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两个天的成语

形容两个天的成语


1回光返照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解释 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间发光的现象。比喻人临死前忽然一阵短暂的神志清醒或精神兴奋。也比喻事物衰亡前出现的短暂的兴旺现象。

出处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2昏天黑地 [ hūn tiān hēi dì ]

解释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

出处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3胆大包天 [ dǎn dà bāo tiān ]

解释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出处 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4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5国色天香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解释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出处 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6天罗地网 [ tiān luó dì wǎng ]

解释 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出处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7改天换地 [ gǎi tiān huàn dì ]

解释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出处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8暗无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解释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9欢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10风和日丽 [ fēng hé rì lì ]

解释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11光天化日 [ guāng tiān huà rì ]

解释 充满阳光的天空;化生万物的太阳。旧时比喻太平盛世;现在形容是非、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场合。

出处 《尚书 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12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解释 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13感天动地 [ gǎn tiān dòng dì ]

解释 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义柔禅师》:“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详瑞?”

14才子佳人 [ cái zǐ jiā rén ]

解释 才子:有文学才华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才学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旧时指才华杰出的男子与容貌秀美的女子。旧时多指有爱情关系或婚姻关系匹配相当的男女。

出处 宋 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15海阔天空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解释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出处 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16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17不见天日 [ bù jiàn tiān rì ]

解释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18回天之力 [ huí tiān zhī lì ]

解释 回天:能够扭转难以挽回的局势。原指论证有力;能挽回局势;现比喻力量巨大;能挽回很难挽回的局势。

出处 《新唐书 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19独步天下 [ dú bù tiān xià ]

解释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20回天乏术 [ huí tiān fá shù ]

解释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占元保境有责,回天乏术,请查照前电,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或可挽回危局。”

21地久天长 [ dì jiǔ tiān cháng ]

解释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2昂首望天 [ áng shǒu wàng tiān ]

解释 昂首:抬起头。仰着头看天。形容态度十分傲慢;眼光向上;不深入基层或做事脱离实际;也作“昂首天外”。

出处 清 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23洪福齐天 [ hóng fú qí tiān ]

解释 洪福:大福。指福气和天一样高大。旧时称颂人福气大。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24海角天涯 [ hǎi jiǎo tiān yá ]

解释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出处 唐 白居易《浔阳春 春生》诗:“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25烽火连天 [ fēng huǒ lián tiān ]

解释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26沸反盈天 [ fèi fǎn yíng tiān ]

解释 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27福地洞天 [ fú dì dòng tiān ]

解释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出处 元 高明《琵琶记 牛小姐规劝侍婢》:“这般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28冰天雪窖 [ bīng tiān xuě jiào ]

解释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处是冰和雪。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

出处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四卷:“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此时反惮劳乎?’”

29半部论语 [ bàn bù lún yǔ ]

解释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30澄清天下 [ chéng qīng tiān xià ]

解释 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31驰名天下 [ chí míng tiān xià ]

解释 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32功盖天下 [ gōng gài tiān xià ]

解释 功劳天下第一。

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33哀天叫地 [ āi tiān jiào dì ]

解释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34哀感天地 [ āi gǎn tiān dì ]

解释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35嚎天动地 [ háo tiān dòng dì ]

解释 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

36国色天姿 [ guó sè tiān zī ]

解释 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处 《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37地角天涯 [ dì jiǎo tiān yá ]

解释 比喻偏远的地方或相隔很远。

出处 南朝 陈 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燕南赵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

38怆地呼天 [ chuàng dì hū tiān ]

解释 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怆地呼天,号啕痛哭,恨不得以身代替。”

39昂头天外 [ áng tóu tiān wài ]

解释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40碧空如洗 [ bì kōng rú xǐ ]

解释 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41福寿齐天 [ fú shòu qí tiān ]

解释 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

出处 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俺从神圣降临下方,庆贺了元宵,祝延圣主福寿齐天也。”

42管中窥天 [ guǎn zhōng kuī tiān ]

解释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出处 《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43覆地翻天 [ fù dì fān tiān ]

解释 指发生极大的事。也比喻亡国。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哟,叫一声覆地翻天。”

44不啻天渊 [ bù chì tiān yuān ]

解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天渊。”

45患至呼天 [ huàn zhì hū tiān ]

解释 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46浑然天成 [ hún rán tiān chéng ]

解释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出处 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47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48撼天震地 [ hàn tiān zhèn dì ]

解释 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 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49海北天南 [ hǎi běi tiān nán ]

解释 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出处 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50皇天后土 [ huáng tiān hòu tǔ ]

解释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出处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51碧海青天 [ bì hǎi qīng tiān ]

解释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2鼻孔撩天 [ bí kǒng liáo tiān ]

解释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 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53地上天宫 [ dì shàng tiān gōng ]

解释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出处 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54地网天罗 [ dì wǎng tiān luó ]

解释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出处 《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55地覆天翻 [ dì fù tiān fān ]

解释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 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56大天白日 [ dà tiān bái rì ]

解释 白天。强调跟暮夜黑暗对照。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

57怆天呼地 [ chuàng tiān hū dì ]

解释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出处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进城,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真痛恨,怆天呼地而不已也!”

