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

59风行雨散 [ fēng xíng yǔ sàn ]

解释 同“风流云散”。

出处 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60风车雨马 [ fēng chē yǔ mǎ ]

解释 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出处 唐·李商隐《燕台诗·冬》之四:“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独啼红怨天曙。”

61风雨连床 [ fēng yǔ lián chuáng ]

解释 同“风雨对床”。

出处 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回忆省垣聚首,风雨连床,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

62餐风咽露 [ cān fēng yàn lù ]

解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青天白日》:“餐风咽露,跋涉奔波。”

63餐风啮雪 [ cān fēng niè xuě ]

解释 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明 张景《飞丸记 月下伤怀》:“一痛爷娘,餐风啮雪;二伤姑妈,替死超生。”

64餐风宿水 [ cān fēng sù shuǐ ]

解释 形容旅途的辛苦。

出处 明 冯梦龙《挂枝儿 送别》:“纵经营千倍利,不如家里安闲。餐风宿水,容颜易变。”

65餐风宿草 [ cān fēng sù xuě ]

解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古今小说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木兰可怜父亲多病,扮女为勇,代父其役……餐风宿草,受了百般辛苦。”

66餐风宿雨 [ cān fēng sù yǔ ]

解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清 许思湄《谢清苑县李贺母寿并请追失银》:“别后餐风宿雨,儿歌行路之难。而芳草斜阳,又来孤馆,自叹春光九十,不属劳人也。”

67餐风茹雪 [ cān fēng rú xuě ]

解释 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贺宜《儿童文学选>序言》:“作品热情地歌颂了这些搬山填谷、餐风茹雪的建设者的艰辛劳动,和他们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限忠诚尽职。”

68餐风饮露 [ cān fēng yǐn lù ]

解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明 王守仁《瘗旅文》:“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69成风尽垩 [ chéng fēng jìn è ]

解释 同“成风斤”。

出处 《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70楚天云雨 [ chǔ tiān yún yǔ ]

解释 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71八方风雨 [ bā fāng fēng yǔ ]

解释 八方:四方四隅的总称。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出处 唐 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72春风一度 [ chūn fēng yī dù ]

解释 度:次,回。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欢。

出处 元·王实甫《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老夫为官,不如在此闲居也……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73春风雨露 [ chūn fēng yǔ lù ]

解释 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出处 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74霸王风月 [ bà wáng fēng yuè ]

解释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能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75风雨萧条 [ fēng yǔ xiāo tiáo ]

解释 萧条:寂寞。风雨交加,显出冷落的景象。

出处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访遗踪于女峡,风雨萧条,征往事于姑泉,弦歌响亮。”

76风雨飘零 [ fēng yǔ piāo líng ]

解释 受风雨吹打而飘失零落。

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十二:“风雨飘零,心神不宁,骨节疼痛,都足以引起他们剧列的忿怒。”

77从风而服 [ cóng fēng ér fú ]

解释 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

出处 《战国策 秦策一》:“山东之国,从风而服。

78嘲风弄月 [ cháo fēng nòng yuè ]

解释 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出处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79抃风儛润 [ biàn fēng wǔ rùn ]

解释 抃:鼓掌;儛:通“舞”,跳舞;润:雨水。指欢舞在和风时雨中。指庆幸沾受恩惠。

出处 《宋书 孔頤传》:“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儛润,凭附弥年。”

80拨雨撩云 [ bō yǔ liáo yún ]

解释 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出处 明 李日华《南西厢记 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81挨风缉缝 [ āi fēng jī fèng ]

解释 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第七卷:“但有一二分才貌的,那一个不挨风缉缝,央媒说合。”

82敦风厉俗 [ dūn fēng lì sú ]

解释 使民风纯朴敦厚。

出处 《魏书 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83楚梦云雨 [ chǔ mèng yún yǔ ]

解释 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序》:“……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84毕雨箕风 [ bì yǔ jī fēng ]

解释 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出处 《书 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

85砥砺风节 [ dǐ lì fēng jié ]

解释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 《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86础润而雨 [ chǔ rùn ér yǔ ]

解释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87覆雨翻云 [ fù yǔ fān yún ]

解释 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也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出处 明 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88雕风镂月 [ diāo fēng lòu yuè ]

解释 刻意吟风弄月。

出处 明·张煌言《梅岭山居诗引》:“是使骚人雕风镂月,总是拈花,释子说乘参宗,无非梦草。”

89风栉雨沐 [ fēng zhì yǔ mù ]

解释 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沐:沐浴、洗。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

出处 《元史·礼乐志》:“相我祖宗,风栉雨沐。”

90风雨如磐 [ fēng yǔ rú pán ]

解释 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出处 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

91风雨时若 [ fēng yǔ shí ruò ]

解释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后以“风雨时若”指风调雨顺。

出处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

92风雨晦冥 [ fēng yǔ huì míng ]

解释 见“风雨晦暝”。

出处 《元史·世祖纪一》:“乙巳迟明,至江岸,风雨晦冥,诸将皆以为未可渡,帝不从。”

93风雨晦暝 [ fēng yǔ huì míng ]

解释 谓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

出处 唐·王度《古镜记》:“遂起视之,则风雨晦暝,缠绕此树,电光晃耀,忽上忽下。”

94风雨漂摇 [ fēng yǔ piāo yáo ]

解释 见“风雨飘摇”。

出处 唐·李华《二孝赞》:“风雨漂摇,支体鳞皴。”

95风雨飘飖 [ fēng yǔ piāo shàn ]

解释 见“风雨飘摇”。

出处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壬寅仲冬,便道过访,虽座上客满,不异曩时,而风雨飘飖,渐觉朱颜非昔矣。”

96东风人面 [ dōng fēng rén miàn ]

解释 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

97东风入律 [ dōng fēng rù lǜ ]

解释 谓春风和畅,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98东风浩荡 [ dōng fēng hào dàng ]

解释 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出处 唐·李咸用《春日》:“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

99东风马耳 [ dōng fēng mǎ ěr ]

解释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