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天资聪颖的成语

形容人天资聪颖的成语


1伶牙俐齿 [ líng yá lì chǐ ]

解释 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2精明强干 [ jīng míng qiáng gàn ]

解释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3聪明才智 [ cōng míng cái zhì ]

解释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4大巧若拙 [ dà qiǎo ruò zhuō ]

解释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5聪明伶俐 [ cōng míng líng lì ]

解释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6秀外慧中 [ xiù wài huì zhōng ]

解释 外表秀美;内心聪明。秀:秀美;慧:聪明。

出处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7别具慧眼 [ bié jù huì yǎn ]

解释 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 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8口齿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解释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9聪明一世 [ cōng míng yī shì ]

解释 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万想。”

10百伶百俐 [ bǎi líng bǎi lì ]

解释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些狠毒。”

11颖悟绝伦 [ yǐng wù jué lún ]

解释 颖悟:聪颖。绝伦:超过同辈。聪明过人。亦作“颖悟绝人”。

出处 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

12聪明绝世 [ cōng míng jué shì ]

解释 聪明到了极点,无人能与之相比。

出处 《画学·画中人》:“为人孤峭,寡言语,不轻与人交接,而聪明绝世,至于词曲及笙笛箫管之属,咸能通习。”

13绝顶聪明 [ jué dǐng cōng míng ]

解释 绝顶:极端。形容异常聪明。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5回:“他是绝顶聪明之人,一说便会,一会便已记得。”

14精明能干 [ jīng míng néng gàn ]

解释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出处 《新唐书 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15冰雪聪明 [ bīng xuě cōng míng ]

解释 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处 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16目达耳通 [ mù dá ěr tōng ]

解释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17七窍玲珑 [ qī qiào líng lóng ]

解释 形容聪明灵巧。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出处 老舍《赵子曰》:“鹰鼻、狗眼、猪嘴,加上一颗鲜红多血、七窍玲珑的人心,才完成了一个万物之灵的人。”

18聪明正直 [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

解释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出处 《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19敏而好学 [ mǐn ér hǎo xué ]

解释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抓乖弄俏 [ zhuā guāi nòng qiào ]

解释 耍聪明,卖弄乖巧。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且进去!且进去!’”

21辨日炎凉 [ biàn rì yán liáng ]

解释 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出处 《列子 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22予智予雄 [ yǔ zhì yǔ xióng ]

解释 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出处 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是一个极骄贪的人,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为。”

23神机妙算 [ shén jī miào suàn ]

解释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出处 宋 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24弄巧成拙 [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

解释 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出处 宋 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25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26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解释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27自作聪明 [ zì zuò cōng míng ]

解释 自以为很聪明。形容轻率逞能。

出处 《尚书 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

28智勇双全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解释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29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解释 自己了解自己这样的明智。指对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得透彻。明:明智。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30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释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31冥顽不灵 [ míng wán bù líng ]

解释 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

出处 唐 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32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33心灵手巧 [ xīn líng shǒu qiǎo ]

解释 心和手都非常灵巧。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34玲珑剔透 [ líng lóng tī tòu ]

解释 玲珑:灵巧精致。剔透:明彻透亮。形容器物的奇巧;精致;鲜明透亮。

出处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惜玉怜香天生就,另一种可喜风流。淹润惯熟,玲珑剔透,软款温柔。”

35见多识广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解释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36投机取巧 [ tóu jī qǔ qiǎo ]

解释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现指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想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

出处 陈毅《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诗:“投机取巧最可耻。”

37应付自如 [ yìng fù zì rú ]

解释 处理事情从容不迫;毫不费力。

出处 邹韬奋《经历 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38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9妄自尊大 [ wàng zì zūn dà ]

解释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40所见略同 [ suǒ jiàn lüè tóng ]

解释 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出处 明·唐顺之《与王芳湖中丞书》:“愚意方欲经营,而来叙适反,此岂古谓所见略同者乎!”

