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与实际不符的成语

形容与实际不符的成语


1表里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解释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 《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2无稽之谈 [ wú jī zhī tán ]

解释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出处 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3无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解释 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捕风捉影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解释 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5痴人说梦 [ chī rén shuō mèng ]

解释 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傻子信以为真。现在比喻凭妄想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

出处 宋 无名氏《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苏公肯亦效痴人说梦邪?”

6纸上谈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释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7天花乱坠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释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 《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8名不副实 [ míng bù fù shí ]

解释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出处 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9痴心妄想 [ chī xīn wàng xiǎng ]

解释 痴:呆;傻;痴心:心思沉迷于某人或某种事物;妄:荒唐;胡乱;不切实际。失去理智的心思;想法荒唐。指一心想着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10空中楼阁 [ kōng zhōng lóu gé ]

解释 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及空想。

出处 唐 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11胡思乱想 [ hú sī luàn xiǎng ]

解释 胡:乱;随意。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

12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释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3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14南辕北辙 [ nán yuán běi zhé ]

解释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15信口雌黄 [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释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6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释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17似是而非 [ sì shì ér fēi ]

解释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出处 先秦 孔子《孟子 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

18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19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解释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20事与愿违 [ shì yú yuàn wéi ]

解释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出处 三国 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21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出处 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22语无伦次 [ yǔ wú lún cì ]

解释 伦次:次序;条理。话讲得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第七卷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论次,而意若贯珠。”

23好高骛远 [ hào gāo wù yuǎn ]

解释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24夸夸其谈 [ kuā kuā qí tán ]

解释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25天壤之别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解释 天和地;一在极上;另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内篇 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26大相径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解释 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出处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27海市蜃楼 [ hǎi shì shèn lóu ]

解释 蜃:蛤蜊。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幻景多出现在夏天的海边或沙漠地带。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28想入非非 [ xiǎng rù fēi fēi ]

解释 非:出于佛经;指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出处 《楞严经》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29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释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30道貌岸然 [ dào mào àn rán ]

解释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31异想天开 [ yì xiǎng tiān kāi ]

解释 异:奇异、奇特;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形容想法非常离奇、荒唐。或指解放思想。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32胡言乱语 [ hú yán luàn yǔ ]

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33瞎说八道 [ xiā shuō bā dào ]

解释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出处 丁玲《水》:“大福,你这小子懂什么!菩萨又看不见,你尽瞎说八道……”

34言行不一 [ yán xíng bù yī ]

解释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出处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35口不择言 [ kǒu bù zé yán ]

解释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出处 《北史 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36高谈大论 [ gāo tán dà lùn ]

解释 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37胡言汉语 [ hú yán hàn yǔ ]

解释 犹言胡言乱语。

出处 《五灯会元·智海逸禅师法嗣·黄檗志因禅师》:“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汉语。”

38一簧两舌 [ yī huáng liǎng shé ]

解释 比喻胡言乱语。

出处 汉 焦赣《易林》:“一簧两舌,妄言谄语。”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