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自我超越的成语

形容自我超越的成语


1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2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3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解释 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4超群绝伦 [ chāo qún jué lún ]

解释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绝伦。”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5拔山盖世 [ bá shān gài shì ]

解释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6超前绝后 [ chāo qián jué hòu ]

解释 指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

出处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7超凡入圣 [ chāo fán rù shèng ]

解释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八卷:“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

8无出其右 [ wú chū qí yòu ]

解释 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

9超群越辈 [ chāo qún yuè bèi ]

解释 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出处 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10入圣超凡 [ rù shèng chāo fán ]

解释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出处 唐 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11超凡出世 [ chāo fán chū shì ]

解释 超越凡俗,离开尘世。

出处 元·马钰《清心镜·叹世》“厮是非,讲闲气。岂悟修行,超凡出世。”

12超今绝古 [ chāo jīn jué gǔ ]

解释 见“超今冠古”。

出处 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13超迈绝伦 [ chāo mài jué lún ]

解释 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南朝齐·谢赫《毛惠远》:“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遵韵雅,超迈绝伦。”亦作“超然迈伦”。宋·许顗《彦周诗话》:“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出处 南朝齐·谢赫《毛惠远》:“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遵韵雅,超迈绝伦。”

14超今冠古 [ chāo jīn guàn gǔ ]

解释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亦作“超今越古”、“越古超今”。

出处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15荡检逾闲 [ dàng jiǎn yú xián ]

解释 形容行为放荡,不检点。

出处 清 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饥寒之不免,理义之不知,而荡检逾闲之事作。”

16挟山超海 [ xié shān chāo hǎi ]

解释 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17越次超伦 [ yuè cì chāo lún ]

解释 次:次序。伦:次序。超越原来的等级次序。

出处 唐·白居易《为宰相》:“臣有何功德?有何才能?越次超伦,忽承此命。”

18拔山超海 [ bá shān chāo hǎi ]

解释 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出处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19富轹万古 [ fù lì wàn gǔ ]

解释 形容极其丰富,超越千秋万代。

出处 清·魏源《〈国朝古文类钞〉序》:“矧我圣清皞皞二百载,由治平升平而进于太平,元气长于汉,经术盛于唐,兵力物力幅员雄于宋,列圣御制诗文集、康煕《图书》、乾隆《四库》官书尤富轹万古。”

20卓尔独行 [ zhuó ěr dú xíng ]

解释 谓超越众人,不随俗浮沉。

出处 《后汉书·东海恭王彊珙传》:“王恭谦好礼,以德自终,遣送之物,务从约省,衣足敛形,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李贤注:“《前书》曰:‘卓尔不群者,河间献王近之矣。’”

21空前绝后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解释 空:空白;绝:断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

出处 宋 朱象贤《闻见偶录 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诗歌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

22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23独占鳌头 [ dú zhàn áo tóu ]

解释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24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解释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25无与伦比 [ wú yǔ lún bǐ ]

解释 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处 唐 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无与伦比。”

26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27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释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28超尘拔俗 [ chāo chén bá sú ]

解释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出处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29千秋万代 [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释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万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出处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30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释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31举世无双 [ jǔ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出处 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32盖世无双 [ gài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盖:压倒。世上再没有第二个。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33从善如流 [ cóng shàn rú liú ]

解释 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34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释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35天下第一 [ tiān xià dì yī ]

解释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36绝无仅有 [ jué wú jǐn yǒu ]

解释 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出处 宋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37拔萃出群 [ bá cuì chū qún ]

解释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

38自作主张 [ zì zuò zhǔ zhāng ]

解释 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39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释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40无可比拟 [ wú kě bǐ nǐ ]

解释 比拟:相比。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江陵护国齐月禅师》:“穷外无方,穷内非里,应用万般,无可比拟。”

41超世之才 [ chāo shì zhī cái ]

解释 有超越世人的才能,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出处 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2超群拔萃 [ chāo qún bá cuì ]

解释 超群:超出众人;拔:超出;拔萃:才具特出。出类拔萃,形容超越寻常,杰出。

出处 明·宋濂《灵隐大师复公文集》序:“至于歧阳有凤,则超群拔萃,其动物中之至文者欤?”

43海内无双 [ hǎi nèi wú shuāng ]

解释 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出处 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44绝伦逸群 [ jué lún yì qún ]

解释 伦:类;逸:超过。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 明 朱之渝《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况贤弟未尝晤接,而才识绝伦逸群,笔则笔,削则削,虽有知我,宁无罪之者哉?”