41脑瓜不灵 [ nǎo guā bù líng ]

解释 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

42深思熟虑 [ shēn sī shú lǜ ]

解释 熟:细致。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

出处 《魏书 程骏传》:“且攻难守易,则力悬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虑。”

43聪明能干 [ cōng míng néng gàn ]

解释 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又有能力会做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圣人说,人生少时,心思才力,样样聪明能干,实在是可怕的。”

44正直无私 [ zhèng zhí wú sī ]

解释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45无可比拟 [ wú kě bǐ nǐ ]

解释 比拟:相比。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江陵护国齐月禅师》:“穷外无方,穷内非里,应用万般,无可比拟。”

46笨头笨脑 [ bèn tóu bèn nǎo ]

解释 笨:愚钝。形容不聪明,头脑反应迟钝

出处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47愚昧无知 [ yú mèi wú zhī ]

解释 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48无米之炊 [ wú mǐ zhī chuī ]

解释 炊:做饭。没有米就做不出饭来。比喻办事缺乏最必要的条件。

出处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虽以尊阃贤能,能为无米之炊,而剜肉补疮,将火炙穴。”

49千虑一失 [ qiān lǜ yī shī ]

解释 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50闻一知十 [ wén yī zhī shí ]

解释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51自找麻烦 [ zì zhǎo má fán ]

解释 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出处 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52外愚内智 [ wài yú nèi zhì ]

解释 智:聪慧。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

53福慧双修 [ fú huì shuāng xiū ]

解释 指既有福,又聪明。

出处 唐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54聪明智慧 [ cōng míng zhì huì ]

解释 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熟于经史。”

55无为而治 [ wú wéi ér zhì ]

解释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56内疚神明 [ nèi jiù shén míng ]

解释 内疚: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神明:神祗。指做错了事,内心感到不安。

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30回:“许衡灭宋,死后犹不欲请谥立碑,盖内疚神明,无不惭德。”

57敬谢不敏 [ jìng xiè bù mǐn ]

解释 谢:推辞;敏:聪明。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表示推辞的客气话。

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58颖悟绝人 [ yǐng wù jué rén ]

解释 颖悟:聪颖。绝人:超过同辈。聪明过人。同“颖悟绝伦”。

出处 明 宋濂《元史 铁木兒塔识传论》铁木兒塔识,字九龄,国王脱脱之子。资禀宏伟,补国子学诸生,读书颖悟绝人。

59道头知尾 [ dào tóu zhī wěi ]

解释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出处 《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60谨谢不敏 [ jǐn xiè bù mǐn ]

解释 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出处 夏衍《谈自己》:“对于话剧‘预演’,或者‘招待参观,请予指教之类’却还是常常谨谢不敏,理由还不很明白吗?”

61见精识精 [ jiàn jīng shí jīng ]

解释 同“见经识经”。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1回:“却被院中婆娘见精识精,看破了八九分。”

62见经识经 [ jiàn jīng shí jīng ]

解释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8回:“龙氏方才见经识经,渐渐的收了法术。”

63万物之灵 [ wàn wù zhī líng ]

解释 万物:泛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物;灵:聪明、灵巧。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指人而言。

64剔透玲珑 [ tī tòu líng lóng ]

解释 ①形容灵巧可爱。②比喻人的聪明伶俐。

出处 元·张养浩《最高歌兼喜春来·咏玉簪》曲:“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得痴呆懵懂。”元·乔吉《斗鹌鹑·歌姬》曲:“且是娘剔透玲珑不放闲,不枉了唤声妆旦。”

65卖乖弄俏 [ mài guāi nòng qiào ]

解释 形容卖弄聪明,故作媚态

出处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对于德国军国主义的胜利,不是联合国的胜利,更不是我国徒事内争托名参战的军人和那投机取巧、卖乖弄俏的政客的胜利。”

66小痴大黠 [ xiǎo chī dà xiá ]

解释 黠:聪慧。指小事糊涂,大事却很精明。

出处 宋·陆游《出游》:“小痴大黠君无笑,买断秋光不用钱。”

67秀外惠中 [ xiù wài huì zhōng ]

解释 惠:通“慧”,聪慧。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出处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68小黠大痴 [ xiǎo xiá dà chī ]

解释 好弄小聪明而实际上很愚笨。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驱我令去,小黠大痴。”

69小时了了 [ xiǎo shí liǎo liǎo ]

解释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70弄巧呈乖 [ nòng qiǎo chéng guāi ]

解释 呈:显示;乖:机警。指卖弄乖巧,耍小聪明。

出处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你若是弄巧呈乖,我着你须臾间除鳞切尾。”

71经验教训 [ jīng yàn jiào xùn ]

解释 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出处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72福至性灵 [ fú zhì xìng líng ]

解释 性灵:聪明。形容福运到来,人变得聪明了。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亦是他福至性灵,忽又想到一个绝妙计策,仍旧上来见老师。”

73弄巧反拙 [ nòng qiǎo fǎn zhuō ]

解释 见“弄巧成拙”。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西子捧心,愈见增妍;丑妇效颦,弄巧反拙。”

