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空旷的成语

形容空旷的成语


1一望无际 [ yí wàng wú jì ]

解释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出处 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

2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释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3人迹罕至 [ rén jì hǎn zhì ]

解释 罕:少。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4渺无人烟 [ miǎo wú rén yān ]

解释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5渺无人迹 [ miǎo wú rén jì ]

解释 很少看见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

出处 沙汀《淘金记》:“从大道上望去,却就像一座渺无人迹的黄土荒山。”

6漫无边际 [ màn wú biān jì ]

解释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7渺无人踪 [ miǎo wú rén zōng ]

解释 很少看见人的踪影,形容空旷寂静。

出处 王汶石《大木匠》:“田间是静悄悄的,大路上也是静悄悄的渺无人踪。”

8一望无垠 [ yī wàng wú yín ]

解释 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出处 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

9无边无涯 [ wú biān wú yá ]

解释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是收工回家的时候了,妇女们的无边无涯的‘闲条’这会儿自然收了场。”

10旷若发蒙 [ kuàng ruò fā méng ]

解释 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出处 三国 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

11通衢广陌 [ tōng qú guǎng mò ]

解释 四通八达的宽广大路。

出处 唐·牛僧儒《玄怪录·崔绍》:“二使者押绍之后,通衢广陌,杳不可知际,行五十许里。”

12三三两两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

解释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13门可罗雀 [ mén kě luó què ]

解释 罗雀:设网捕雀。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人很少。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14无牵无挂 [ wú qiān wú guà ]

解释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15四通八达 [ sì tōng bā dá ]

解释 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出处 《子华子 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16凤毛麟角 [ fèng máo lín jiǎo ]

解释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17屈指可数 [ qū zhǐ kě shǔ ]

解释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出处 唐 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18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释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出处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9荒无人烟 [ huāng wú rén yān ]

解释 形容偏僻荒凉;没有人家。人烟:住户。

出处 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20地广人稀 [ dì guǎng rén xī ]

解释 地域广阔;人烟稀少。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21夜深人静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释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22寥寥无几 [ liáo liáo wú jǐ ]

解释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内篇》:“建安以后,五言日盛,晋宋齐间,七言歌行寥寥无几。”

23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24安安静静 [ ān ān jìng jìng ]

解释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25寥若晨星 [ liáo ruò chén xīng ]

解释 寥:稀少或疏少;若:像。稀疏得像早晨的星星一样。形容非常稀少或罕见。

出处 唐 韩愈《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26无人之境 [ wú rén zhī jìng ]

解释 境:地方。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出处 宋 杨万里《国势中》:“不茸一垒,不置一卒,使寇之去来,如入无人之境。”

27鸡犬不闻 [ jī quǎn bù wén ]

解释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9回:“凡冲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鸡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28清锅冷灶 [ qīng guō lěng zào ]

解释 见“清灰冷灶”。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走到计氏院内,只见清锅冷灶,一物也无。”

29区区之众 [ qū qū zhī zhòng ]

解释 区区:形容少。很少的几个人。

出处 《孔丛子·论势》:“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

30荒郊野外 [ huāng jiāo yě wài ]

解释 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3卷:“却是荒郊野外,桃红柳绿,正是女眷们游耍去处。”

31杳无人迹 [ yǎo wú rén jì ]

解释 见“杳无人迹”。

出处 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

32荒郊旷野 [ huāng jiāo kuàng yě ]

解释 旷:空阔。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娇怯,喘吁吁难将两气接。”

33无边无垠 [ wú biān wú yín ]

解释 见“无边无际”。

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34阆苑琼楼 [ làng yuàn qióng lóu ]

解释 阆:空旷,宽阔;琼:赤色玉。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阁。传说中的神仙住处。也指皇帝贵族的宫苑。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回:“里面阆苑琼楼,奇花异草,奥妙非常。”

35烟断火绝 [ yān duàn huǒ jué ]

解释 指人烟灭绝。

出处 《文选·江淹〈恨赋〉》:“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李善注:“烟断火绝,喻人之死也。”

36虚庭一步 [ xū tíng yī bù ]

解释 庭:庭院;一步:来回走动。在空旷的庭院中徘徊。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你看月色过墙,照的槐影迷离,不免虚庭一步。”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