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很伟大的成语

形容人很伟大的成语


1汗马功劳 [ hàn mǎ gōng láo ]

解释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出处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2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3运筹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解释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4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5唯我独尊 [ wéi wǒ dú zūn ]

解释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尊:高贵。

出处 宋 释惟白《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6永垂不朽 [ yǒng chuí bù xiǔ ]

解释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出处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7雄心壮志 [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

解释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 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8丰功伟绩 [ fēng gōng wěi jì ]

解释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出处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9经天纬地 [ jīng tiān wěi dì ]

解释 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

出处 《国语 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10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释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1舍生忘死 [ shě shēng wàng sǐ ]

解释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12震古铄今 [ zhèn gǔ shuò jīn ]

解释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出处 清·谭嗣同《仁学》四六:“美释黑奴而封之……称震古铄今之仁政焉。”

13垂范百世 [ chuí fàn bǎi shì ]

解释 垂:流传。范:典范。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出处 宋·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14永垂青史 [ yǒng chuí qīng shǐ ]

解释 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在历史上。

出处 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15震古烁今 [ zhèn gǔ shuò jīn ]

解释 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出处 清 谭嗣同《仁学》:“称震古烁今之仁政焉。”

16丰功伟业 [ fēng gōng wěi yè ]

解释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绩和成就。

出处 冰心《“无限之生”的界线》:“无论是惊才,绝艳,丰功,伟业,与你接触之后,不过只留下一抔黄土!”

17奉公克己 [ fèng gōng kè jǐ ]

解释 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处 《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18移山填海 [ yí shān tián hǎi ]

解释 移动山岳,填平大海。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出处 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俺众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尽枯干,教你无处潜藏。”

19丘山之功 [ qiū shān zhī gōng ]

解释 比喻功绩伟大。

出处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20彪炳日月 [ biāo bǐng rì yuè ]

解释 彪炳:照耀。形容伟大的业绩照耀千秋万代。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

21彪炳千古 [ biāo bǐng qiān gǔ ]

解释 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

22经国大业 [ jīng guó dà yè ]

解释 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23补天柱地 [ bǔ tiān zhù dì ]

解释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出处 南朝 梁 陆倕《新漏刻铭》:“业类补天,功均柱地。”

24补天浴日 [ bǔ tiān yù rì ]

解释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出处 《宋史 赵鼎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

25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26望洋兴叹 [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解释 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诗歌五》:“千古吟人,望洋兴叹。”

27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解释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28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29雄才大略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才:才能;略:计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30公事公办 [ gōng shì gōng bàn ]

解释 公家事按公家规定来办;不徇私情;不讲情面。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2回:“卑职也知道罪无可逭,所以带印在此,情愿纳还此职,只求大帅把这件事公事公办。”

31无所不能 [ wú suǒ bù néng ]

解释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32舍生取义 [ shě shēng qǔ yì ]

解释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舍生:舍弃生命。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3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出处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34堂堂正正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解释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35呼风唤雨 [ hū fēng huàn yǔ ]

解释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出处 宋 孔觌《罨溪行》:“罨画溪头鸟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36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解释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37千秋万代 [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释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万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出处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38见多识广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解释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39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40阴谋诡计 [ yīn móu guǐ jì ]

解释 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41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释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42有眼无珠 [ yǒu yǎn wú zhū ]

解释 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出处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43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解释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44不徇私情 [ bù xún sī qíng ]

解释 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出处 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我们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

45舍身取义 [ shě shēn qǔ yì ]

解释 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6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解释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47自高自大 [ zì gāo zì dà ]

解释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48有利可图 [ yǒu lì kě tú ]

解释 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出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图,可否即允照办。”

49成仁取义 [ chéng rén qǔ yì ]

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0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解释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 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51力不胜任 [ lì bù shèng rèn ]

解释 胜任: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能力不够;难以担当任务。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言不胜其任也。”

52日月经天 [ rì yuè jīng tiān ]

解释 太阳月亮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历久不衰;永恒不变;也比喻事情明显;有目共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53光辉灿烂 [ guāng huī càn làn ]

解释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灿烂:光彩明亮的样子。光亮耀眼;色彩鲜明。也用来形容事业的伟大辉煌。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对,每对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54至公无私 [ zhì gōng wú sī ]

解释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出处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55伟绩丰功 [ wěi jì fēng gōng ]

解释 同“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出处 明·黄绾《明道编》第三卷:“伟绩丰功,笼络一世。”

56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解释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57唯吾独尊 [ wéi wú dú zūn ]

解释 见“唯我独尊”。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58大公至正 [ dà gōng zhì zhèng ]

解释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来惩办林、邓,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59舍己为公 [ shě jǐ wèi gōng ]

解释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出处 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60舍身求法 [ shě shēn qiú fǎ ]

解释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61雄材大略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62光前裕后 [ guāng qián yù hòu ]

解释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出处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无时刻而不系念。”

63裕后光前 [ yù hòu guāng qián ]

解释 裕:富饶。为后人造福,给前辈增光。

出处 宋·陈抟《心相编》:“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64纬地经天 [ wěi dì jīng tiān ]

解释 纬:丝织品的横线;经:丝织品的直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出处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3回:“霍武道:‘白先生才学自然纬地经天。’”

65汗马之劳 [ hàn mǎ zhī láo ]

解释 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出处 《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66功标青史 [ gōng biāo qīng shǐ ]

解释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出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67公耳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释 见“公尔忘私”。

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68功垂竹帛 [ gōng chuí zhú bó ]

解释 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69出以公心 [ chū yǐ gōng xīn ]

解释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

70千秋大业 [ qiān qiū dà yè ]

解释 长久的、伟大的功业或事业。

出处 欧阳山《苦斗》:“可是如今谋虑万利进出口公司的千秋大业,谋虑东昌行目前对于东洋货物该采取什么方针这些大事,已经招架不来。”

71绝后光前 [ jué hòu guāng qián ]

解释 绝:断绝;光:光大,扩充。扩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难以做到的事。形容功业伟大或成就卓著。

出处 宋 洪迈《容斋四笔 蓝田丞壁记》:“而堤文友拔超峻,光前绝后,以柳视之,殆犹碔砄之美玉也。”

72江河行地 [ jiāng hé xíng dì ]

解释 长江大河永远地在地上流动。比喻事情明显;无所置疑;颠扑不破。

出处 清 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岂得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哉?”

73永存不朽 [ yǒng cún bù xiǔ ]

解释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出处 《魏书》:“遗风余爱,永存不朽。”

74雄伟壮观 [ xióng wěi zhuàng guān ]

解释 气势伟大美丽。

75移山造海 [ yí shān zào hǎi ]

解释 移动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出处 朱德《和何香凝主任〈农村〉原韵》之二:“移山造海志掀天,千万人民涌向前。”

76天地神明 [ tiān dì shén míng ]

解释 指上天和神灵。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童贯在马上以手加额,顶礼天地神明道:‘惭愧!脱得这场大难!’”

77功若丘山 [ gōng ruò qiū shān ]

解释 功:功绩。若:像,如同。功绩像山一样。比喻功绩非常大。

78卓伟之才 [ zhuó wěi zhī cái ]

解释 卓伟:卓越伟大。指杰出的人才。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戴赫烈之宠,体卓伟之才。”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