74好行小慧 [ hǎo xíng xiǎo huì ]

解释 爱耍小聪明。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慧,一本作“惠”。

75伶牙俐嘴 [ líng yá lì zuǐ ]

解释 伶:通“灵”,灵活;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出处 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你划地敢伶牙俐嘴,夸强说会,使不着你唬鬼瞒神。”

76兰质蕙心 [ lán zhì huì xīn ]

解释 形容美丽而聪明。

出处 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77偶变投隙 [ ǒu biàn tóu xì ]

解释 隙:漏洞,机会;投隙:投机。随机应变,投机取巧。

出处 宋·秦观《谢王学士书》:“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

78绝圣弃知 [ jué shèng qì zhī ]

解释 绝:断绝;圣:智慧;弃:舍去,抛开;知:通“智”,智慧。指摒弃聪明智巧,回归天真纯朴。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79绝圣弃智 [ jué shèng qì zhì ]

解释 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 先秦 孔子《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80抓乖卖俏 [ zhuā guāi mài qiào ]

解释 见“抓乖弄俏”。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秋桐正是抓乖卖俏之时,他便悄悄的告诉贾母、王夫人等。”

81锦心绣肠 [ jǐn xīn xiù cháng ]

解释 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闻之异乡公子如此形状,必是个浪荡之徒,便有锦心绣肠,谁人信他,谁人请他。”

82夸能斗智 [ kuā néng dòu zhì ]

解释 夸:夸耀。以聪明才智炫耀争胜。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入道》:“看你峨冠委佩,羞人沐猴,任你夸能斗智,驱人火牛。”

83七行俱下 [ qī háng jù xià ]

解释 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出处 《南史·宋孝武帝纪》:“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美甚。”

84慧心灵性 [ huì xīn líng xìng ]

解释 慧:聪明;灵:灵巧。形容人聪明灵巧。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虽是乡间女儿,露着慧心灵性,温柔不俗。”

85痴鼠拖姜 [ chī shǔ tuō jiāng ]

解释 痴:无知;拖:拉。比喻人不聪明,还自找麻烦。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按俗语说便叫作‘卖盆的自寻的’;掉句文便叫作‘痴鼠拖姜,春蚕自缚’!”

86知小言大 [ zhì xiǎo yán dà ]

解释 知:通“智”。聪明才智不济,说话口气却很大。

出处 《新唐书·李道宗传》:“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知小言大,且为戎首。’……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87明昭昏蒙 [ míng zhāo hūn méng ]

解释 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出处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众万之生,谁非天邪?明昭昏蒙,谁使然邪?”

88私智小慧 [ sī zhì xiǎo huì ]

解释 私:个人的;慧:智慧。个人的智慧和小聪明。指带有片面性而又自以为是的聪明。

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禁藏》:“故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其法乱。”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好行小慧,难矣哉!”

89矜己任智 [ jīn jǐ rèn zhì ]

解释 矜:夸耀;智:聪明。夸耀自己,显示才智。

出处 晋·陆机《丞相箴》:“矜己任智,是蔽是欺。”

90胸中之颖 [ xiōng zhōng zhī yǐng ]

解释 颖:聪明。心中的聪明才智。

出处 汉·王充《论衡·程材》:“博学览古今,计胸中之颖,出谥十万。”

91慧心妙舌 [ huì xīn miào shé ]

解释 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92知不诈愚 [ zhì bù zhà yú ]

解释 知:通“智”。聪明人不欺诈老实愚昧的人。

出处 无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

93妍皮痴骨 [ yán pí chī gǔ ]

解释 妍:美丽;痴:痴呆。美好的皮,痴呆的骨头。比喻外表好看,内心不有聪明。

出处 《晋书·慕容超载记》:“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

94知出乎争 [ zhì chū hū zhēng ]

解释 知:智慧,知识。争:斗争,竞争。智慧从斗争中得来。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且若亦知夫德之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95百龙之智 [ bǎi lóng zhī zhì ]

解释 龙: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孙龙子》;智:智慧,聪明。100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出处 《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96猴子搏矢 [ hóu zǐ bó shǐ ]

解释 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

97上智下愚 [ shàng zhì xià yú ]

解释 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出处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98知以藏往 [ zhī yǐ cáng wǎng ]

解释 知:通“智”,机智。机智则善于积累往日的经验,以为来日的借鉴。

出处 《周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99卓荦强识 [ zhuó luò qiáng zhì ]

解释 卓荦:超绝,特出;识:通“志”,记住。指聪明颖慧,记忆力很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