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长短不一的成语

形容长短不一的成语


1参差不齐 [ cēn cī bù qí ]

解释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2七长八短 [ qī cháng bā duǎn ]

解释 形容高矮、长短不齐。也指不幸的事。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左有顾大嫂,右有孙二娘,引一千余军马,都是七长八短汉,四山五岳人。”

3三长两短 [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

解释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出处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4乱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解释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5力不从心 [ lì bù cóng xīn ]

解释 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6取长补短 [ qǔ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7安然无恙 [ ān rán wú yàng ]

解释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8老谋深算 [ lǎo móu shēn suàn ]

解释 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9说长道短 [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

解释 长、短:是非;好坏。说长处;讲短处。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出处 汉 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10一言不发 [ yī yán bù fā ]

解释 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11不闻不问 [ bù wén bù wèn ]

解释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12争长论短 [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 ]

解释 长、短:指是非;优劣。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争论谁是谁非;谁高谁低。

出处 宋 柳开《穆夫人墓志铭》:“异性相聚,争长竞短。”

13各有所长 [ gè yǒu suǒ chéng ]

解释 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出处 《管子 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

14因地制宜 [ yīn dì zhì yí ]

解释 因:随顺;制:制定;规定;宜:适当;合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15因陋就简 [ yīn lòu jiù jiǎn ]

解释 因:沿袭;陋:简陋;就:将就。马虎凑和;任其简陋;不求改进。指就着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

出处 汉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16守口如瓶 [ shǒu kǒu rú píng ]

解释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处 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17说三道四 [ shuō sān dào sì ]

解释 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出处 清 崔灏《通俗编 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18道长论短 [ dào cháng lùn duǎn ]

解释 指评论好坏是非。

出处 丁玲《三日杂记》:“车子转动的声音扰成一片,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娃娃们跑来跑去,喊着妈,哄笑着,闹成一片。”

19长篇大论 [ cháng piān dà lùn ]

解释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论”。

出处 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20长话短说 [ cháng huà duǎn shuō ]

解释 要说的话很多,一时不能说清,只用扼要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六回:“长话短说,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

21参差错落 [ cēn cī cuò luò ]

解释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22截长补短 [ jié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 截:切断。把长的切下来接补短的。

出处 宋 度正《条奏便民五事》:“旧城堙废之余,截长补短,可得十之五,为工约二万余工。”

23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释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24扬长避短 [ yáng cháng bì duǎn ]

解释 扬;发挥;避:回避;避开。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出处 秦牧《漫记端木蕻良》:“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写作,既扬长避短,也施展了抱负。”

25整整齐齐 [ zhěng zhěng qí qí ]

解释 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

26杂乱无章 [ zá luàn wú zhāng ]

解释 杂乱:多而乱;无章:没有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27议论纷纷 [ yì lùn fēn fēn ]

解释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28说短论长 [ shuō duǎn lùn cháng ]

解释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出处 汉 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29造谣生事 [ zào yáo shēng shì ]

解释 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黎烈文》:“而漂聚于上海者,实尤为古怪,造谣生事,害人卖友,几乎视若当然。”

30避实就虚 [ bì shí jiù xū ]

解释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原作“避实击虚”。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31错综复杂 [ cuò zōng fù zá ]

解释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出处 《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32问寒问暖 [ wèn hán wèn nuǎn ]

解释 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

出处 康濯《我在乡下》:“他短不了上我屋里来拉扯个时事,还常常问寒问暖问吃问住,亲热的不行。”

33问长问短 [ wèn cháng wèn duǎn ]

解释 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将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

34飞短流长 [ fēi duǎn liú cháng ]

解释 指散布流言;拨弄是非;制造错误舆论。飞:飞传;流:散布。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封三娘》:“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不堪受。”

35山高水低 [ shān gāo shuǐ dī ]

解释 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怅;若不留提辖来,许多面皮都不好看。”

36一差二错 [ yī chà èr cuò ]

解释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

37凫短鹤长 [ fú duǎn hè cháng ]

解释 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齐。泛指馀缺不齐。

出处 元·关汉卿《乔牌儿》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走。”

38家长里短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解释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75回:“这一关了门,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我对不来,却不弄走了风,被他拿住?”

39心长力短 [ xīn cháng lì duǎn ]

解释 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

出处 茅盾《子夜》十六:“今天仲翁来招呼我们,实在我们心长力短,对不起极了!”