58惨无天日 [ cǎn wú tiān rì ]

解释 犹言暗无天日。

出处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59撑天拄地 [ chēng tiān zhǔ dì ]

解释 犹言顶天立地。

出处 《朱子全书》卷九:“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教他撑天拄地。”

60撼地摇天 [ hàn dì yáo tiān ]

解释 撼:摇动。使天地都抖动起来。形容力气、本领和气魄极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

61沸反连天 [ fèi fǎn lián tiān ]

解释 见“沸反盈天”。

出处 《说岳全传》第六七回:“那黑虎带来的两员偏将,给散了众军羊酒,仍回到殿上,听得里面沸反连天,拔出腰刀抢进来。”

62海阔天高 [ hǎi kuò tiān gāo ]

解释 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出处 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63翻天作地 [ fān tiān zuò dì ]

解释 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64轰天烈地 [ hōng tiān liè dì ]

解释 轰动天地。形容声响猛烈或声名巨大。

出处 清·讴歌变俗人《经国美谈·奉使宴宾》:“好似千斤炮药,等着导火线,就要发作,是轰天烈地了。”

65返照回光 [ fǎn zhào huí guāng ]

解释 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

出处 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等柳翠来时,击响云板,唱两句道《雨霖铃》:‘今宵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其间返照回光,同登大道。”

66重岩叠嶂 [ chóng yán dié zhàng ]

解释 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出处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7楚天云雨 [ chǔ tiān yún yǔ ]

解释 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68不同戴天 [ bù tóng dài tiān ]

解释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出处 《公羊传 庄公四年》“讳与仇狩也”汉何休注:“《礼》,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69古木参天 [ gǔ mù cān tiān ]

解释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70含章天挺 [ hán zhāng tiān tǐng ]

解释 见“含章挺生”。

出处 北周·庚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公含章天挺,命世诞生。”

71嚎天喊地 [ háo tiān hǎn dì ]

解释 见“嚎天动地”。

出处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

72奉天承运 [ fèng tiān chéng yùn ]

解释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73感戴二天 [ gǎ dài èr tiān ]

解释 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74承天之祐 [ chéng tiān zhī yòu ]

解释 承:受;祐:保佑。蒙受老天的保祐。

出处 《周易·大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75海涯天角 [ hǎi yá tiān jiǎo ]

解释 犹言天涯海角。谓僻远的地方。

出处 明·刘基《声声慢·咏愁》词:“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轻衾。”

76参天两地 [ cān tiān liǎng dì ]

解释 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

出处 《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77参天贰地 [ cān tiān èr dì ]

解释 见“参天两地”。

出处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78恭行天罚 [ gōng xíng tiān fá ]

解释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古以称天子用兵。

出处 《尚书 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79戴盆望天 [ dài pén wàng tiān ]

解释 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80昊天罔极 [ hào tiān wǎng jí ]

解释 苍天广大无边。比喻恩情深厚广大;要报答而无可报答。

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81椎天抢地 [ zhuī tiān qiǎng dì ]

解释 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出处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好教我负屈衔冤无申诉,只有个椎天抢地号咷哭。”

82白日升天 [ bái rì shēng tiān ]

解释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 阴长生》:“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

83触地号天 [ chù dì hào tiān ]

解释 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

出处 明·张敬修等《文忠公行实》:“既出,遂触地号天,几不可生。”

84顶天踵地 [ dǐng tiān zhǒng dì ]

解释 犹言顶天立地。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85鼻孔辽天 [ bí kǒng liáo tiān ]

解释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 见“鼻孔撩天”。

86龚行天罚 [ gōng xíng tiān fá ]

解释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皇矣汉祖,龚行天罚,赫赫明明。”

87充天塞地 [ chōng tiān sāi dì ]

解释 指整个宇宙。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88刁天决地 [ diāo tiān jué dì ]

解释 形容大吵大闹。

89地坼天崩 [ dì chè tiān bēng ]

解释 坼:开裂;崩:倒塌。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遣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90地平天成 [ dì píng tiān chéng ]

解释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出处 《尚书 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91地棘天荆 [ dì jí tiān jīng ]

解释 谓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出处 朱谦良《感怀和病侠》:“地棘天荆谁管得,此身权寄水云邨。”

92地老天昏 [ dì lǎo tiān hūn ]

解释 形容变化剧烈。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忆女》:“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思量起举目无亲,招魂有尽。”

93德配天地 [ dé pèi tiān dì ]

解释 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94戴天履地 [ dài tiān lǚ dì ]

解释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95戴天蹐地 [ dài tiān sāi dì ]

解释 犹戴天履地。

出处 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96承天之祜 [ chéng tiān zhī hù ]

解释 承:蒙受;祜:福。蒙受老天的赐福。

出处 《诗经·小雅·信南山》:“受天之祜。”

97拔地倚天 [ bá dì yǐ tiān ]

解释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出处 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98昂首天外 [ áng shǒu tiān wài ]

解释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出处 清 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99柴天改物 [ chái tiān gǎi wù ]

解释 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出处 《宋书 武帝纪赞》:“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感熙之末。”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