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制度严厉的成语

形容制度严厉的成语


1声色俱厉 [ shēng sè jù lì ]

解释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处 《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2严于律己 [ yán yú lǜ jǐ ]

解释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3当头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解释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4正言厉色 [ zhèng yán lì sè ]

解释 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5厉行节约 [ lì xíng jié yuē ]

解释 厉:严格;认真;行:实行。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6辞严义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释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7规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解释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出处 《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8疾言厉色 [ jí yán lì sè ]

解释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9正颜厉色 [ zhèng yán lì sè ]

解释 颜: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 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10词严义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释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出处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11凛若冰霜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解释 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出处 宋 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12恶言厉色 [ è yán lì sè ]

解释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13风行雷厉 [ fēng xíng léi lì ]

解释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出处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14恪守不渝 [ kè shǒu bù yú ]

解释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15规行矩止 [ guī xíng jǔ zhǐ ]

解释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 晋 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16奉命惟谨 [ fèng mìng wéi jǐn ]

解释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出处 明 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17晨兢夕厉 [ chén jīng xī lì ]

解释 谓终日勤勉谨慎。

出处 《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18奉公正己 [ fèng gōng zhèng jǐ ]

解释 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 《魏书 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19防意如城 [ fáng yì rú chéng ]

解释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守口如瓶》:“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20谨本详始 [ jǐn běn xiáng shǐ ]

解释 谓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志如死灰,形如委衣。”

21鞭驽策蹇 [ biān nú cè jiǎn ]

解释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出处 明 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22行峻言厉 [ xíng jùn yán lì ]

解释 行:行为;峻:严厉。行为和言语都十分严厉。

出处 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23一本正经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解释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24曲高和寡 [ qǔ gāo hè guǎ ]

解释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5按图索骥 [ àn tú suǒ jì ]

解释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26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释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 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27墨守成规 [ mò shǒu chéng guī ]

解释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出处 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28一清二白 [ yī qīng èr bái ]

解释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29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释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30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31因循守旧 [ yīn xún shǒu jiù ]

解释 因循:沿袭;照老一套不改变;守旧:死守旧的一套;因袭死守着旧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创新精神。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32和颜悦色 [ hé yán yuè sè ]

解释 颜:面容;悦色:高兴的脸色。指温和高兴的脸色。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汉 郑玄注:“言和颜悦色为难也。”

33克勤克俭 [ kè qín kè jiǎn ]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34事必躬亲 [ shì bì gōng qīn ]

解释 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 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35暴风骤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释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36雷打不动 [ léi dǎ bù dòng ]

解释 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或形容不可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37私心杂念 [ sī xīn zá niàn ]

解释 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念头。

出处 郭小川《忆延安》:“在向阳的山坡上点起斗争火焰,扫荡着私心杂念,改造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38道貌岸然 [ dào mào àn rán ]

解释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39训练有素 [ xùn liàn yǒu sù ]

解释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出处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40严惩不贷 [ yán chéng bù dài ]

解释 惩:处罚;惩处;贷:宽恕。严厉惩办;决不宽容。

出处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41不法之徒 [ bù fǎ zhī tú ]

解释 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1回:“而今我国大清,焉有这样不法之徒?”

42日日夜夜 [ rì rì yè yè ]

解释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出处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43赏罚严明 [ shǎng fá yán míng ]

解释 同“赏罚分明”。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44寡不敌众 [ guǎ bù dí zhòng ]

解释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45宽以待人 [ kuān yǐ dài rén ]

解释 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46金刚怒目 [ jīn gāng nù mù ]

解释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出处 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47赏罚分明 [ shǎng fá fēn míng ]

解释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48岿然不动 [ kuī rán bù dòng ]

解释 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49盱衡厉色 [ xū héng lì sè ]

解释 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出处 《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50男女有别 [ nán nǚ yǒu bié ]

解释 指男女之间有所分别。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昏义》:“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

51言出法随 [ yán chū fǎ suí ]

解释 言:话;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出处 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52军令如山 [ jūn lìng rú shān ]

解释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53委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释 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54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释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55赏信罚明 [ shǎng xìn fá míng ]

解释 同“赏罚分明”。

出处 《新唐书·李光弼传赞》:“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56岸然道貌 [ àn rán dào mào ]

解释 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57俨乎其然 [ yǎn hū qí rán ]

解释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58雷动风行 [ léi dòng fēng xíng ]

解释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出处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59赏罚信明 [ shǎng fá xìn míng ]

解释 同“赏罚分明”。

出处 《汉书·王嘉传》:“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以致治平。”

60菩萨低眉 [ pú sà dī méi ]

解释 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处 宋 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61怨家债主 [ yuàn jiā zhài zhǔ ]

解释 佛教语,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出处 唐 孔思义《造像题记》:“业道受苦及怨家债主,悉愿布施欢喜,速得神生净土。”

62疾声厉色 [ jí shēng lì sè ]

解释 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

出处 明 马愈《马氏日抄 胡宗伯》:“虽盛怒,未尝疾声厉色。”

63大喝一声 [ dà hè yī shēng ]

解释 喝:大声喊叫。大叫让对方震惊或猛醒。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那旗人大喝一声道:‘滚你的吧!这里又没有谁给我借钱,要你来装这些穷话做甚么!’”