40抓小辫子 [ zhuā xiǎo biàn zǐ ]

解释 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

出处 季羡林《牛棚杂忆》:“训话者每天主要做法是抓小辫子,而小辫子我们满头都是,如果真正没有,他们还可以栽在你头上嘛。”

41竞短争长 [ jìng duǎn zhēng cháng ]

解释 指与别人争优劣,比高下。

出处 宋·陈亮《谢张侍御启》:“竞短争长,无复此梦。”

42错落参差 [ cuò luò cēn cī ]

解释 错落:错杂;参差:长短不齐。形容错杂不齐。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错落参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骇。”

43一长一短 [ yī cháng yī duǎn ]

解释 形容说话絮叨。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44一长两短 [ yī cháng liǎng duǎn ]

解释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6回:“娘娘倘有一长两短,小尼岂肯独活。”

45一长二短 [ yī cháng èr duǎn ]

解释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出处 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46争短论长 [ zhēng duǎn lùn cháng ]

解释 犹争长竞短。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并不消争短论长,已自一说一中。”

47发短心长 [ fà duǎn xīn cháng ]

解释 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48嫌长道短 [ xián cháng dào duǎn ]

解释 犹苛求责备。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一般儿大的人,怎么我的赔送就该那等苟简,姐姐有这些人给办妆奁还嫌长道短?这话怎么讲?”

49寸有所长 [ cùn yǒu suǒ cháng ]

解释 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0心长发短 [ xīn cháng fà duǎn ]

解释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51成何体统 [ chéng hé tǐ tǒng ]

解释 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像什么样子。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就是女儿,也要在他家过日子,成何体统?”

52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53数短论长 [ shǔ duǎn lùn cháng ]

解释 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出处 明 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三折:“我当初梁山要强,受不的闲言剩语,数短论长。”

54绝长继短 [ jué cháng jì duǎn ]

解释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 《墨子 非命上》:“古者汤封于毫,绝长继短。”

55绝长续短 [ jué cháng xù duǎn ]

解释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 《战国策 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56舍短取长 [ shě duǎn qǔ cháng ]

解释 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出处 《汉书·艺文志》:“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57论长道短 [ lùn cháng dào duǎn ]

解释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58较短量长 [ jiào duǎn liáng cháng ]

解释 指比较长短,评论优劣。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较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59飞流短长 [ fēi liú duǎn cháng ]

解释 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 唐 沉亚之《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矣。”

60大大小小 [ dà dà xiǎo xiǎo ]

解释 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小人只认的大郎一个养家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些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了一个人。”

61三长四短 [ sān cháng sì duǎn ]

解释 ①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若再有三长四短,叫为兄的回去,怎生见你令尊令堂之面?”

62争长竞短 [ zhēng cháng jìng duǎn ]

解释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出处 宋·黄庭坚《书寄祝有道》:“人家兄弟无不义者,盖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渐渍日闻,以至背戾,分门割户。”

63家常里短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解释 犹“家长里短”。

出处 老舍《全家福》第三幕:“今天是星期天,咱们就作为是坐在茶馆,谈谈家常里短,请把事情告诉我吧!”

64家长礼短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解释 同“家长里短”。

出处 《西游记》第四二回:“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说,我也好信口捏脓答他。”

65寸长尺短 [ cùn cháng chǐ duǎn ]

解释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出处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66尺短寸长 [ chǐ duǎn cù cháng ]

解释 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67度长絜短 [ dù cháng jiào duǎn ]

解释 见“度长絜大”。

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称谓》:“但以地处函夏,人传正朔,度长絜短,魏实居多。”

68弃短就长 [ qì duǎn jiù cháng ]

解释 谓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

出处 东汉·孔融《肉刑议》:“胡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也。”

69弃短用长 [ qì duǎn yòng cháng ]

解释 犹弃短就长。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因此制台想派一个人到外国调查调查有什么新法子,回来教给这些工匠等,他们好弃短用长。”

70持人长短 [ chí rén cháng duǎn ]

解释 谓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出处 《云笈七签》卷三九:“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

71断长续短 [ duàn chāng xù duǎn ]

解释 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出处 《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72校短推长 [ xiào duǎn tuī cháng ]

解释 见“校短量长”。

出处 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楼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校短推长。”

73短叹长吁 [ duǎn tàn cháng xū ]

解释 吁:叹息。短一声、长一声不停地叹气。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

74短吁长叹 [ duǎn xū cháng tàn ]

解释 吁:叹气。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5出:“我今日得救还,草舍间、免了些短吁长叹。”

75蜚短流长 [ fēi duǎn liú cháng ]

解释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封三娘》:“造言生事者,蜚短流长,所不堪受。”

76衡短论长 [ héng duǎn lùn cháng ]

解释 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

出处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申郑》:“末学肤受,本无定事物的优劣。而抑扬其间,妄相拟议,遂与比类纂辑之业同年而语,而衡短论长,岑楼寸木且有不敌之势也,岂不诬哉?”

