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生活普通平凡的成语

形容生活普通平凡的成语


1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2心满意足 [ xīn mǎn yì zú ]

解释 称心如意;非常满足。

出处 宋 刘克庄《答欧阳秘书书》:“精义多先儒所未讲,陈言无一字之相袭,虽累数千言,而义理一脉,首尾贯属,读之使人心满意足。”

3金玉满堂 [ jīn yù mǎn táng ]

解释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4天伦之乐 [ tiān lún zhī lè ]

解释 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出处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5平淡无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释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6繁荣昌盛 [ fán róng chāng shèng ]

解释 繁荣:原指草木枝叶;花朵茂盛;引申为事物蓬勃发展;昌盛:兴旺;兴盛。形容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7夫唱妇随 [ fū chàng fù suí ]

解释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出处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8不咸不淡 [ bù xián bù dàn ]

解释 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出处 欧阳山《苦斗》:“周炳仍然在不咸不淡地教书。”

9凡夫肉眼 [ fán fū ròu yǎn ]

解释 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出处 《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10凡桃俗李 [ fán táo sú lǐ ]

解释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出处 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11平澹无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释 见“平淡无奇”。

12目不识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解释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出处 《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13默默无闻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释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14一览无余 [ yī lǎn wú yú ]

解释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15丰衣足食 [ fēng yī zú shí ]

解释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出处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16淡而无味 [ dàn ér wú wèi ]

解释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17克勤克俭 [ kè qín kè jiǎn ]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8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解释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19春暖花开 [ chūn nuǎn huā kāi ]

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20凡夫俗子 [ fán fū sú zǐ ]

解释 泛指平庸的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21省吃俭用 [ shěng chī jiǎn yòng ]

解释 原指减少粮食消耗;节省费用开支。后指吃的用的都很节俭;形容过日子非常节省。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虽不及得富盛之时,却是省吃俭用,勤心苦胝,衣食尽不缺了。”

22碌碌无为 [ lù lù wú wéi ]

解释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出处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23粗茶淡饭 [ cū chá dàn fàn ]

解释 粗:粗糙;淡饭:指没有多少下饭的菜。指粗糙简单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也作“淡饭粗茶”。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

24索然无味 [ suǒ rán wú wèi ]

解释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出处 明 杨慎《丹铅杂录 论衡》:“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说尽,则索然无味。”

25貌不惊人 [ mào bù jīng rén ]

解释 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26匹夫有责 [ pǐ fū yǒu zé ]

解释 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责:有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7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释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28白头偕老 [ bái tóu xié lǎo ]

解释 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

出处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29欢聚一堂 [ huān jù yī táng ]

解释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30村夫俗子 [ cūn fū sú zǐ ]

解释 指粗野鄙俗的人。

出处 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31超凡入圣 [ chāo fán rù shèng ]

解释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八卷:“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

32一表非凡 [ yī biǎo fēi fán ]

解释 仪表和普通人不一样。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气度不凡;气宇轩昂。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

33平平常常 [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

解释 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34普普通通 [ pǔ pǔ tōng tōng ]

解释 指平常的,一般的。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这一声,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不晓得什么道理,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

35平平淡淡 [ píng píng dàn dàn ]

解释 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出处 钱钟书《围城》:“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

36匹夫匹妇 [ pǐ fū pǐ fù ]

解释 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出处 《尚书 咸有一德》:“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37语不惊人 [ yǔ bù jīng rén ]

解释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出处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38张王李赵 [ zhāng wáng lǐ zhào ]

解释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出处 《梁书·儒林传·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39别无二致 [ bié wú èr zhì ]

解释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出处 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40凡胎浊骨 [ fán tāi zhuó gǔ ]

解释 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

出处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和这等愚眉肉眼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

41入圣超凡 [ rù shèng chāo fán ]

解释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出处 唐 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42芸芸众生 [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

