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内容低俗的成语

形容内容低俗的成语


1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2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释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3阳奉阴违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解释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 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4出言不逊 [ chū yán bù xùn ]

解释 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也作“出口不逊。”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5卖国求荣 [ mài guó qiú róng ]

解释 荣:荣华富贵。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

出处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朱温之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6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7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释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8道貌岸然 [ dào mào àn rán ]

解释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9声嘶力竭 [ shēng sī lì jié ]

解释 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出处 《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10没上没下 [ méi shàng méi xià ]

解释 不分尊卑长幼,没有礼貌。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

11笑里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12话不投机 [ huà bù tóu jī ]

解释 投机:意见相合。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起。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我则怕言无关典,话不投机。”

13蛮不讲理 [ mán bù jiǎng lǐ ]

解释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14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释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15爱答不理 [ ài dā bù lǐ ]

解释 不爱答理。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8章:“焦庆媳妇爱答不理地说:‘管他哪一伙,谁给我办好事儿,我就向着谁!’”

16爱理不理 [ ài lǐ bù lǐ ]

解释 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17俗不可耐 [ sú bù kě nài ]

解释 庸俗得使人受不了。俗:庸俗;耐:忍受。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18少条失教 [ shǎo tiáo shī jiào ]

解释 谓没规矩,无教养。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0回:“好大胆的丫头!新来乍到,就恁少条失教的,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

19袒裼裸裎 [ tǎn xī luǒ chéng ]

解释 袒裼:露臂;祼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20放饭流歠 [ fàng fàn liú chuò ]

解释 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21白眼相看 [ bái yǎn xiāng kàn ]

解释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出处 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22事急无君子 [ shì jí wú jūn zǐ ]

解释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23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解释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24一本正经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解释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25无理取闹 [ wú lǐ qǔ nào ]

解释 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出处 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26强词夺理 [ qiǎng cí duó lǐ ]

解释 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27不屑一顾 [ bù xiè yī gù ]

解释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出处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28蛮横无理 [ mán hèng wú lǐ ]

解释 野蛮横暴;不讲道理。

出处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29脑满肠肥 [ nǎo mǎn cháng féi ]

解释 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30油头粉面 [ yóu tóu fěn miàn ]

解释 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

出处 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粉面油头,便是非灾横祸;画阁兰堂,便是地网天罗。”

31居心不良 [ jū xīn bù liáng ]

解释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32有利可图 [ yǒu lì kě tú ]

解释 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出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图,可否即允照办。”

33贪生怕死 [ tān shēng pà sǐ ]

解释 贪:贪恋。贪图生存;惧害死亡。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日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34花里胡哨 [ huā lǐ hú shào ]

解释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里胡哨的。”

35以理服人 [ yǐ lǐ fú rén ]

解释 服:说服。用道理说服别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36嫌贫爱富 [ xián pín ài fù ]

解释 嫌:厌恶。嫌弃贫穷的;喜爱富有的。指对人的好恶不以德行;而以贫富为标准。

出处 元 关汉卿《斐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37卑鄙龌龊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 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38粗俗之辈 [ cū sú zhī bèi ]

解释 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39出言无状 [ chū yán wú zhuàng ]

解释 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40袒胸露臂 [ tǎn xiōng lù bì ]

解释 袒:裸露。敞开上衣,露出胳膊,指没有修养和礼貌。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41高傲自大 [ gāo ào zì dà ]

解释 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42岸然道貌 [ àn rán dào mào ]

解释 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43以势压人 [ yǐ shì yā rén ]

解释 以:凭借。凭借自己的权势去压制别人。

出处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首先要对讨论和批评的问题研究清楚,绝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

44尖酸刻薄 [ jiān suān kè bó ]

解释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45鄙吝复萌 [ bǐ lìn fù méng ]

解释 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46倨傲无礼 [ jù ào wú lǐ ]

解释 倨傲:傲慢。指人高傲自大,对人没有礼貌。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且说唐玄宗因内监冯神威奏言安禄山不迎接诏书,倨傲无礼,心中甚怒。”

47野调无腔 [ yě diào wú qiāng ]

解释 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出处 《白雪遗音 马头调 九尽寒退》:“横吹短笛,一声一声把春歌唱,野调无腔。”

48裸裎袒裼 [ luǒ chéng tǎn xī ]

解释 袒裼:露臂;祼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49豕交兽畜 [ shǐ jiāo shòu chù ]

解释 比喻待人没有礼貌。

出处 《孟子 尽心上》:“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50凡桃俗李 [ fán táo sú lǐ ]

解释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出处 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