64短叹长吁 [ duǎn tàn cháng xū ]

解释 吁:叹息。短一声、长一声不停地叹气。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

65移天换日 [ yí tiān huàn rì ]

解释 改变天,更换日。比喻价目表使用欺骗手段篡夺政权。

出处 《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66疾言遽色 [ jí yán jù sè ]

解释 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宽传》:“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67缙绅先生 [ jìn shēn xiān shēng ]

解释 绅:大带。指做过官的大人先生

出处 清·侯方域《新迁颜鲁公碑记》:“海内自缙绅先生山林风雅之士,见者未尝不……”

68远年近日 [ yuǎn nián jìn rì ]

解释 见“远年近岁”。

出处 元·刘君锡《来生债》楔子:“到家中我将这远年近日欠少我钱钞的文契,我都烧了。”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柳隆卿胡子传把那远年近日欠下我的银子,都对付在你身上,你还我银子来。”

69辞严气正 [ cí yán qì zhèng ]

解释 犹言辞严义正。

出处 《宋史·孙长卿楚建中等传论》:“建中雅量却敌,辞严气正,尤为厅伟。”

70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71日中则移 [ rì zhōng zé yí ]

解释 同“日中则昃”。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72众口一辞 [ zhòng kǒu yī cí ]

解释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出处 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73父严子孝 [ fù yán zǐ xiào ]

解释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 唐 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74谦谦君子 [ qiān qiān jūn zǐ ]

解释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处 《周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75疾言怒色 [ jí yán nù sè ]

解释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出处 清 戴名世《张验封传》:“为人宽厚和平,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与校。”

76言之不预 [ yán zhī bù yù ]

解释 没有预先说明。

出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七:“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勿谓言之不预也’。”

77士死知己 [ shì sǐ zhī jǐ ]

解释 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78吁天呼地 [ yù tiān hū dì ]

解释 呼天唤地。形容极度悲切。

出处 南朝陈徐陵《檄周文》:“翊从潇湘,空竭关陇,荆梁左右,汉沔东西。吁天呼地,望伫哀救。”

79己饥己溺 [ jǐ jī jǐ nì ]

解释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80敛容屏气 [ liǎn róng bǐng qì ]

解释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出处 《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81金刚努目 [ jīn gāng nǔ mù ]

解释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82斗酒学士 [ dǒu jiǔ xué shì ]

解释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出处 《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83内峻外和 [ nèi jùn wai hé ]

解释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

84辞微旨远 [ cí wēi zhǐ yuǎn ]

解释 辞:文词,言词。微:隐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出处 《梁书·刘之遴传》:“省所撰《春秋》义,比事论书,辞微旨远。”

85夜长梦短 [ yè cháng mèng duǎn ]

解释 喻因有心事而难以入睡。

出处 许地山《归途》:“夜长梦短,她只睁着眼等天亮。”

86贫贱不移 [ pín jiàn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7卑以自牧 [ bēi yǐ zì mù ]

解释 指以谦卑自守。

出处 语出《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88严于律已 [ yán yú lǜ jǐ ]

解释 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89移星换斗 [ yí xīng huàn dǒu ]

解释 形容法术神妙或手段高超。

出处 明 叶宪祖《团花凤》第四折:“你道是移星换斗少人知,又谁知藏鹦隐鹭须见。”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缚怪擒魔称第一,移星换斗鬼神愁。”

90撑眉努眼 [ chēng méi nǔ yǎn ]

解释 撑:竖起;努眼:把眼睛张大。双眉飞扬,两眼圆瞪。比喻神情威严,为人专断强横。

出处 宋·朱熹《答或人》:“其知之者撑眉努眼,喝骂将去,便谓只此便是良心本性。”

91敌惠敌怨 [ dí huì dí yuàn ]

解释 犹言报德报怨。

出处 《左传·文公六年》:“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92整整截截 [ zhěng zhěng jié jié ]

解释 端方严肃貌。

出处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入其门,升其堂,整整截截,动有条理。”

93溺心灭质 [ nì xīn miè zhì ]

解释 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出处 语出《庄子 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94质伛影曲 [ zhì yǔ yǐng qǔ ]

解释 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出处 《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八引唐·李玫《纂异记·齐君房》:“质伛影曲,报应宜然。”

95急吏缓民 [ jí lì huǎn mín ]

解释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出处 宋·苏舜钦《论五事》:“急吏缓民,则吏不可纵,政之大功也。”

96山积波委 [ shān jī bō wěi ]

解释 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三卷:“后邀钜货于楼,山积波委,岁入万计。”

97小德出入 [ xiǎo dé chū rù ]

解释 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处 《论语 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98愀然不乐 [ qiǎo rán bù lè ]

解释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出处 《荀子 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99地丑力敌 [ dì chǒu lì dí ]

解释 谓土地相似,力量相当。

出处 章炳麟《封建考》:“故文武可以王,而桓文终于伯;由周兵革缮完,欲兼并之固难也。地丑力敌,不日寻干戈不已。”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