解释 佛家语;指世间众多的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识的人。芸芸:众多的样子。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43张王赵李 [ zhāng wáng zhào lǐ ]

解释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出处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44平铺直序 [ píng pù zhí xù ]

解释 铺:铺陈。序:叙述。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也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淡乏味,重点不突出。亦作“平铺直叙”。

出处 清·钱谦益《读苏长公文》:“吾读子瞻《司马温公行状》之类,平铺直序,以为古今未有此体。”

45平庸之辈 [ píng yōng zhī bèi ]

解释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

46一介书生 [ yī jiè shū shēng ]

解释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47碌碌无奇 [ lù lù wú qí ]

解释 平凡,无特殊才能。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48平平庸庸 [ píng píng yōng yōng ]

解释 寻常,凡庸,不高明。

出处 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49匹夫之谅 [ pǐ fū zhī liàng ]

解释 同“匹夫小谅”。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论》:“故梁衍献规,山东联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

50凡胎浊体 [ fán tāi zhuó tǐ ]

解释 见“凡胎浊骨”。

出处 元·昊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浊体,怎敢和仙子陪奉?”

51一览无遗 [ yī lǎn wú yí ]

解释 览:看。遗:遗漏。一眼望去,一切事情都看到了,无一遗漏。亦作“一览无余”。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52匹夫小谅 [ pǐ fū xiǎo liàng ]

解释 语本《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以“匹夫小谅”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

出处 语出《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汉书·皇甫嵩硃俊传论》:“故梁衍献规,山东连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

53无声无色 [ wú shēng wú sè ]

解释 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出处 《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

54匹妇沟渠 [ pǐ fù gōu qú ]

解释 谓拘守普通妇女的小节。

出处 清·李渔《蜃中楼·望洋》:“我偷生不为求瓦全,念玉碎,须明声价,怎肯做个匹妇沟渠没帐查。”

55无名小辈 [ wú míng xiǎo bèi ]

解释 对平凡人物的蔑称。

出处 《龙图耳象》第92回:“俺只道是蓝骁那厮,原来是个无名小辈!”

56菽水承欢 [ shū shuǐ chéng huān ]

解释 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出处 《群音类选 祝发记 分食寄姑>》:“慈帏恩爱成抛闪,怎能够菽水承欢。”

57蝇附骥尾 [ yíng fù jì wěi ]

解释 骥:千里马。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指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58肉眼凡夫 [ ròu yǎn fán fū ]

解释 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

出处 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59匹夫沟渎 [ pǐ fū gōu dú ]

解释 《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因以“匹夫沟渎”谓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

出处 《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60常鳞凡介 [ cháng lín fán jiè ]

解释 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俦也。”

61啜菽饮水 [ chuò shū yǐn shuǐ ]

解释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 西汉 刘安《礼记 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62俭存奢失 [ jiǎn cún shē shī ]

解释 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

63愚眉肉眼 [ yú méi ròu yǎn ]

解释 谓凡俗的眼光。

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道童云:‘鲁子敬,你愚眉肉眼,不识贫道。’”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洗不净愚眉肉眼。”

64声希味淡 [ shēng xī wèi dàn ]

解释 指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名声。有曲高和寡,不为人知之意。

出处 清 蒋士铨《空谷香 哄笺》:“人间声希味淡半世间,分明唤我返白雪。”

65二缶钟惑 [ èr fǒu zhōng huò ]

解释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66众人国士 [ zhòng rén guó shì ]

解释 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一》:“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67询于刍荛 [ xún yú chú ráo ]

解释 与樵夫商议事情,意谓不耻下问。

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68贞高绝俗 [ zhēn gāo jué sú ]

解释 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列传》:“窃见故冀州刺史南阳朱穆,前乌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贞高绝俗。”

69凡偶近器 [ fán ǒu jìn qì ]

解释 谓平庸之辈;普通人才。

出处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使让生在唐虞,则元凯之次,运值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已者哉!”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