45鳌头独占 [ áo tóu dú zhàn ]

解释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46法外施恩 [ fǎ wài shī ēn ]

解释 施:施行,给予。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指宽大处理,免施刑罚。

出处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鳌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给予一等男爵,世袭罔替,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旧勋之意矣。”

47随俗浮沉 [ suí sú fú chén ]

解释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48无与比伦 [ wú yǔ bǐ lún ]

解释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同“无与伦比”。

出处 宋·王禹偁《西京谢上表》:“永宫宠遇,无与比伦。”

49不越雷池 [ bù yuè léi shi ]

解释 见“不敢越雷池一步”。

出处 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50风尘表物 [ fēng chén biǎo wù ]

解释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出处 《晋书·王戎传》:“王衍神恣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

51风尘外物 [ fēng chén wài wù ]

解释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52并驱争先 [ bìng qū zhēng xiān ]

解释 指竞争高下。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53兼资文武 [ jiān zī wén wǔ ]

解释 兼资:兼有。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平陵朱云,兼资文武,患正有智略。”

54超今越古 [ chāo jīn yuè gǔ ]

解释 见“超今冠古”。

出处 明·无名氏《桃园结义》二折:“凭着我壮志能,胆气粗,博一个黄阁标名,超今越古。”

55出世超凡 [ chū shì chāo fán ]

解释 超出尘世和凡俗。旧指脱离世俗生活,上升到仙界。

出处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你有那出世超凡神仙分,系一条一抹绦,带一顶九阳巾,君敢着你做真人。”

56越古超今 [ yuè gǔ chāo jīn ]

解释 见“超今冠古”。

出处 宋·朱敦儒《洞仙歌·赠太易》词:“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57登山蓦岭 [ dēng shān mò lǐng ]

解释 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出处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今日亲将头领差,登山蓦岭践尘埃。”

58风尘物表 [ fēng chén wù biǎo ]

解释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出处 宋·马永易《实宾录》:“晋王戎目王衍,自然是风尘物表。”

59超然迈伦 [ chāo rán mài lún ]

解释 见“超迈绝伦”。

出处 宋·许顗《彦周诗话》:“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60卓乎不群 [ zhuó hū bù qún ]

解释 同“卓尔不群”。

出处 金·王若虚《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举世皆怯而我独勇,众人既屈而我独伸。”

61改过不吝 [ gǎi guò bù lìn ]

解释 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言能纳谏也。”

62越次躐等 [ yuè cì liè děng ]

解释 次:次序;躐等:越级。超越等级次序。

出处 宋·苏轼《御试制科第一道》:“今陛下所震怒而赐谴者何人也?……越次躐等召而问讯之者何人也?”

63后不僭先 [ hòu bù jiàn xiān ]

解释 僭:超过本分。指后来的人不超越先来的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这么明白的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僭先’也不知道?”

64简傲绝俗 [ jiǎn ào jué sú ]

解释 指高傲而超越世俗。

出处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三:“亡友文小勇有句云:‘人谁从问字,风不可开门。’于江西宗派体中自居胜地,而其荒凉寒苦之状,简傲绝俗之致,亦概可见矣。”

65越凡遗世 [ yuè fán yí shì ]

解释 超越凡俗,脱离世俗社会。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每进一卮,侍女们八音齐奏,音调清和,令人有越凡遗世之想。”

66迈古超今 [ mài gǔ chāo jīn ]

解释 指超越古今。

出处 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方位里都按着郭景纯经天纬地阴阳诀,规矩上不离了鲁公迈古超今造化机。”

67逸辈殊伦 [ yì bèi shū lún ]

解释 指超越同辈,无与比伦。

出处 唐张说《为留守奏嘉禾表》:“腾文炜色,九光连合于贞明;逸辈殊伦,百宝骈滋于动植。”

68逾闲荡检 [ yú xián dàng jiǎn ]

解释 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指行为不规矩,不守礼法。

出处 《明史 杨时乔传》:“逾闲荡检,反道乱德,莫此为甚。”

69扛鼎抃牛 [ káng dǐng biàn niú ]

解释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70抗怀物外 [ kàng huái wù wài ]

解释 抗:通“亢”,高尚;物:指世俗。胸怀高尚,超出尘俗之外。

出处 宋·洪迈《容斋四笔·王逸少为艺所累》:“以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

71风斯在下 [ fēng sī zài xià ]

解释 斯:语助词。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72出位僭言 [ chū wèi jiàn yán ]

解释 出:超出;僭:超越本分。超越自己的地位说出无权说或不应说的话

出处 唐·柳宗元《上裴晋公度献唐雅诗启》:“出位僭言,惶战交积。”

73迂腐腾腾 [ yū fǔ téng téng ]

解释 迂腐:思想、言谈或举止拘泥于陈规旧章,不切实际;腾腾:兴起的样子。指迁腐之气很重。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8回:“依晚生看去,莫某人还不至于如此,不过头巾气太重,有点迂腐腾腾的罢了。”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