77论短道长 [ lùn duǎn dào cháng ]

解释 见“论长说短”。

出处 欧阳山《苦斗》:“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道长起来。”

78论长说短 [ lùn cháng shuō duǎn ]

解释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出处 清·褚人获《坚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课论长说短,欲诉无门。”

79话长说短 [ huà cháng shuō duǎn ]

解释 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五回:“起初还恐怕雌鬼要话长说短,遮遮掩掩的瞒着他。”

80说短道长 [ shuō duǎn dào cháng ]

解释 同“说长道短”。

出处 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81说长论短 [ shuō cháng lùn duǎn ]

解释 同“说长道短”。

出处 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82说长话短 [ shuō cháng huà duǎn ]

解释 同“说长道短”。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数里论黄雌陆贾,说长话短女随何。”

83说长说短 [ shuō cháng shuō duǎn ]

解释 同“说长道短”。

出处 宋·叶适《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词语甚工,然犹说长说短,说人说我,未能尽抱滕之意也。”

84较短比长 [ jiào duǎn bǐ cháng ]

解释 见“较短量长”。

出处 清·陈天华《猛回头》:“看近来,西洋人,到了极步,这是我,毫未曾,较短比长。”

85较短絜长 [ jiào duǎn liàng cháng ]

解释 谓比较高低。

出处 清·蒋恩《兵灾纪略》:“当斯时也,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谁敢与之较短絜长哉?”

86较长絜短 [ jiào cháng lǐ duǎn ]

解释 见“较短絜长”。

出处 清·王韬《变法自强下》:“师其所长而掩其所短,亦欲求立乎泰西诸大国之间,而与之较长絜短而无所馁也。”

87道长争短 [ dào cháng zhēng duǎn ]

解释 见“道长论短”。

出处 林如稷《将过去》:“你近来怎么这样瘦,精神也像不好:意志消沉,从前爱闹爱道长争短,现在只是死呆呆不爱说话?”

88长吁短气 [ cháng xū duǎn qì ]

解释 指叹息不已。

出处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三折:“你家这门馆先生,自从我在学堂中一个月,不曾教我一句书,终日只是长吁短气,不知为何。”

89长嘘短叹 [ cháng xū duǎn tàn ]

解释 指叹息不已。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他[崇祯]将御案上的文书一推,不由地长嘘短叹,喃喃地自语说:‘饷呵,饷呵,没有饷的日子如何撑持?’”

90长才短驭 [ cháng cái duǎn yù ]

解释 犹言大才小用。

出处 清 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又蒙洪提督保举,调回广东,以为有些好处,谁想只受大南门把总之职。所谓长才短驭,好不令人愤恨。”

91长街短巷 [ cháng jiē duǎn xiàng ]

解释 犹言大街小巷。

出处 《醒世恒言 卖郎独占花魁》:“[朱重]放下被窝等件,买巨锁儿锁了门,便往长街短巷,访求父亲。”

92不足之处 [ bù zú zhī chù ]

解释 不完善的地方。

出处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93仗义直言 [ zhàng yì zhí yán ]

解释 仗义:主持正义。指伸张正义,说公道话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94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95取长弃短 [ qǔ cháng qì duǎn ]

解释 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并前人已传之业,亦为取长弃短,别出瑕瑜,使人知所从违。”

96尺有所短 [ chǐ yǒu suǒ duǎn ]

解释 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下卷:“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

97箸长碗短 [ zhù chàng wǎn duǎn ]

解释 形容家用器物凌乱不全。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六:“等得王生归来,家里椅桌多不完全;箸长碗短,全不似人家模样,访知尽是妻子败坏了。”

98纸短情长 [ zhǐ duǎn qíng cháng ]

解释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

出处 徐枕亚《玉梨魂》第八章:“言尽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兰两种,割爱相赠,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为养心之一助焉。临颖神驰,书不成字,纸短情长,伏惟珍重。”

99造言生事 [ zào yán shēng shì ]

解释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出处 《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